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北方木材与木雕的创作形式
黑龙江本土木材与木雕的创作形式我国有种类繁多的木雕,大江南北都有分布,其中最有名的属:广东金漆木雕、浙江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称为“四大名雕”。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是木雕的的两大分类。流传在民间的工艺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浓烈的传统民族风格,讲究精工细琢、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通常的艺术木雕是指有文化思想、构思巧妙、有独到的创造性,体现一定审美、艺术技法和艺术内涵的作品。艺术木雕通常都是由作者独立设计制作完成的,所以能把握创作的意念与追求并贯穿始终。在创作手法上艺术木雕要结合木材的特性,从自然原始的原料中取得美的要素,以写实、夸张、抽象的手法来表现客观存在的人物、事物,使材质美与观赏性得到充分体现。从收藏上来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木雕的创作手法上,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面对一块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殊形状的圆木、方木或是有规格的板材时(即经过人为的去绺去脏,将木料加工成有规则的料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雕刻的主题与内容可以由我们自由选择制定,然后再用大量的切削雕凿去实现最终的艺术效果。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也受到一定的约束,由于纤维决定了木材的结构组成,我们在设计创作构图阶段要强调整体性和牢固性,就要考虑它的易断易裂的特性。通常来说,艺术木雕注重木材的特征,不讲究拼接。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张牙舞爪的动势,支离破碎的细节就应舍弃。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现美丽的木纹,造型体积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块大面状,追求浑然天成的效果。第二种方法是顺其自然,既“随形就像”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想象和感觉给予这块材料以特定的设计,巧加雕凿后便释放出其形象。所谓三分雕刻,七分天成,这种方法也叫“巧雕”,其雕刻的过程远不如事先的构思过程时间久,而构思赋予了创作无穷的乐趣。“巧雕”是一种要适应某种条件的适形造型,这种条件对造型造成了约束和限制,也给作者造成一定的麻烦,然而其艺术特点的形成恰恰来于它所受到的局限因素,这种因素能制造神奇的效果,使朽木变成艺术品。比如玉石雕刻之所以珍贵,就是由于作者采取“顺其自然,随性就像”的方法,创造了传世佳作。第三种木雕创作的方法是完全脱离原始木料的自然形态,用机械或人工叠加并胶粘的方法,使大小不一的原木块(片)按设计图样拼制成大致的形状与厚度,然后再进行雕刻。这种办法的优点就是它能随意加减木头的体积,大大节省分割木料的时间,节约大块木料。如果用不同色泽的木料叠加胶粘在一起,使木头呈“三明治”形状,经过雕制的木材外表,清晰美妙的装饰性木纹就会展现出来,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组合粘结的方法是某些雕刻艺术家经常运用的手法,在雕刻作品的各个部位黏贴想要增加的木料,用以改变木雕的形状和比例。还有一些雕刻家别具一格、独出心裁,他们在运用木材创作时把栽在花园里原地不动的树木雕凿成作品,有的还为它们添加枝叶,随性就像,创造出生存在自然里会呼吸的木雕艺术品。制作木雕离不开木材的选用,初学者一般会先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和识别木材。通常来说,除去朽木的原木,差不多都可以用来做雕刻。区别只在于,有些木质软易刻,有的木质坚硬难刻,有的可造性强些,有的可造性弱些。适合初学者用的原料,木质比较松软的有:松木、银杏木、楸木等软杂木。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都适合用这样的木料,制作起来也比较上手,但由于其木特性,色泽较弱,有的需要作着色处理以加强其质感。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的材料如:水曲柳、松木、色木、榆木、香椿木等,就可以用来巧设计妙安排。一般说来,造型的起伏面越大,木纹的变化就越丰富,也就越有趣味;造型的形体动态越是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致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料的造型设计应该是最简洁概括,最充分利用木纹的因素,过于复杂和过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木纹固然美丽,但因木质成份中有含脂性与不含脂性,两者相间界线分明的,雕刻起来就软硬不匀,有一定的难度,故需较锋利的刀具才能铲平修光。北方果园或农村庭院常有淘汰的老果树,如:桃木、梨木、枣木,苹果木等,也是较好易得的雕刻木材,但因其树身短,分枝点低,疤节虫眼多,选用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榆木:遍及北方各地。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适应,刨面光滑,弦面花纹美丽,有“鸡翅木”的花纹,榆木经烘干、整形、雕磨髹漆、可制作精美的雕漆工艺品。椴木:产于我国北部地区,与银杏木相似,色微黄呈白(又称白木),材质轻软细密,纹理通直均匀,有绢丝光泽,极易雕刻。有不变形不开裂之特点,但不耐磨磕。适合精雕细刻,多用于各类浮雕壁饰和普通工艺品桦木:产于我国北方地区,黄白略褐,纹理纯细均匀,有优美之斑点。材质坚硬细密光亮,略重易开裂,适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实用工艺品。色木:材性与桦木相似,产于我国东北地区。木纹较明显有奇异的立体感,经过染色可以代替红木,适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实用工艺品。楸木: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色灰白,有淡褐呈灰绿褐或淡红褐,木材重量及硬度适中,结构略粗,较疏松。纹理呈波纹形,经过染色可代替楠木效果,不易变形翘裂,特别适合做大型浮雕,或简洁概括的圆雕作品。黄波罗:材质特点稍逊于楸木,产于我国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木纹美观细腻光亮,初时色鲜黄,易干燥,收缩性小,不易翘曲,刨面光滑,胶接、油漆、着色容易,是优良木雕用材。水曲柳:与花曲柳相似,产于我国东北地区,材质坚硬,纹理通直、木纹美观。径切面呈美丽的平行条状花纹,半弦向切面呈明显多变的带状花环。因木材易翘裂变形,仅适合雕刻简洁概括或较大抽象性圆雕作品,以特殊的木纹趣味见长。松木:产于我国东北,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地区。松木分落叶松、红松、马尾松。红松为黄褐色微显肉红;马尾松深黄褐色略微红;落叶松色黄白略微褐。松木因年轮分界明显,树脂道多,而显得木纹粗放美丽,有强烈的装饰趣味,但不易加工,只适合雕刻简洁概括,抽象性作品。着色方面可以发挥树脂条纹作特别处理,如对比色,以加强其木纹的装饰性。银杏木:又称白果木,也是制作木雕的上乘材料,产于我国大江南北。木材呈浅黄色,质地纹理轻软细密,有黄杨木外观,不易变形,久时色愈深,适合做浮雕与概括性圆雕。但因其有药用价值,属国家保护植物,当前用于雕刻材料极少。总之,木材是最容易雕刻的材料,其表面有变化多端的纹路,又有千姿百态的自然形状,从事木雕艺术创作要懂得因材施艺,要有“相木”的本领。不少成功的木雕作品就是在揣摸木料的形、质、纹等方面,以稍加雕凿的整体美、装饰美与材料自身的质地纹理相统一,既协调了木材的整体性,又保持了它们生长的运动性,从而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艺术效果。
本文标题:北方木材与木雕的创作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4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