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近期两台锅炉运行调整操作近期#1#、2锅炉返料器频繁发生聚团结焦现象,究其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锅炉本身存在设计缺陷、燃料特性、运行调整滞后等。为了顺利完成今年今年的发电任务,针对上述几方面现制定操作要领,请各位主值认真负责操作。调整要超前,不能滞后。我厂锅炉密相区浇注料高度近8米,设计床温810℃.实际运行温度达到950℃以上,密相区没有受热面,导致密相区燃烧剧烈,热量仅靠床料中教细颗粒携带,热量传导较慢。挥发份析出及燃烧,需要一定时间,一旦循环物料减少,将导致密相区温度超过物料的聚团温度。尤其分离器入口温度超过860℃,床料及灰分在炉膛内循环的作用下,导致其附着在分离器与立管上,尤其是燃料中稻壳为主时,稻壳灰的灰熔点温度更低,更容易发生聚团结焦现象。由于稻壳挥发份析出燃烧后,燃烧生成物半焦燃烧速度大为降低,需要几个循环周期才能燃烧完全。必然导致进入分离器中的可燃物增多,当循环灰中的半焦在分离器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将导致循环灰聚团结焦温度迅速降低,循环灰附着与分离器锥段。从CRT上反映出来的现象,首先反映是返料风压的降低,床压的降低。接着就是炉膛出口温度的降低,分离器温差的增大,上部床温的增加,主汽压力和温度的降低。这时就需要监盘人员及时发现运行工况的改变,及时调整燃烧工况,及时对返料器进行吹扫。现阶段#1锅炉各个方面运行趋势稳定。现规定#1主蒸汽流量不低于57T/H,分离器入口温度不得超过850℃,根据给料机螺旋叶片变形程度来看,料仓料位尽量不要太高,容易增大叶片阻力,运行时锅炉四台给料机转速尽量保持一致,根据分离器两侧烟温差及时调整给料量,要求正常运行中,分离器进、出口烟温偏差应控制在30℃以上(以两侧最高温温度测点指示为准),烟温偏差超过30℃应立即进行调整同时在保证床温正常的工况下,可以启动二次风机加强二次风的扰动,以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可燃物的含量。#2炉主蒸汽流量不得低于56T/H,分离器入口不得高于860℃,同时要密切注意立管温度及料腿测点温度。四台给料机只要不超15A电流,尽量往上加料。但给料机转速到600-700秒/转时,要注意给料量。发点运行部2011.7.8
本文标题:关于返料调整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7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