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半小时学会诗词格律许多不懂诗词格律的朋友总以为格律很复杂,视作畏途。有人在写教科书时也将格律写得艰深古奥,令人退避三舍。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用心,半小时即可掌握。兹简要说明之。先说平仄众所周知,字的声调有平仄之分,按现代汉语音韵的划分来看,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古代又有入声字,入声也为仄。如“衣”、“移”为平声,“倚”、“意”为仄声,“一”为入声字,属仄韵。入声字都是一些发音较急促的字,有许多衍化成现代汉语的平声,但在格律诗中应用作仄声。这是最令当代写格律诗的人头疼的事。不过,这样的入声字数量有限,常用的也就三百多个,如“急”、“竹”、“族”、“逐”、“读”、“俗”、“出”、“觉”、“局”、“节”、“舌”、“石”、“敌”、“乏”、“得”、“识”、“国”、“一”、“七”、“八”、“十”……掌握并不难。格律诗多见七言与五言,分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长诗通篇用律诗句式者称为排律,六言诗较少见。学格律诗,只要弄懂七律即可,其余可依次类推。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初学者不妨先从这句口诀入手。七律每句共七个字,第七个字或押韵或不押韵,押韵为平,不押韵为仄。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初学时姑且先这么认为);第二、四、六字要求较严,平仄分明。其中有规律可供掌握。兹以鲁迅一首七律为例看其规律:运交华盖欲何求,仄平平仄仄平平未敢翻身已碰头。仄仄平平仄仄平破帽遮颜过闹市,仄仄平平平仄仄漏船载酒泛中流。仄平仄仄仄平平横眉冷对千夫指,平平仄仄平平仄俯首甘为孺子牛。仄仄平平仄仄平躲进小楼成一统,仄仄仄平平仄仄管他冬夏与春秋。仄平平仄仄平平(其中“过”可平可仄,“一”为入声,属仄)两句为一联,首联中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果第一句押韵,则为平;第二句必须押韵,平;之后是隔句押韵。韵脚必须是个平声字,不押韵必须是个仄声字。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这样一看,平仄的规律就很明显了。第一个特点是每句中总是两平夹一仄或两仄夹一平,这叫相间;第二个特点是每联总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平,下联必为仄平仄;或上联为仄平仄,下联必为平仄平。这叫相对。第三个特点是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这叫相粘。如果你打算写首七律,决定第一句押韵,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么整首诗的平仄便可依次类推。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通常第三字与第五字还是要论的。首先要避免“孤平”。所谓孤平,指“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除最后一字外只有一字为平。如果在这个句式中,第三字用了仄声,那么就犯了孤平。如果是五言诗,那么“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字就必须是平声,否则也犯孤平。这是格律诗的大忌,前辈诗人都很注意这一点。据说有人曾统计过《全唐诗》,近五万首诗中,仅有区区数首诗犯孤平。所以,作格律诗,应尽量避免孤平。其次,还要避免“三平调”、“三仄调”(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又称“三连平”、“三连仄”)等诗病。在古风中,经常有三连平、三连仄的句子,但在格律诗中,应尽量避免。不合“正格”的律句,古人称为“拗句”,意思是拗口的句子。出现拗句,主要是诗人不愿因律害意,不得不偶尔出一下轨,这与不讲格律不能同日而语。“拗”得最厉害、也最著名的律诗,当属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简直就是古风,后四句却是严谨的律句。昔人评之曰:“古人兴到笔随,偶弄狡狯,竟传诵千古,究竟不可为法。”一句中的后三字也有“平仄平”、“仄平仄”的情况,属于轻微的“拗句”,这种轻微犯规,是不需要“救”的。而有些严重犯规的拗句,是需要“救”的。有本句自救、对句相救之说,比如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声,那么就犯了孤平,第五字必须要改为平声来“救”,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此乃本句自救。对句相救较复杂,大体是上句该用平的地方如果用了仄字,那么对句该用仄的地方应换成平声字。对于初学者,可不必管拗救,待入门后再去探讨。还需要说明两点:一是七律中还有一个特殊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比较特殊,属于拗句,正格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将第五、六字平仄互换,仍然合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二是古人重对不重粘,偶尔联与联失粘是可以的,称为折腰体。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再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联与联之间失粘,跟腰断了一样,所以名之为“折腰体”,有人还因为王维的《渭城曲》而名之为“阳关体”。不仅七绝,唐人七律中失粘的情况也有不少,但宋代以后,失粘的情况就很少了。