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半月谈2007年第5期
半月谈2007年第5期读者评刊“刊中奇葩《半月谈》”半月评论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薛凯白志龙今年两会期间,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中国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将实行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将告别税负不公的时代。高度体现“平等保护”的立法精神,成为这两部法律最显著的特色。每一部法律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信仰与追求。而在这两部法律背后,人们感受到的正是盛世春天的气息:社会和谐的春风轻轻吹拂,公平正义的大旗随风飘扬。在经历了“效率优先”的改革之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呼唤公平正义。一方面,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很可能陷入“经济发展了,社会矛盾却加剧了”的境况。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和谐达到的程度。“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制度。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不足的主因在于,社会上仍大量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确保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既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尺”,也是促进公平正义理念形成的“助推器”,更是社会公正进步成果的“凝结”。以制度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正变得十分紧迫和关键。中国的老百姓都深切地感受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我们国家在制度公正方面的推进力度和进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农业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修改义务教育法,“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从西部向全国覆盖;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等等,这些制度改革,无不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理念,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当前,紧抓制度公正,力促社会和谐,要着力把握住几个关键环节。首要的是树立制度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制度,而是对制度的信仰和尊崇。没有制度的无上权威,制度就可能成为强权的附庸或道具。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犯法的行为已经严重削弱了法制的权威,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一些地方盛行的“摆平”现象,其思想根源就在于信奉权力至上、金钱万能和人情第一,丧失了对法律和规则应有的尊崇。其次是要加强制度创新。要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原则的要求,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在我们现存的不少制度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违公平正义原则的规定,成为社会不公、难以和谐的制度之源。举例说,某省从2004年开始实行文件审查制度,仅一年多时间,在110件省级红头文件中就有60%的文件因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被修改。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度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正义,从而使这种制度能够保障公平正义。再次是要把握住制度完善的重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六个方面的制度,包括: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抓好制度落实。温家宝总理有这样一句名言:“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有没有执行力和公信力,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个公正的制度,如果在执行中走样,或者有的人执行,有的人不执行,也会使公平变为不公平,使正义变为不正义,失去用制度来保障公平正义的作用。封面文章点击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点击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本刊记者林双川3月5日上午9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温家宝总理健步走到发言台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充满激情、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广播、电视的直播传遍中国、传遍世界……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赢得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35次热烈的掌声。代表、委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温总理的报告关注民生,为民谋利,使人振奋。报告关键词:【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宣布了国家发展农村教育的新举措:今年将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报告庄严承诺: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既定目标。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政府还将采取两个重大措施:一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增加到200亿元。二是从今年起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率先实行免费教育制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告诉记者:“本届政府作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的决定是非常了不起的,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能够做到的还不多。”“把农村的义务教育真正、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这意味着今年将有1亿多农村孩子享受到全免学杂费,3000多万孩子免去书本费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特殊关怀。”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说,这是一个新亮点,也是一个信号: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回应教育和社会公平问题。除了教育,在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也有许多新举措,如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落实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廉租房制度等,体现了政府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承诺。报告关键词:【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认为,中央政府在加强经济宏观调控前提下,对“三个高于”的投资安排,同样反映了政府对百姓利益的关注。“三个高于”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把政府有限的财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对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郑法雷认为,政府的财政投入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有了“高于上年”的硬性指标要求,这将大大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惠及亿万百姓。这一决策,对于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势必起到重要作用。报告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届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连续多年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谈到对现代农业的理解以及如何发展时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鲜明的主题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温总理在报告中特别强调现代农业要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发展、要提速发展,所以我强烈地预感到现代农业的春天到来了。现代农业是从传统农业而来的,现代农业不可能抛弃传统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的农业来改造、提升农业的品质和效率,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包括几方面:一是用现代农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三是用现代物质条件来改善农业,四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来经营农业,五是靠新型农民来建设农业。马清明代表说,有些农村的干部认为,现代农业离我们还远,但我认为现代农业离我们很近。现在我们正在从事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特色农业的发展,都是致力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我们随州市农产品创汇达到6000万元,100多家龙头企业连接千家万户,这就是我们的特色农业,同时它也是现代农业的方向。特色农业要求产业化的经营、区域化的布局、组织化的管理。我们随州要大抓特色农业,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开辟长效增收的道路,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报告关键词:【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温家宝总理在回顾去年政府工作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时指出: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我国“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问题还相当突出,坦承“去年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强调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总理以坚决的语调指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这两个约束性指标“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总理的报告“实事求是,不回避节能降耗目标没有实现这个问题,表明我们的政府是务实的政府、负责任的政府。报告同时提出8条治理措施,要求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反映了中央政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心和改变粗放增长方式的鲜明态度。”她说,如皋市在沿江开发过程中,统一了干群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如皋严格按照环境可行和环境容量发展化工产业,坚持项目准入门槛,限制低水平、小规模、高污染、高风险的建设项目,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必须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便于排污监控,保护长江母亲河,如皋在沿江地区只设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整个项目投入运行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如皋的废水排放集中控制问题。报告关键词:【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政府工作报告第六部分以“政府自身改革”为重点,强调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温总理从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出发,提出今年政府自身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的3项工作:坚持政企分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攀比兴建豪华办公楼等铺张浪费问题,温家宝严厉批评了一些政府机关奢侈之风盛行,要求坚决制止这种不良风气,各地必须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认为,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清正廉洁”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目标,对于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落实执政为民理念一定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编辑:张寒)百姓关注的两部法律草案半月谈在两会两会特辑百姓亲历的和谐故事本刊读者与人大代表话民生编者按: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7日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他指出,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明,在中央的部署中,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是一盘完整的“大棋”。把读者的呼声带到两会,把人民的要求反映给代表,让老百姓与两会互动起来。为此,本刊记者把来自读者的呼声和想法反映到全国人大代表那里,与他们一同探讨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采写了一组百姓亲历的和谐故事奉献给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亲爱的读者,目的就是要鼓舞和动员全国各
本文标题:半月谈2007年第5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9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