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吾对东北抗日的浅析(20150628校对)
1吾对东北抗日的浅析徐存银2015年5月30日在热烈庆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必然会回忆起这段痛心难忘的历史。而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史册上,既刻写着“9.18”耻辱日,又载录了“8.15”辉煌日。然而,回顾历史是为了缅怀先烈,警示未来,珍爱和平。为此,特撰写一文《吾对东北抗日的浅析》如下:一、三个时期确定历史时期,大都根据某一朝代更替,某一重大事件发生,或某一特殊物体显露等。人类将历史年代划分出不同时期是有它特定的区分、特别的标记、特殊的含义。其目的是想让人们从中便于识别、便于记忆、便于领悟。而笔者通过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分析,认为东北抗日四十余载将其划分出反日、抗日和全国抗日三个时期较为客观贴切些。1、东北反日时期日本在侵占朝鲜半岛之后,因野心膨胀包藏祸心,为了达到独吞东北资源之目的,于1904年2月和俄国沙皇驻大连军队展开了争夺战。在仗打到白热化时,1904年5月由大将黑木为桢率领日军第一军从朝鲜半岛出发,马不停蹄昼夜兼程赶去助战。经过一年多的激战较量,最终俄败日胜。为了长久占有东北,日本想出了一个鬼主意,他们与俄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为了让这个条约穿上“合法”外衣,日本又把这一霸王条约强迫腐败无能软弱可欺的晚清政府签署2《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认可。这一辱约的签订生效后,东北也就率先成为日本的半殖民统治地区,开始经受日本人政治上歧视,经济上盘剥的苦难生活,而且一过就是二十六年之多。由于人们遭受压迫和饱受苦难,进而激发了民族反抗情绪。这一反抗情绪也有力助推了多种形式的反日斗争,故称这一时期为东北反日时期。其根由有三:1.1从“辱约”签订时间来确定。《朴茨茅斯条约》是1905年9月5日签订的,这一条约是非正义条约,是一份不合法条约,不平等条约。也可以说它是一份十足的强盗条约、霸王条约、侵略条约。此条约也可称谓架在东北百姓头上的一付枷锁。它已违背了国际章规道义,违背了天下民意,自然而然会遭到当地民众“反辱约、反侵略、反压迫”的不屈不挠斗争,而且这一斗争是从签署“辱约”时就开始了,一直坚持了二十六年之久。为此,把东北反日时期始点确定在“辱约”签订日是符合实际的。况且,这也是符合历史惯例由某一重大事件引起来确定某一特殊时期的。1.2:从两个侵略工具来确定。“辱约”的签订,不是一纸空文,而是有具体内容的。其内容突出体现在“驻扎军队和管理铁路”两大方面。所说驻扎军队,就是允许外来日本侵略者以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为借口,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同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当这3伙恶贯满盈强盗驻扎旅顺口等地之后,就开始着手在东北设立了许多办事机构。而这些机构建立后,多为是收集东北情报的,也就是特务机关。他们不但监视当地官府、民间动向,而且还负有查清矿产资源等任务。就连日本开设的妓院也都担当起特务的职责来。不过,从采取的特务行动看还是非常诡秘隐避的。应当说,日军驻扎开始时,还算守点规矩,可到后来依仗手握钢枪,目空一切,就干了许多横行霸道的坏事了,致使鸡犬不宁、民不聊生。而且还经常蓄谋制造许多事端,挑动百姓、民族之间争斗,如万宝山事件等。然后出面调停扮演“公证人”角色,企图从中获取政治资本。更为阴险的是制造了“中村”等事件,目的是想寻找到全面侵占东北的借口。所说管理铁路,就是允许日本有掌握东北境内铁路的权力。由于享有这一特权,日本就组建了南满铁路株式社会。这一机构建立后,为日本用铁路掠夺东北乃至全中国财富步入了快车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从以下六种卑鄙手段得以认证:①用兴办企业之名达到侵吞东北地方企业之目的;②用低薪雇用当地青年人为其开采矿石、煤炭和木材等,进而掠夺公共产品。这样,即降低投入成本,又避开与平民切身利益直面冲突,具有很大的欺骗性;③用贿赂地方政府官员之手段来压价减税获取更大效益;④用金钱美女之手法来收买地痞流氓为其所用,强抢民间财物;⑤用东洋廉价货来换取货真价实的东北山货;⑥用强制种植大烟毒品来麻醉地方官员和百姓,从中索取大量真金白银。