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农业技术经济学主讲人:朱信凯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第一章《农业技术经济学》导论知识准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思路与方法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3科学、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什么是科技进步?什么是农业?什么是技术?农业技术的特点?农业技术的经济功能?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4对科学与技术等几个问题的回顾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5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o,取知识之意。中国典籍《礼记·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用“格物致知”表示实践出真理的概念。在明治维新时,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1893年,康有为在中国引进并使用“科学”。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6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束缚中走出来。•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的主要成就是力学,并形成机械自然观:--18世纪,法国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如果全能的智者能知道物体的“现在”,就能推知“过去”和预测“未来”;--用机械论解释生命现象,如法国的笛卡尔“动物就是机械”,拉美利特“人是机械”;--用机械论解释社会现象,英国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没有体现出来。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719世纪,“科学新世纪”。--从天体演化到地质演化、从数学到物理、从化学到生物学,天、地、生各领域展示了一个发展演化的宇宙,“发展演化”的观念既带给自然科学,也带给了思想文化领域;--科学对新技术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也逐步显露。科学的大厦已经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美的物理学大厦面临着强烈的冲击,“物理学危机”到物理学革命爆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现代宇宙学;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8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当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学问题。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9什么是技术?Technology,由希腊词Teche(艺术、手工艺器)和logos(词、语言)构成,意为好的并且好用的。最早出现在英文中是17世纪仅用来讨论艺术应用,后扩展为现在的“技术”含义。关于其含义的权威性描述有以下几种。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0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技术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采取的工具与规则的体系”,这是首次把技术列为词典条目。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1国际工业产权组织(AIPO)指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的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是一项产品或工艺发明,一项外形设计,一种实用形式,也可能是一种设计管理等的专门技能。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技术是指扩展人类能力的任何工具或技能,包括有形的装备或无形的工作方法(1983年)。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3J.Friar1986年的定义技术是指一种创造出可再现性方法或手段的能力,这些方法或手段能导致产品、工艺过程和服务的改进。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4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原意是木匠,亚里士多德:技术是制造的智慧。我国鲁国木匠鲁班是技艺高超的匠人化身和祖师。东西方的技术都与木材的利用有渊源。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5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瓦特发明蒸汽机,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和发电机问世;20世纪80年代,电力远距离传输,内燃机技术改进与应用。这是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始第三次技术革命(现代技术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新技术革命,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激光、遥感、海洋、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以及可持续发展技术迅猛发展。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6技术有软硬之分一般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工具、设备的总称。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具有三种形态:物化形态,指生产工具、人工饲料、肥料、农药、良种等,是物化的智力;设计形态或知识形态,如技术方案、技术资料、设计书、专利、样品、样机等;能力形态或经验形态,如劳动技巧和生产技能、专门知识和经验等。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7技术哲学与技术文化:另外角度的认知从技术、技术哲学到技术文化技术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研究技术文化的几个现实意义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8怎么理解农业技术呢?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19农业技术的类型按技术的先进程度划分传统技术、现代技术、改良技术、高新技术按技术占用资源状况进行划分资金密集型技术:资金占用与消耗较多的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劳动占用与消耗较多的技术技术与资金密集型技术按技术的节约与替代对象进行划分资金节约与资金替代型技术劳动节约与劳动替代型技术土地节约与土地替代型技术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0农业技术的历史形态结构自人类进入新石器以来,至今约1万年,农业技术结构的历史形态,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由原始农业技术结构形态演变为经验性农业技术结构形态。(人+木石工具→人畜力+铁木工具)由经验性农业技术结构形态演变为常规现代农业技术结构形态。(人畜力+铁木工具→人+机结合)由常规现代农业技术结构形态演变为知识密集型综合农业技术结构形态。(人+机结合→人+微机结合)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1农业技术的经济形态结构从经济形态的角度来讲,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了农业技术结构存在的三种类型。他通过研究认为劳均土地在30公顷以上的国家,是机械技术型,即机械技术处于主导地位;劳均土地在3-30公顷之间的国家,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型,这是一种工艺加农艺结合的技术方式;而劳均土地不足3公顷的国家,是生物技术型,主要靠生物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加之生物技术相对滞后,我国农业技术结构应走工艺和农艺相结合的道路,即农业技术选择以机械技术为主、生物技术为辅的发展道路。尽管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特征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技术结构,但在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技术的重点始终在农业机械化中,尤其在农业现代化初期更是如此。美国工程技术界评出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第7项就是农业机械化。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2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3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4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自然科学表现为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性。技术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来改变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根本的内在要素是科学知识,这是其自然属性;人们如何运用技术、用于何种目的却受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军事等需要)制约,这是其社会属性。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5科学中心,是指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其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的25%。1540-1610,意大利,中心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帕多瓦;1660-1730,英国,中心城市:伦敦;1770-1830,法国,中心城市:巴黎;1870-1920,德国,中心城市:柏林;1920-,美国,中心城市:新英格兰、加利福尼亚。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6爱因斯坦:“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向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7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技术?英国科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8第1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农业技术经济学形成的过程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29一、农业技术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成熟技术越来越多入世后,面临更多的技术选择我国的国情:先进技术还是适用技术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30二、农业技术经济学形成的过程50年代中期,农业技术经济学思想初期酝酿时期。1957年受当时政治形势影响而暂时停止。1959年农业经济研究工作会议,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经济研究的必要性。1962年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开始讲授《农业技术经济》,并编油印讲义,对农业技术经济作了最早的探索。1965年开始受文革冲击,学科发展暂停。《全国1978-1985年科技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之一。1980年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讨论会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展广伟主编1995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袁飞主编(目前农业院校广泛使用的教材)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31本书1981年正式出版它确立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内容和任务。一门新兴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就此诞生。2019/8/1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zxk@ruc.edu.cn32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农业技术经济相关著作与文献。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经济专业研究生。创办了《农业技术经济》杂志。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活动。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学科归属?2019/8/14中国人民
本文标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