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北京市区2016年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
北京市12区2016年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一、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一、猜想假设: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二、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和装置: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和F、量角器等,如右图)(二)实验步骤:1.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并记录现象。2.将入射光线沿着右侧的F板BO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记录现象。请你判断这份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中,存在什么问题。答案:实验中没有改变F板的位置9.(房山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所示。(1)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18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答案:(1)乙(2)1610.(东城区)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薄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0所示。在此实验中:(3分)(1)从蜡烛A所在的位置看向薄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Aˊ,Aˊ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薄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当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图17A甲:平板玻璃竖直放置丙:平板玻璃向右倾斜玻璃板A玻璃板A乙:平板玻璃向左倾斜图18玻璃板图10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答案:(1)反射(2)靠近(3)不能11.(昌平区)小明利用如图13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根据实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竖立的玻璃板E前点燃蜡烛A,用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虚(2)不变1.(通州区)下列有关平面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人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C.人站在平面镜前,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人到镜面的距离是1m,人到像的距离也是1m答案:AC2.(通州区)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面有一幕被观众们专门称为“镜子时刻”的场景,呈现出了一个无尽头似的长廊,如图9所示,这不是电脑特技,而是片方精心设计的大手笔,呈现的却是真实的场景。人位于两面镀膜的玻璃之间。则此场景可以用原理来解释。答案:平面镜成像3.(西城区)实验桌上备有如图24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有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刻度尺一把。小军计划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在原位置改变物体(用三个红棋子叠放)的大小,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再改变四次物体的大小,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图24白纸透明玻璃支架图13白纸C蜡烛A蜡烛B透明玻璃板E支架(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2)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分别是:;;(3)请你针对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答案:4.(顺义区)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⑥白纸。(1)实验前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选填器材前的序号)(2)开始实验,如图20所示,小明在玻璃板前放好棋子A,然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棋子B,当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3)做完实验后小明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B.将棋子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棋子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虽然成像更清晰,但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答案:(1)①(2)虚(3)A;5.(平谷区)小明利用如图12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___,能比较_________。(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________。答案:(1)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2)重合6.(怀柔区)如图19所示,实验桌上有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和F),小新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小新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①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在右侧F板上观察到反射光线OB,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②将F板与E板再次旋转到同一平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在右侧F板上观察到反射光OB′,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于是小新认为“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1)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请你针对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答案:(1)①和②两次实验都没有把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白纸棋子A棋子B玻璃板图20图12白纸蜡烛A蜡烛B透明玻璃支架图19射光线;(2)在步骤①和②中,都要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7.(海淀区)如图26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坐标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1)为了确定像A的位置,拿一支与A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像A完全重合,分别记录像与物在坐标纸上对应点的位置。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26乙所示,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2)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在蜡烛A侧观察不到的是(选填“像A”或“蜡烛B”)。答案:(1)像距等于物距(或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2)蜡烛B8.(丰台区)下面案例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乙A1A2A3A4A1A2A3A4玻璃板位置A5A6A5A6图26甲支架MN坐标纸AB玻璃板A′
本文标题:北京市区2016年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2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