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索,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觉得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猜想后反馈板书课题:、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814=1142或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练习“做一做”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法:减法: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重难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引入练习1、复习旧知(1)出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5+16=41321—100=221(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05+56=161400—175=225()—56=105225+()=400161—()=56()—225=175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练习一。二、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说出解答思路和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写的。3、教材第4页第3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学生独立填表,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页第5题。出示第5题,让学生计算,并思考可以如何验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2、同步解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1、巩固知识。(1)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2)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小结。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练习一加法:减法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做一做三、总结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后记:第四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2、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口算卡片:150+0=43-0=25-25=0+50=0×135=0÷12=1、让学生快速口算。2、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问题的形式创设数学情境,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回忆以前所学知识,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2)全班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例5-0=5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例5-5=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0×5=00除以任何数都得0。例0÷5=02、质疑(1)老师提出问题: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吗?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5÷0=□0÷0=□小组交流、教师补充板书: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算一算.0+1=0+0=68-0=23×0=456-0=78×0=0×0=78×1=0÷56=100-0=2、填一填:(1)一个数加上0,还得();(2)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是();(3)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4)0除以一个()的数,还得0;(5)0不能作().。3、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58÷2×00÷14+63÷724÷(75-67)9+9×9-94、列式计算(1)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2)840减去140的差,再乘上0,积是多少?(3)87减87的差除以78加22的和,商是几?5、课本第8页(1)练习二第7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0的运算你最想提醒自己或同伴些什么?板书设计关于“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例5-0=5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例:5-5=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0×5=00除以非0的数都得0。例:0÷5=0注意:0不能作除数。教学后记: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练习二有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的意识。重难点: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引入练习师:谁来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师生交流后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练习二。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6题。1、完成第1题。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列式的,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的。2、完成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4、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的。5、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证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6、完成第6题。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三、巩固拓展1、完成练习二第8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二第9题。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做出正确判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及依据。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六课时: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4及有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了解括号的必要性,掌握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2、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计算。36×4+2865—25+4012×5÷6172—42×324×3+32×5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学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叫四则运算。2、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在算式里有括号,又按照什么顺序计算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4:96÷12+4×2(1)观察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含有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版演:96÷12+4×2=8+8=16(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介绍:可以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启发学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个小括号,就可以满足要求,即:96÷(12+4)×2学
本文标题:四则运算第一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7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