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兽医传染病学(第五版)
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教材兽医传染病学第五版陈溥言主编兽医专业、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内容简介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给动物和人类都带来极大威胁。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传染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是兽医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与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药理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本书包括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共2章,主要介绍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通用措施。各论主要介绍每种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等。各论按畜种类别分为6章,共计170多种传染病。其中第三章为人兽共患病,62种;第四章为猪病,26种;第五章为反刍动物病,33种;第六章为马病,11种;第七章为禽病,27种;第八章为兔、犬、猫和貂病,23种。附录4个,包括疫病分类、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本书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先进性和创新性,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每种传染病后附有“思考题”若干个,便于读者学习、思考。本书始终在我国兽医界保有先进性和权威性,不但是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及相近专业的学生用书,也是科研、生产及政府业务部门等相关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3主编陈溥言副主编王川庆编者(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川庆(河南农业大学)刘秀梵(扬州大学)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陈溥言(南京农业大学)陈陆(河南农业大学)罗满林(华南农业大学)金宁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姜平(南京农业大学)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程安春(四川农业大学)主审蔡宝祥4前言在我国几代兽医教育学家老前辈的长期共同努力和精心培育下,《家畜传染病学》一直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并在多次再版中不断完善提高,是兽医本科教材中修订、再版最快的教材,也是全国优秀教材之一。它在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兽医界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本学科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疫病流行(特别是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流行)、防制及贸易形势的变化,给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使本教材始终保持先进性、权威性,经研究决定对本教材第四版进行全面修订、再版。再版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1,基本保持原有教材的总体框架不变,只进行部分改进和完善.2,为了与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诊断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等全国统编教材的命名一致,将《家畜传染病学》改名为兽医传染病学.3,既保持原有教材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又兼顾先进性和创新性,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坚持本教材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自身特色的同时,积极学习、吸取和借鉴其他教材的优点和长处,使本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尽可能达到完美统一。4,树立精品意识,锤炼精品教材。全体参编人员竭尽全力,精雕细琢,打造品牌,本着对读者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心血和汗水为社会奉献一本优秀教材,不辜负老一辈教育学家对我们的殷勤期望和无限信任,不辜负众多同仁的重托,确保本教材长期以来在兽医学科中形成的领先地位和良好声誉。尽管我们还不能使本教材的编写达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坚持不遗余力地朝着“最好”这个目标迈进。新版教材总体框架构建1、编写内容和字数:新版教材在内容上仍保持总论、各论和附录三大部分。总论包括绪言和第一、二章,约7万字。各论仍按畜种类别分为6章(第三~八章),第三章为共患病,共40节、62个病约19万字;第四章为猪病,共20节、26个病约6万字;第五章为反刍动物病,共22节、33个病约7万字;第六章为马病,共6节、11个病约2万字;第七章为禽病,共23节、27个病约8万字;第八章为兔、犬、猫和貂病,共23节、23个病约5万字;附录4个约4万字。全书约60万字,共计170多种传染病。虽然各学校课时都在压缩,但由于传染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老病在不断发生新变化,作为大学教材,需具有较全面、系统、完整的内容和适当的容量,以方便学生自学,因此新版教材总字数有所增加。讲授本教材时,各校可根据本校计划学时和当地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选定授课内容。2、教材内容及编排格式上的变动(1)新版教材在每种传染病后附有“思考题”若干个,便于读者学习、思考。(2)在第三~八章中,除新增了裂谷热、副猪嗜血杆菌、猪增生性肠炎和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4个病外,每章都增加“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两节标识,分别置于该类疾病的前面将其分成两部分,使之更醒目以便于读者查找。同时在“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后分别增加一段此类疫病特点的概述,以便使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另外,对每章中的病名顺序也做了适当调整,原则是重要的病排在前面,病原相近的病排在一起,目的是更便于读者学习查找,目前微生物命名趋向于将中文名中的“氏”字去掉,本书采取这样措施。