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中古史教案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精品课程《世界上古中古史》教案相关要求:一、保证出勤。二、预习为先,课前思考。三、教科书的参考性和非权威性。人的作品无疑存在局限和缺陷,不可尽信,应博采众家之长,兼容并蓄,经过独立思考而形成独到见解,避免简单照搬他人的结论。四、教学互动。课堂不应是一潭死水,亦不应是一言堂。学生要积极动脑和思考问题,教师则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不善于动脑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合格的学生,回避和害怕学生提问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学生应当在学术方面向教师发难,对于授课内容提出质疑或反对意见。难倒教师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可以考虑在期末成绩中适当加分。五、本学期结束之前,每人完成论文习作一篇,题目自选,字数约3—5千,要求格式规范,有自己的看法、相应的史料支持和论证过程。不求完美,只求培养科研能力和训练写作能力。六、学习目的——大学四年,学分和文凭只是形式,应注意内在方面,包括能力、水平和人格素养的全面提高,方可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七、授课原则——避免重复教科书和罗列史实,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强调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有机结合,启发学生对于历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第一章世界历史引论问题: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一、历史:往事。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认识过程的哲学原则——两种认识及其相互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形而下层面的认识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上述哲学原则的历史学运用——貌似零乱的历史现象即史料与史实,属形而下层面的感性认识。内在的联系与客观的规律,属形而上层面的理性认识。换言之,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在对于史料和史实加以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升华。史料的考证和史实的罗列只是形而下和感性层面的初步认识。举例:吉萨的金字塔与底比斯的神庙构成古代埃及历史的缩影——从古王国时期法老的统治到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的膨胀。紫禁城构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隔绝状态。传统民居的四合院——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与封闭倾向。“911”飞机与纽约世贸大厦撞击的画面——矛盾的对抗与文明的冲突。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1、石器——青铜器——铁器。2、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传统农业——现代工业;个体小生产——社会化大生产。3、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4、自然经济——商品经济。5、分散的历史和相对孤立的文明——全球化的进程。6、游牧群体与定居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7、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8、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亦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余言: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旨在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和揭示人类社会的运轨迹迹。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第二章原始社会:人类历史的开端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1、神话宗教的解释:女娲氏和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泥土造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学——上帝造人。唯心主义、物质的非永恒性和无中生有的原则;区别于现代克隆技术的唯物主义、物质的永恒性和从有到有的原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2、科学探讨:思想的解放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起源的生物学解释。林奈(瑞典人1707-1778),人猿同归于灵长目——静态的相近。拉马克(法国人1744-1829),人类源于类人猿——动态的联系。赫胥黎(英国人1825-1895),人猿同祖的亲缘关系。达尔文(英国人1809-1882),人类由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恩格斯:劳动创造人,亦或制造工具的劳动构成人的特有属性。补充看法:理性、思想和信仰的追求构成人的另一属性。换言之,人在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区别于动物。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1、攀树猿群: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3000-1000万年以前。埃及的原上猿、埃及猿和法国的森林古猿。林栖生活、四足行走和臂悬跳跃。2、正在形成的人:1000-100万年以前。印度的拉玛古猿和南非的南方古猿。气候的改变与森林的减少。两足、食草。3、完全形成的人:100-1万年以前。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克鲁马农人和中国的山顶洞人、兰田人、元谋人、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体态的变化(脑容量和牙齿)与制造工具的劳动。注意——遗址分布的跳跃性、化石演进的非连续性与科学研究的假说性。三、人种的差异:1、蒙古利亚人种。2、欧罗巴人种。3、尼格罗人种。四、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1、人类自然形态的演进。2、生产工具的演进。3、社会组织的演进。第二节原始公社一、血缘家庭公社:1、家庭——婚姻行为的限制。公社——公有的财产单位。2、血缘家庭——源于杂婚的原始群,辈分婚,旧石器时代早期。3、假说性——亚伯拉罕之夫妻与兄妹的双重关系,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南方部分地区。二、母系氏族公社:1、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2、族外群婚——族外对偶婚:望门居与居妇家。3、氏族的外婚制与部落的内婚制。4、母权制——妇女的支配地位、世系原则与女性崇拜。原因?婚姻形态。三、父系氏族公社:1、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2、族外对偶婚:从夫居。3、父权制——男子的支配地位、世系原则与男性崇拜。4、氏族的裂变与父权制家族的出现:定期轮换的份地。