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南充高中2010级高二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创,答案请按本文档同名标题搜索)
-1-南充高中高2010级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审题:魏传强唐铮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语言基础(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自诩.(xǔ)倒.车(dǎo)屏.气凝神(bǐnɡ)扶辇.下除(nián)B.蹩.进(bié)露.头(lòu)敷衍塞.责(sè)燕侣莺俦.(chóu)C.专横.(hènɡ)便.宜(biàn)拾.级而上(shè)遥岑.远目(cénɡ)D.拮据.(jū)夭阏.(è)椎.心泣血(chuí)门衰祚.薄(z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暴光编纂枭勇繁文缛节B.暮霭针灸熨帖不肖子孙C.对奕缥缈殒灭掎角之势D.桑梓赝品装帧饮鸠止渴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欧洲杯赛场上,一众球队粉墨登场....,热闹非凡,但只有西班牙斗牛士笑到最后,在奥利匹克球场内,高高举起了德劳内杯。B.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C.对于一种本来合乎科学的道理和方法,听风就是雨.....,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就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开始普及,结果好心办了坏事。D.叙利亚胡拉镇惨案一直为国际正义力量所不耻..,如果冲突各方不对此进行深刻反省,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很爱整洁,每天回家之后,她总是把衣服用衣架挂到衣橱里。B.昨天是我校高一新生录取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但今天上午仍有不少家长陆续前来我校咨询录取报名事宜。C.在回答记者有关中方是否担心黄岩岛事态再次升级的提问时,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称,黄岩岛海域已得到缓解,中方希望菲方多做有利于局势缓和和有利于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事情。D.记者昨日从人民南北中路改造及五星花园核心商圈打造项目指挥部获悉,根据规划,五星商圈地下商业开发区域为人民南路、人民中路、人民北路以及文化路、涪江路、模范街、仪凤街、吉隆街等8条大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2-“十二陶峰砚”质疑①“十二陶峰砚”自1957年面世以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笔者反复研究,认真阅读有关汉代古砚论述及说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汉“十二陶峰砚”不是砚。②从出土实物看,汉墨均为小球状或圆饼状,这决定了汉砚的大致形制:1.圆饼状的研石和装饰性很强的三足石砚;2.长方形砚板,为了美观实用,把砚板镶上金属边或放置于漆盒中。其他还有铜、铁、玉等材质不同、形制不一的砚。这些汉砚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即一个可供研磨的平滑砚面,且都必另附小块岩石。砚边高度不超出砚面,只有把球饼状墨放置在平滑的砚面上,才能用研石压住墨在砚面上研磨,较省力地研磨出墨汁。③汉砚基本形制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研磨方法:在圆形砚上,采用从左至右旋转式研磨法,在窄长砚板上,则采用前后推拉式研磨法。试想放着平滑砚面不用,而用研石压着球饼状墨,在箕形砚面上上下下推拉研磨,这要比在平滑砚面上多费很多力气。因此汉代不会产生箕形砚。④墨在不断地改进,至迟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已由球饼状逐步演进为较大块状墨,又演进为松塔状和方圆柱状墨。人完全可以拿在手中在砚面上研磨,研石终被弃之不用。也使人可以用手指捏住墨,自如地在倾斜的砚面上下推拉,这时候才产生了箕形之砚。从现在众多出土砚的情况看,箕形砚是汉以后的产物,通行于隋唐及至宋元。“十二陶峰砚”仅箕形这一点即已说明它非汉物,而应更近隋唐。⑤汉人长衣宽袖,有十二陶峰环立使研墨不便,不能称之为砚,那么砍去十二峰,就成了砚吗?同样不对。隋唐箕形砚,前窄后宽,墨堂处理前低后翘,犹如凤形,又似箕形,且砚后无突起边沿,而“十二陶峰砚,”则有浅边低缘,自然形成“半圆形砚堂”,只这“半圆形砚堂”也是无法使用的。汉代古砚不论是圆形还是长方形,用研石在砚面研墨,可以左右旋转,可以前后推拉,而不会在砚面上既上下推拉又左右平行移动。这个所谓的“半圆形砚堂”只是形有略似,而其功用却不适用研墨。⑥“十二陶峰砚”自面世至今的四十多年中,发掘的大量汉墓中再未见同类器物,而且诸多产砚厂家,却无一家生产与十二陶峰砚形制一样的砚。无人借这“文房之至宝”独特的形制而赚钱,这正说明其不具有实用性,其独特的造型不被人们所认同。⑦“十二陶峰砚”出土地点失考,功用又不是砚,就其造型,尤其是龙首为出水口及其高度设计来说,也只能考虑它是中国盆景的雏形。从众多出土的汉代博山炉多用造型各异的山峰装饰来看,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当然应该说明,目前在汉壁画上所见的最早的盆景,是盆栽植物,而无山水盆景。从现有出土的唐代盆景看,“十二陶峰砚”非常近似唐代作品,堪称盆景的典型形象。唐代“散置式盆景”的造型特点系由三组以上山石构成,其中一组为主体,其他作为陪衬,使主体更为突出。“散置式盆景”多用长方形盆,而“十二陶峰砚”也是三组山峰组成,也是长方形池子,宽21.5厘米,径18.5厘米,这并非巧合,尤其是叠石状三足,也更证明了它是盆景,而不是砚!(编选自2001年7月25日《中国文物报》,有删节)-3-5.下列关于“十二陶峰砚”形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二陶峰砚有浅边低缘,自然形成所谓的“半圆形砚堂”,略似汉代古砚。B.十二陶峰砚十二陶峰环立,不便于长衣宽袖的汉人研墨。C.十二陶峰砚砚面是箕形的,以龙首为出水口,且砚后有突起边沿。D.十二陶峰砚是由叠石状三组山峰组成的长方形池子,形似唐代的“散置式盆景”。