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将七律的头两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绝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绝的格律。为什么诗句中要讲究平仄?这主要是吟诵的需要。试想,如果七个字全是平声字或仄声字,朗诵起来就很难听;而平仄有机地转换,就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因此,一句中的前四字,每两个字就要转换一下平仄。后三字要避免“三连调”。前四字与后三字的平仄一结合,就是这一句的平仄“正格”。有时除了第一字可平可仄,后面六个字每一字都有定式,入门后的学诗者就会知道,“一三五不论”是很不严格的说法。如果不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入手,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供入门:一句中,前四字为一组,后三字为一组。四字中,前两个字为平,后两个字则为仄,反之亦然。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是四字句的基本句式。在填词时,这种句式最常见。最后三字的平仄一般为“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如最后一字是押韵的平声字,那么此句后三字的平仄只有“仄仄平”、“仄平平”两种情况。若前四字是“平平仄仄”,那么,这一句的平仄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前四字是“仄仄平平”,那么这一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再说对仗对仗可以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对仗的学问较深,有工对、流水对、借对、本句自对、隔句相对等等。对仗的水平,能够展现格律诗独特的语言魅力,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三说用韵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写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是平水人,后人将其所编韵书称为“平水韵”。之后,金代王文郁编写了《平水新刊韵略》,把平水韵的107韵部改为106韵部,这就是后来通行的“平水韵”。写律、绝,须压平水韵中的平声韵(包括上平、下平两部)。《平水韵》上平声、下平声部分为:上平声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为: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可见,平水韵与现代汉语音韵大为不同,今天“东”、“冬”是押韵的,但写格律诗就不能通押;“来”、“回”在今天是不押韵的,但在平水韵里属同一韵部。最麻烦的就是“十三元”和“十灰”,好多现在看来不押韵的字,却在同一韵部,这可能是古今发音的不同所致。古今音韵不同,不仅今人搞不明白,古人也深受困扰。清朝有个书生,在两次考试时因诗题限押十三元韵,而误用了别的韵部的字,结果两次都被列为四等,不及格。湖南名士王闿运撰联调侃道:“二年双四等,该死十三元。”格律诗改革,我认为首先应该改革韵部,按现代汉语发音重新划分。或者,允许压平水韵中韵母相同的韵部,前辈诗人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如毛泽东的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三江七阳韵通压。四说古风如果不想受格律的束缚,但写的又不是白话诗,那您完全可以说自己写的是“古风”或“古绝”。因为古风对平仄、对仗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非常自由。但是要记住一点,古风在压韵方面还是有要求的。古风既可压平韵,也可压仄韵,更可以换韵,但不能平仄混压!如网上有这样一首“诗”:“程途漫漫情相绊,君似孤狼月亦寒。望穿天涯紫泪干,难如朝凤依日暖。”“绊”是去声,“寒”是平声,“暖”是上声,这就是典型的平仄混压。不仅格律诗不能平仄混压,连最自由的古风也不允许。如果在诗中出现平仄混压的情况,只能说明作者对诗一窍不通。五说填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作词就是按照曲谱填上歌词。曲谱叫做“词调”或“词牌”,但词牌的乐谱基本上已经失传,宋代以后的文人们填词,只不过借助于词牌的形式罢了。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每段叫“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其实填词难于赋诗,因为词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有的词牌,每一个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乱填。很少有人能记住各种词牌的格律,只能按照词牌的平仄、字句格式填写。词的句式,以四言、五言、七言较为常见,其平仄也有规律可循,五言、七言的平仄,一如格律诗五言、七言的平仄格式;四言多见“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二种格式。词韵则比格律诗宽泛得多,如平水韵中的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可通押。网上有《白香词谱》、《词林正韵》等资料可供下载,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本文标题:半小时学会诗词格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9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