第三节原始文化一、原始人的自然知识:1、生产活动与知识的积累——原始畜牧业与原始农业。2、医学的萌芽与巫术。3、数字的出现。二、文字的雏形:1、结绳文字。2、图画文字。3、象形文字的萌芽。三、原始艺术:1、绘画。2、雕刻。3、装饰。四、原始宗教:1、墓葬。2、自然崇拜。3、灵魂崇拜。4、图腾崇拜。第四节野蛮与文明一、原始社会的一般特征:1、血缘性。2、公有性。3、民主性。4、相互关系。二、原始社会的解体征兆:生产的进步——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剩余——财富的私有——社会成员的分化——矛盾的加剧。三、文明的标志:1、私有制。2、个体家庭。3、国家。第三章奴隶社会史导论一、上古时代奴隶制的基本形态:1、奴隶的界定——被主人占有的生命亦或主人的财物。2、奴隶制产生的历史条件:3、家长奴隶制:4、家内奴隶制:5、劳动奴隶制:6、希洛制:二、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结构:1、奴隶的来源——战争;债务。2、奴隶的构成——同族;异族。3、奴隶制社会的阶段说与类型说:4、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经济对抗和社会矛盾:5、奴隶制社会的次要经济形态与社会矛盾——原始公社的残存、自耕农成分与依附经济。三、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地位:1、奴隶制相对于原始社会的历史进步性:2、奴隶制社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非必然性:第四章古代东方史第一节古代埃及一、尼罗河文明的起源:1、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与马斯伯乐。马涅托的《埃及史》与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2、自然环境:河谷与沙漠。上埃及与下埃及。尼罗河——农业与纽带。3、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母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文化——阿姆拉文化(前4000-3500年):父系氏族社会。4、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格尔塞文化:前3500-3100年。与巴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外来文化。象形文字的出现。冶炼术的发明。国家的雏形:涅伽达与希拉康波里。5、早王朝:第1-2王朝,前3100-2686年。都于孟菲斯。美尼斯与哈谢海姆。二、从古王国到新王国——法老的时代与僧侣的时代:1、古王国:第3-6王朝,前2686-2181年。都于孟菲斯。主神拉神。法老统治的时代。金字塔——现存约80座,位于吉萨。源于贵族陵墓马斯塔巴。首座是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之墓,6层,约60米。第四王朝均为斜面角锥体,其中胡夫金字塔高140余米,哈弗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高22米而长57米。2、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前2181-2040年,混乱状态。3、中王国:第11-12王朝,前2040-1786年。都于底比斯,主神阿蒙神。政治重心南移,法老权力衰微。4、第二中间期:第13-17王朝,前1786-1567年。希克索斯人入侵下埃及,建第15-16王朝。5、新王国:第18-20王朝,前1567-1085年。都于底比斯,进入青铜时代。法老的扩张——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努比亚。僧侣势力的膨胀。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法老统治的衰微。三、后期埃及——古代尼罗河文明的衰落1、铁器时代。2、外族入侵——利比亚人(22-24王朝)与努比亚人(25王朝)的统治;波斯人(27、31王朝)的统治;马其顿人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四、古代埃及文化1、宗教:诸多神灵的并存。灵魂不灭与木乃伊。2、文字:象形文字之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24个表意符号——22个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与阿拉伯字母的源头。纸草。3、建筑金字塔。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4、科学:天文学——天文观测与星位的确定。太阳历之3季12月365天:罗马朱里亚历、中世纪格里哥利历和公历的前身。数学——十进位。圆周率3.16。面积的计算公式。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1、自然环境:美索不达米亚;亚述与巴比伦;阿卡德与苏美尔。干旱,河谷,灌溉农业。位置——埃及的封闭性与两河流域的开放性。2、古代历史的重新发现:19世纪-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遗址的发现。德国人格罗芬特译古波斯文,英国人罗林生译亚述文和巴比伦文。3、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代)埃利都·欧贝德文化(前4300-3500年)。乌鲁克文化(前3500-31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前3100-2800年)。苏美尔城邦(前2800-2371年)。4、阿卡德城邦:(铜石并用时代)前2371-2191年。貌似阿拉伯人。阿卡德语——亚述语与巴比伦语。萨尔贡与两河流域南部的初步统一。前2191年亡于库提人。5、乌尔第三王朝:(青铜时代)前2113-2006年。乌尔纳姆及其法典。前2006年亡于埃兰人和阿摩利人。二、古巴比伦王国:前1894-1595年。阿摩利人与前1894年巴比伦建城。汉谟拉比(前1792-1750年)及其法典。前1595年亡于赫梯人。三、亚述帝国:古亚述——前2500-1500年;城邦时代。中亚述——前1400-1078年;城邦—王国。新亚述——前935-612年;铁器时代;扩张:叙利亚、乌拉尔图、巴比伦尼亚、埃兰、埃及,统治两大文明发源地;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四、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年。迦勒底人。巴比伦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尼布甲尼撒二世。前539年亡于波斯人。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1、文字: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2、文学:《埃努玛·埃利什》,《洪水的故事》,《吉尔伽美什和阿伽》。3、科学:天文历法——阴历,年分354天12月,8年3闰。数学——10进位与60进位,圆周率为3。4、艺术:建材的局限——粘土。多级寺塔。悬苑。第三节古代波斯一、伊朗高原的自然环境与早期历史:1、扎格罗斯山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位置与地貌:2、早期历史:前7000年的新石器文化—前5000年的铜石并用文化—前3000年的青铜文化。3、埃兰:胡泽斯坦;前2700年建国;与两河流域之间的战争与交往;前639年亡于亚述。4、米底:伊朗高原西北;前700年建国;前550年亡于波斯。二、阿黑门尼德王朝:1、波斯人的兴起:法尔斯;前7-6世纪臣服米底;10个部落;前558年建国;前550年灭米底。2、居鲁士:扩张——前546-529年,降服小亚的希腊诸城邦,灭新巴比伦,进攻中亚,败于马萨革泰人。3、冈比西斯:扩张——征服埃及。4、大流士:扩张与改革——印度河、中亚、色蕾斯;行省制、军区制、贡赋与货币、驿政制。5、阿黑门尼德王朝的衰落:波斯希腊的战争与马其
本文标题:南开大学世界上古中古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