以上两大侵略工具,携手并肩,狼狈为奸,相互依存,共获暴利。进4而上演了奸宄不禁、恶性大发、昼夜兼程、掠夺不止的卑鄙行径。可以说,日本在那个时段长期采用欺骗、暗算、强抢中国财富是难以计算的。这两个侵略工具所作所为、我行我素等于每时每刻都在割着每个中国人身上的肉,又有谁能不痛心疾首呢?所以,首当其冲会遭到东北人的坚决反对和奋力抗争。为此,把这一时期确定东北反日时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1.3、从东北反日非武装斗争形式来确定。日本人非常鬼,初来咋到东北时,常常把自己打扮成“文明客人”和“文明先生”。为了站稳脚跟,他们头顶着《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这块招牌,假借满清政府口气,所用语言较委婉,在人面前也较谦恭,经商明面上也用秤来称一称,并用算盘打一打,采用了怀柔政策。此时狐狸尾巴还没有裸露出来,进而蒙蔽了许多善良东北人。当呆上一段时间之后,日本人却发现晚清政府自上而下太腐败,又认为中国百姓太愚昧。于是常常利用手中钢枪威慑,主动充当了“二当家”的角色来掌权了。得罪人的事鼓动当地官府“大当家的”出面,而自己却在后台去谋取最大利益。自从身份转变后,话语底气足了,并且说话也变味了。毫无夸张的说,已由文雅向野蛮转变,已由君子向小人转变,已由互利向强抢转变。其策略基本还是采用了“暗箱操作和巧立名目”。虽然是小步快跑,但是历经二十六年却达到了用侵略掠夺财富来强军强国之目的。这也可以称谓是日本的“狐狸行动”。对于日本人到东北后侵略掠夺“狐狸行动”,人们是有个认识过程的。就如何反制,从何下手,特别是采取何种有效应对措施并不是5都晓得。不过,有部分人对反日措施却给予了不间断探索。从中可以领悟到东北人那种不甘愿受外国人欺辱的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义凛然民族气节。回顾1905年至1931年“9.18”前的历史,就可以得知,这期间反日活动多为夜间活动,唤醒活动、拒购活动、拒毒活动和抗议活动等,而且又都是小集会、小举动、小规模的。这期间还应分出前后两个时段。前十年多为民间自发的反日活动,而后十几年才开始有了政要和党团领导的反日活动。相比之下,后时段反日团体有所增多,反日目的有所明确,反日威力有所增大。这期间,有些明眼人已经觉察出日寇想要侵吞东北的动向,如黄显声等人。而这些人已将此情况向外界透露过,并作了相应准备。那时就连“东北王”张作霖也成了日本侵吞东北的障碍,故发生了“皇姑屯事件”。另外,有的人还用武器来反对日本掠夺财物等,也有的用处决日本特务方式给以日本关东军警示等。但从总体而言,还是走的一条非武装议会反日道路,虽说这些措施没有伤其日军的筋骨,可是也起到了“抵制作用”,并让日寇感到头痛,使其也常常彻夜难眠。2、东北抗日时期从1905年9月5日算起,日本军队已在东北驻扎了二十六年之久,此时,日本已不满足“小步快跑”的掠夺步伐了,而是想用狮子大开口来满足胃口需要,这因由来自两大方面:从日本国内看,弹丸岛国是其对外侵略的基本国策;其二,强军之后,使经济衰败导致百姓生活艰难,怨声四起,想通过外侵来转移视线;其三,内阁由主战派主宰,加之有少数军事高参想升官发财,此歹意不谋而合。另一方6面从东北看,日本人探清东北有无数矿产和财宝,是天底下难得的一块肥肉。加之地方官府腐败透顶,多数百姓还在沉睡之中。以上两大方面因由相加,便滋生了“豺狼行动”。因此,日本内阁精神十足的认为:底气足了,翅膀硬了,已具备侵吞整个东北实力了,可以跨海用枪炮开路了。于是寻找借口,制造事端,发动了全面侵略东北的战争。然而,侵占东北毕竟是非正义的,也自然会遭到东北人民迎头痛击。为此,从“9.18”事变到“七、七”事变前,笔者称谓这六年是“东北抗日时期”,其根由有三:2.1、从日本蓄意制造柳条湖铁路事件时间点来确定。为了侵吞东北划归本土,日本内阁早已垂涎三尺,绞尽脑汁,制造了许多事端。如“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等,但均未得逞。于是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终由关东军高参一手导演了“柳条湖”贼喊捉贼的铁路事件来。由此,不宣而战,强行出兵,夜间偷袭,打得沈阳东北军北大营措手不及,一夜之间日本关东军强占了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931年“9.18”事变。