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笔记(原创)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冰融化2、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纸燃烧3、区分的唯一标准:有无新物质的生成4、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注:{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气球爆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毒性、金属活泼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三、闻气体的操作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是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四、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五、性质与变化的关系1、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常有“能”“会”“易”“可以”等(纸能.燃烧)2、变化是一个过程如:纸燃烧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3课)一、科学研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查资料-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的物理性质:乳白色固体、质软、略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2、点燃时A.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B.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2、熄灭蜡烛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的探究二氧化碳(CO2)氧气(O2)水(H2O)吸入的空气少多少呼出的气体多少多结论: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水蒸气含量多排水集气法:可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资料: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特性)2、氧气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特性)3、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扩展:空气中体积分数{氧气21%、氮气78%}1—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第4课)1、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2、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3、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等4、存放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滴瓶(少量液体)5、加热仪器:酒精灯6、分离仪器:漏斗7、取用仪器:镊子(块状)、药匙(粉末状)、胶头滴管(少量液体)8、夹持仪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9、其他: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试管刷、石棉网、玻璃棒、水槽、试管架、表面皿10、磨口处理仪器:广口瓶(内)、细口瓶(内)、滴瓶(内)、集气瓶(口)、玻璃片(表面)二、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第5课)1、使用药品三不:“不触不尝不凑闻”2、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处理原则:“不回不丢不拿,要放指定”三、托盘天平的使用(精确到0.1g)1、总原则:1.左=右+游码2.读数=砝码+游码2、称量质量已知的药品:先放砝码和游码称量质量未知的药品:先放药品注:在称量过程中先放上去的东西不能再加减了称固体时,两边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称易潮解的物体时,要放在烧杯里称量四、连接仪器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湿润五、组装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六、洗涤仪器洗净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七、药品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广口瓶取用工具:药匙、镊子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立粉末:一斜二送底三直立2、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细口瓶取用工具:量筒、滴管3、液体药品取用的注意事项:①瓶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②瓶管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流到试管外③标签朝手心:防止药品腐蚀标签④试管要倾斜,缓慢倒4、量筒的使用(一定要用滴管,精确到0.1ml)①放水平,选择合适量程②不能加热,无零刻度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例:先仰视15ml,倒出一定水后,再俯视9ml,实际倒出水6ml.5、滴管的使用书P20垂直悬空四不要,先挤后吸.滴瓶上的滴管不能清洗八、物质的加热(第6课)1.酒精灯的使用“两查三禁止”查{查灯芯是否平整、烧焦。查酒精体积1∕3≤V≤2∕3}三禁止P20①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③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2、给物质加热步骤:①装药品②用试管夹从下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中上部)③点燃酒精灯④预热,后集中,用外焰..加热⑤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注: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喷出伤人3、试管炸裂原因:①试管外壁不干燥②没有预热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⑤加热后骤冷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笔记(原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5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