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1、鸦片战争及其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地位?(背景、条约、影响)背景:落后的经济,腐败的政治,废弛的军事,沉闷的思想文化,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一,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危机四伏(政治背景)二,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大官僚,大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经济背景)三,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军事背景)四,财政上,入不敷出(财政背景)五,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它们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外部原因)六,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不料界外部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条约: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勒索赔款,协定关税,干涉司法,自由贸易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领事裁判权,协定海关税则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权,驻军权中美《望厦条约》:扩大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税则,文化,修约中法《黄埔条约》影响: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四、士林风气的变化。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由来。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矛盾: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首先,关于对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理解。在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2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的时期。社会性质: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支配的殖民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本特征:(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近代中国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条约、影响)1)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步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自给自足3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在政治上,中国总共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公开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经济上,西方列强进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冲击,正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中法战争。《中法新约》A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中国宗主国地位丧失,传统的帝国体系开始瓦解,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体系内)B与法国商办建造铁路(第一次写明外国攫取中国铁路利权,于是列强对华投资时代的到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的侵略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首先,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它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次,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就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只有大借外债,便利了西方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再次,四个内陆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最后,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它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甲午战争以后,随着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步伐的加快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的进程加快。因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建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其一、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中国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其二、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公使通过外务部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从而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其三、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它们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其四、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近代中国进行过哪些有影响的反侵略战争?其意义如何?(教材25、26页)一、虎门销烟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三、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四、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意义:A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4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B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C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来侵略的顽强反抗精神,显示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D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5、太平天国运动反映了农民阶级哪些主张,为什么失败?(两个纲领及其比较)(1)《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平分土地为核心,包括太平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在内的一个革命纲领。太平天国希望通过实施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暧”的理想社会。《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由广大农民领袖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土地纲领,具有重要的反封建意义。《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制定的又一个伟大纲领,它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权归于一,禁朋党之弊;经济上台阶效法西方,兴办铁路、矿山、工厂、银行、邮政、报馆等;在文化上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等等。太平天国希望以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6、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解“主力军”)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学生打击了封建势力,配合了北伐战争。根据地的广大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为夺取民主
本文标题:历史习题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