(3)总论中增加了生物安全(包括P3实验室)、传染病分类、传播方式、抗病毒药物、药物残留和禁用抗生素等相关内容,以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了解这些方面的发展动态和趋势。(4)附录中增加了“疫病分类”、“疾病鉴别诊断表”和“按病原分类的传染病中英文病名对照表(含索引)”“中英文专业名词对照”,以方便读者学习、使用。由于兽医法规越来越多,而且大多学校开设有相关课程;兽医生物制品种类繁多,实际应用灵活多变,因此本版教材未收录这两方面的相关内容。(5)尽管目前有非常多的精彩图片可供本教材选用,特别是已出版有大量的图谱和光盘,但考虑到印刷成本和读者对象,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本教材均未收录这些图片。目前大都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收集更多的图片、光盘和视频材料用于教学。读者也可以通过已出版的专业图谱、光盘和资料丰富的英特网进行学习。(6)本版教材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包括电子、网络文献,但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表示歉意,并致以衷心感谢!5本书编写组由下列同志组成(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川庆,刘秀梵,陈焕春,陈溥言,陈陆,罗满林,金宁一,姜平,钱爱东,程安春。本书由蔡宝祥教授主审。王川庆教授做了大量文字工作。常洪涛同志做了大量的文字输入、编排和校对等工作。由于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编者水平有限,因此本书必有疏漏甚至谬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主编2006,6,6《兽医传染病学》目录前言目录……………………………………………………………………………………………绪言……………………………………………………………………………………………一.动物传染病防制研究的主要成就…………………………………………………二.动物传染病防制研究的发展方向…………………………………………………总论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一.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二.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三.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四.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五.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六.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性…………………………………………………七.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二章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二.疫情报告和诊断……………………………………………………………三.检疫…………………………………………………………………………四.隔离和封锁…………………………………………………………………………五.传染病病畜的治疗………………………………………………………………六.消毒、杀虫、灭鼠、防鸟……………………………………………………七.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各论第三章人兽共患传染病………………………………………………………………………第一节.病毒性传染病……………………………………………………………………………概述………………………………………………………………………………………1.痘病(绵羊痘、山羊痘、猪痘、牛痘、伪牛痘、马痘、禽痘)…………………2.传染性脓疱………………………………………………………………………………3.口蹄疫……………………………………………………………………………………4.水疱性口炎…………………………………………………………………………………5.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和其它动物流感)……………………………………6.狂犬病…………………………………………………………………………………………7.流行性乙型脑炎………………………………………………………………………………8.脑心肌炎………………………………………………………………………………………9.轮状病毒感染……………………………………………………………………………10.裂谷热…………………………………………………………………………………11.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痒病、牛海绵状脑病、貂传染性脑病、库鲁病、克-雅病、新型克-雅病)12.其它病毒性共患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亨德拉病、尼帕病)………第二节.细菌性传染病概述………………………………………………………………………………………13.大肠杆菌病………………………………………………………………………14.沙门氏菌病………………………………………………………………………………15.巴氏杆菌病……………………………………………………………………………716.布鲁氏菌病……………………………………………………………………………17.结核病……………………………………………………………………………18.炭疽………………………………………………………………………………………19.破伤风………………20.葡萄球菌病………………………………………………………………………………21.链球菌病(牛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羊败血性链球菌病、马腺疫、鸡链球菌病、兔链球菌病、人链球菌病)…22.李氏杆菌病…………………………………………………………………23.绿脓杆菌病……………………………………………………………………………………24.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25.坏死杆菌病………………………………………………………………………………………26.恶性水肿……………………………………………………………………………………27.耶尔森菌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伪结核病)……………………………………28.土拉杆菌病………………………………………………………………………………………29.弯曲菌病(弯曲菌性流产、弯曲菌性腹泻)………………………………………30.鼻疽……………………………………………………………………………………………31.类鼻疽………………………………………………………………………………………32.钩端螺旋体病………………………………………………………………………………33.棒状杆菌病(化脓棒状杆菌感染、肾棒状杆菌感染、假结核棒状杆菌感染、白喉棒状杆菌感染)…34.放线菌病………………………………………………………………………………………35.嗜皮菌病…………………………………………………………………………………………36.莱姆病…………………………………………………………………………………37.皮肤霉菌
本文标题:兽医传染病学(第五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9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