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代盆景是盆栽植物,而无山水盆景,但汉壁画所见的盆景和出土文物说明,“十二陶峰砚”很可能是中国盆景的雏形。B.汉墨都呈小球状或圆饼状,只有把球饼状墨放置在平滑的砚面上研墨,才较为省力。C.汉砚材质不同,形制不一,但都有平滑砚面,都附有小块岩石。D.至迟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墨才开始由球饼状逐步演变为其他形状。7.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现在众多出土砚情况看,箕形砚是汉代以后的产物,而“十二陶峰砚”呈箕形,则说明它绝非汉物。B.“十二陶峰砚”自面世至今的四十年中,无人借它独特的形制而赚钱,这说明它确实没什么实用性。C.墨在不断改进,砚的形制特点也会发生变化,研石就会有被弃之不用的一天。D.在汉墓中未见“十二陶峰砚”的同类器物,它至今不曾被砚厂仿制,也没有被盆景制造者仿制,这说明其工艺精巧,难以仿造。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圬①者王承福传韩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馒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馒以嬉。夫馒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有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馒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4-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抑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馒:通“镘”(mà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难强.而有智也强:强大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当:相当C.食焉而怠.其事怠:怠惰D.必蚕绩.而后成者也绩:纺织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B.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C.薄功而.厚飨之者邪门虽设而.常关D.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所谓“富不过三代”,这是吏治腐败社会不可避免的结局。本文对此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B.本文借圬者之口议论时政,言辞犀利,精辟透彻;写人叙事,言简意赅;在议论之中刻画人物形象,人物音容笑貌如在眼前。C.本文名为人物传记,实为宣扬与发挥作者本人的思想观点。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社会分工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作者借圬者之口,肯定了这一观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2)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5-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南宋】陈人杰①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平子诗中,庾生赋里②,满目江山无限愁。关情处,是闻鸡半夜,击楫中流③。淡烟衰草连秋,听鸣鴂④声声相应酬。叹霸才重耳,泥涂在楚;雄心玄德,岁月依刘。梦落莼⑤边,神游菊外,已分他年专一丘。长安道,且身如王粲,时复登楼。注:①陈人杰,南宋词人,曾流落两淮,依人作幕,其词慷慨悲凉。②平子,西汉文学家张衡,著《四愁诗》;庾生,南朝梁文学家庾信,出使西魏,被扣留而写《愁赋》。③东晋祖逖中夜闻鸡起舞,立志匡扶晋室,后祖逖渡江,于江中击楫立誓,志复中原。④鴂:jué,伯劳鸟。⑤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作官,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1)此词开篇即言“纵有杜康,可能解忧”,结合全诗说说,词人有几层忧愁。答:(2)从上片看,你认为作者的忧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结合上片,试做分析。答:13.默写填空。(5分)(1),水随天去秋无际。(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3),临清流而赋诗。(4)潦水尽而寒潭清,。(5),形影相吊。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17题(22分)在澡堂里效耘“哎哟,好烫!”一条嫩腿伸进水里,又慌忙缩了回去。水池腾腾冒蒸气,一个出水口汩汩流着热水,一个-6-出水口汩汩流着凉水。试水的人站着干瞪眼,怕烫,不敢下池子。“让我来!”后面有人拨开试水的人,噗通跳进水池。热水烫得他吸溜了一下。他将毛巾撑开,身体沉下去,在水里兜着搅着。热水轻,浮在上面;凉水重,沉在下面。经他一翻腾,上下对流,凉热很快就匀和了。于是他向上招呼:“下来吧,现在正好。”试水的人哆嗦着身上的肉,吃力而小心翼翼地试了试水:果然正好!便缓缓地将整个身子滑进了水池。哎呀,真舒服!澡堂子里水汽濛濛。试水的人半睁着眼,扫了对面的人一下,顺便抛过去一个亲切的微笑。那人瘦得不像话,皮绷在骨头上发亮,两排肋骨像小孩玩的木琴。“像个济公。”试水的人想。“济公”也在欣赏试水的人:一个秃瓢脑袋,油光光的;一脸肥肉,粉团团的;一对招风大耳,再配上圆滚滚的西瓜肚子。“济公”忍不住想笑:这不像个弥勒佛吗?“老兄真精干。”“老兄真富态。”于是“济公”和“弥勒”都会意地笑起来。“济公”感到了“弥勒”的和蔼,“弥勒”感到了“济公”的平易,在笑声中他们靠拢了,终于由对面而并排。“千金难买老来瘦啊!”“弥勒”感叹道。“也不见得。前天我看到一本杂志上说,还是胖点好。”“哪本杂志?我倒订了一本《长寿》。”“我也喜欢《长寿》,每期必
本文标题:南充高中2010级高二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创,答案请按本文档同名标题搜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7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