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00000县地处湘中腹地,属衡邵丘陵地区,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皇帝岭林场、开发区管委会,992个村、34个居委会和14个社区,总人口120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地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一、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特点(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条件已趋成熟00000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00000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户56628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876家,农业从业人员63万人。在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的基础上,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养殖水面积45958亩,经营园地面积16038亩,经营林地面积32637亩,2007年农产品销售总收入39718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21577万元,占54%;畜牧业占15097万元,占38%;平均每个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产品销售收入700元。全县共有大中型拖拉机635台,小型拖拉机2422台,拖拉机配套农具3011台,联合收割机186台,机动脱粒机10076台。26个乡镇都有邮电储蓄所。已建成12个专业市场的58个农村综合市场,80%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100%的村通公路,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电话,10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00000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基础条件已趋成熟。(二)用科学发展观筹划00000农业发展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经营”农业,实质上就是搞农业生产要素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地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一样的平均利润。00000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又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近几年,00000每年粮食总产量在40万吨以上,牲猪出栏160万头以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之下,00000以66万亩耕地在粮食、黄花菜、中药材、果蔬等领域做文章,已经有不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崭露头角。2007年,00000已建立了50万亩高中档优质稻生产基地,并组织基地与浩天米业、忆江南米业签订了18万亩的生产收购合同,建立5000亩黄花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玉竹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规模养殖达到3150户,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企业22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2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新增4家,省级五星级休闲农业企业1家,四星级休闲农业企业1家,新增“松龄堂”和“菁洲”两个省级著名商标,新增3家绿色农产品认证。农产品龙头企业共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16%。菁洲黄花、昭陵翠剑茶叶、伟特家俱、金牛玉竹、松龄堂药材、忆江南米业等一批全国、省内外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00000。这些农业产业化基地与龙头企业为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星星之火”的作用,成为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导者。(三)多条农业产业化链支撑起00000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型经济”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链条式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式经营方式,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观念引领下,00000整个农业逐步呈现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随着00000农业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日渐壮大。目前,00000已基本形成商品粮、中药材、黄花菜、果蔬、生猪“五大农业产业链”。二、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00000是农业大县,却并非农业强县。为什么?关键的原因在于:从产品层面上看,00000大部分农产品既无规模优势,又无特色与品牌优势;从经营管理层面上看,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上,坚持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中,日益突出的分散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近几年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从近些年来00000农业生产经营现状来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无特色、缺品牌,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人曾指出,新农村建设,核心就是要搞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过去,00000虽说是个产品大县,但却是个品牌小县,偌大的00000,尚无一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著名商标的数量,也相对偏少。无品牌,00000企业产品的价值偏低,这就直接影响了00000经济的竞争力。当前,00000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发展的起步或初级阶段。以00000的传统农产品强项粮食和生猪为例,在生产规模、产品特色和品牌上,根本谈不上有国内、省内知名品牌,这已说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较为广泛的农产品市场看,00000在生猪养殖、加工、粮食加工等领域,已经有不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崭露头角,但这些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还尚需火候锤炼。因此,培育更多更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具有省内、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仍将是00000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00000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户仍是分散经营,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难于向种田能手集中。因此,仍然没有摆脱经营规模偏小、生产单位分散、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的格局。畜牧业经营规模虽然比种植业要大,但仍以家庭散养的生猪、家禽等为主。由于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规模效益较低,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严重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农业生产经营自主型、松散型、封闭型,体现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当前,00000农业生产经营实施的公司加农户产业化经营比较过去有很大的进步。但是,00000农产品产后的加工能力低,农业附加值不高,是造成全县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其根源仍是生产经营以自主型、松散型、封闭型为主,直接体现的是全县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00000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贸、工、农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管理,这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运行机制存在矛盾和冲突。从农业与工业的关联上看,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或农户基本上是简单的现货买卖关系,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还未能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所以企业与基地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优势难于互补。从农业与流通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的关系上看,农业更处于不利位置上,外贸经营机构控制主要的流通渠道和经营权,农民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又得不到市场平均利润,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三)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目前,00000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健全。尤其是乡镇社区的服务与保障组织仍存在“断层”现象。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内容上,无论是产前或产中的信息、金融、技术等服务,还是产后的储运、销售等服务与保障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市场信息不灵,严重影响农民的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例如,几年前全省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理当是00000农民富起来的好机遇。全省许多农民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升级,粮农变菜农,农民变牧民,农民变老板在湖南不是什么新鲜事。农民“身份”的改变,最直接就是这些农民的钱袋子日益鼓了起来。而00000农民对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持观望态度,反应较为冷淡和迟缓。所以,00000农民比过去是富起来了,但相比发达地区农民还是很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农民对市场的未来预期把握不准,对结构调整、农田改种新品种信心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00000农业产业化服务与保障的组织尚未真正健全,对农民缺乏及时的政策引导与市场信息服务。三、推进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依据00000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新的阻力和困难较多,存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方面面,进而制约着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面对这些阻力和困难,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上的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要坚持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融入市场,全面形成促进00000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一)“因地制宜、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大力引导农业主导产业链与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各级政府应通过利益诱导,本着“因地制宜、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取向,促使农业开发企业和农户结成主导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坚持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创新种养植制度,积极推进品种、技术、知识创新三大工程,加强特色、高效、优质三大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小链”和优势产业基地“大链”,“小链”连接“大链”,形成多元化、多产业化,不断发展本地特色和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促成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三大领域的有机结合。(二)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打造大品牌、大规模农业产业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科技创新也是农业产业链与企业上水平、上规模的推进器。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各类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都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力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努力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打造大品牌、大规模农业产业企业。要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携手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条件成熟的,要积极组建农工科集团,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企业职业教育,利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抓好各类应用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各级农技人员对产业基地生产进行技术承包,有重点的培植科技示范户、示范园、示范企业。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制定具有激励功能的农业产业科技市场化经营政策,建立农业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大力鼓励农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三)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村市场管理规范化、运行企业化、投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活动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按照农民自愿、互利和民主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这种经营组织作为发展方向,积极稳妥地加以引导。要鼓励扶持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的发展,沟通供、产、销环节,带动一方农户奔富。要强化农村专业协会功能,以协会带农户,以协会促进农村市场供应、生产与销售。当前,00000可以一方面改造供销社、粮管所等单位,利用其存量资产与“农”结盟,进入产业化经营的链条;另一方面可制定政策,鼓励镇村精简出的富余人员及乡镇企业改制的下岗人员进入农产品流通体系,从事农产品销售工作。要大力造就一批农产品运销大户,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
本文标题: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