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00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中医养生的哲理思考浙江名门世家文化研究院缪一舟羌悟成随着小康社会的临近,人们对养生的追捧方兴未艾、与日俱增,业已形成一个横跨一、二、三产的庞大市场。各种养生的方法、经验、理论争妍斗奇、层出不穷,自然也是琳琅满目、鱼龙混杂,其中最为人瞩目的当属中医养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们信奉的理由很简单:认为中医养生源远流长,或许从小耳濡目染就有几分亲切感。这种直觉是对的,同时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认识水平应该上升到科学乃至哲理层面,才能坚定对中医养生的信念,才能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打着中医养生幌子贩卖私货的各路“李鬼”。在科学层面,我们要破除“中医不科学”的偏见,树立起“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中医历经2000多年、亿万民众的实践,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律性的认识,发展成为富有科学内涵的完整的包括药学、人体学、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涵盖自然、社会、人体、心灵等领域的大体系。中医文化既是长期实践经验上升到哲学层面的结晶,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医体系属于自然医学的集大成者,尽管没有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撑,却揭示了事物的规律性,并经受了上千年时间的检验,而获得了百姓和政府的认可。去年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正是凭借古代中医药学文献的指引,成功提炼出青蒿素这一抗疟新药,挽救了百万人的生命。这便是有力的证明。从科学思维看,中医养生是中医体系的有机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具亮点的部分。因为一般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而中医养生的目标比这更进一步,其宗旨是健康长寿。中医养生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方法众多。总的要求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具体点说,要遵循如下养生原则:形神共养、协调阴阳、平衡膳食、谨慎起居、和谐脏腑、通畅经络、益气调息、动静适宜。在哲学层面,我们要在反思的基础上领会中医理论的辩证思想,充分认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诊断学原理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进而把握中医养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个体性,处理好绝对与相对、共性与个性、常与变的关系,中医养生自然会朝着平衡和谐的方向,沿着中庸的路径,达到身健心怡、延年益寿。总之,中医养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仅凭一种食物、一味药、一个处方就解决问题,万事大吉。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讲,应该在实践、科学、哲学三个方面融会贯通,这样方可在战略判断、方向把握上高屋建瓴,在方法选择、路径分析上遵循规律,在战术安排、操作实施上得心应手。于是乎,个性化的中医养生便远离了盲目性、片面性,摆脱了教条、本本的束缚,达到了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境界。联系地址:浙江衢州市西区须江路财富中心一号楼四楼浙江名门世家文化研究院
本文标题: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9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