对此,尽管蒋介石严令“不准抵抗”,但还是有少数东北官兵和黄显声所率领的警察武装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日军武器优良、火力太猛,使之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沈阳到锦州阻击。从此,东北就拉开了用武器抗日斗争的序幕,故称“东北抗日时期”。2.2、从“国耻日”来确定日本关东军侵占整个东北后,已把东北当成一个殖民地来管理。可是,单凭几万日本兵和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区区少数日本人能统治一7个偌大东北吗?那是不可能的。可是,日本人很鬼,很会借用力量。他们基本采取了“四个利用方法:①利用溥仪来当满洲国儿皇帝;②利用汉奸来统治地方;③利用雇用伪军来镇压百姓和充当炮灰;④利用地痞流氓来当耳目和打手。虽说日本人在县以上政府全当的是副职,但这一切还都由他们来主宰东北。当时,满洲国所发布的公告和法律全是由日本人先拟定好的,然后交给溥仪签发。其实溥仪就是一个牌位,见到公文时,只是简单看几页,后来连看都不看了,只管签写“同意”或“照办”,走走形式而已。显而易见,日本人才是真正“大当家的”。但是,当各种公告一经下发后,下面就捧为“圣旨”,便成了束缚东北百姓头上的“金箍咒”。只从东北沦陷后,当地百姓就当上了“亡国奴”。而亡国奴的滋味是相当不好受的。因为“亡国奴”这顶帽子带上后,让脸上感到无光,让头不再抬起,让身上带着枷锁,让心整日惆怅。为此,在那乌云遮天的长夜里,人们也曾苦苦的思索过。为啥一个弹丸之地的日本国竟然能漂洋过海侵占东北四省?为啥十几万带枪的东北军竟然不敢面对几万日本兵而急忽忽撤退到关内去?为啥一个富饶美丽的东北宝地竟然恭手相让给日本人?为啥个头不高的小日本竟然让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低头哈腰牛马不如呢?经达一番揣摩后,虽然找不到一个满意答卷,但总觉得有失国体,非常耻辱。所以在那个时候,就把“9.18”事变称谓了“国耻日”。由于“国耻日”的叫响,却把人们从梦中给叫醒了。从此,不再背“耻辱”两字来过日子,而是要重新找回尊严来。为了尊严,东北人也就是从那个时刻开展了与日寇你8死我活的殊死搏斗,这一斗就斗了六年之久。而在那个六年里,只有东北这个地方直面在开展抗日活动。所以,把这一时段称谓“东北抗日时期”也就不足奇怪了。2.3、从东北地域全面实施武装抗日来确定。东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虽然经过日本二十六年的搜刮,充其量也只能掠走“九牛一毛”。为了永久能霸占东北,倭寇也拿出了看家本领,挖空心思,恩威并用,刚柔相融,使尽损招,盘剥百姓,明目张胆掠夺财富。此时,日本人并不把东北人当人看待,而是当作奴隶,视如牛马,不听就打,不顺就砍,不给就抢,不服就杀,所到之处恰似豺狼或蝗虫走过一样。他们也企图想用杀一儆百血腥镇压来征服百姓。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倒东北人。反而更激怒了百姓抗争情绪。这期间,在有关爱国仁士和中共满洲省委等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了保护百姓、保卫家乡、保卫疆土、保护资源的“四保”斗争。而这一斗争形式单靠以往的集会游行示威来抗衡是难以奏效了。于是,开始摸索出一条“凝聚人心、走进青山、立旗举枪、武装斗争”的新举措。经过实践,这条“以枪对枪、以牙还牙、针锋相对、灵活游击”的斗争,逐渐彰显了各路义勇军和抗日救国军的威力来。如王显廷组建中国第一支正式“义勇军”。如救国军王德林部队等。特别是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组织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东北刮起了抗日革命军、抗日联军的旋风。当时,11个坚甲利兵抗日联军加之地方民兵武装,兵力曾达到十万之众,打得日本关东军晕头转向、摸不着北,使之常常龟缩在城内,不敢踏入乡下和深山里。9这期间,东北抗日已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在一定意义上讲,东北抗日已掀起了高潮,也可以说是鼎盛时期,非常振奋人心,并起到了驱制日寇作用。从中已凸显出了用武装形式开展抗日斗争的巨大威
本文标题:吾对东北抗日的浅析(20150628校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0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