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军事理论重点【吐血整理】
《军事理论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总结注:红字部分要一字不差地刻进脑子里,黑色部分没有特殊说明的也要记,不过记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低于红字。黑色字加括号的了解即可。【★★★★★】表示出在简答大题的可能性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高!!!!!!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夏、商、西周时期,“天命观”是军事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几本重要的兵书:西周时的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宋神宗时官定的武学教材:《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等……明朝:我国古代首部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孙子兵法》——《计》篇本篇开篇论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接着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道——战争的政治要素,指政治优势的获得。百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就能舍生忘死,在战争中毫不畏惧。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依赖于政治。特别是战前统一认识、争取民心方面,政治的灵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天、地——战场的时空因素,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更是如此。在信息时代,虽然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天时地利在原来意义上对战争的影响,但在新的条件下,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对战争的影响将以新的样式出现。将——战争的主导因素。孙子把“智”放在第一位,与他强调以谋制胜的总体思想是一致的。这一思想更适合于今天信息化战争对将帅的要求。法——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曲制,即军队的组织编制;二是官道,即各级将吏的责任区分;三是主用,部队的装备及后勤保障。概括起来讲是部队的指挥员与编制装备之间的主客关系,其中包含了军事技术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孙子思想特殊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共性的一面;既要看到当代战争崭新的发展趋势,又要看到它与古代战争的渊源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孙子兵法中吸取它的精髓。(十二种战法、庙算)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1.必须认识和把握规律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4.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1.兵民是胜利之本2.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4.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5.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同斗争形式相配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理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真正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迹上来。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四节冷战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发展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江泽民紧紧围绕着我军“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论述,丰富和拓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明确指出,实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跨越机械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三点要求)1.强军之魂:坚决听党指挥2.强军之要:能打仗、打胜仗3.强军之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第二章战略环境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祖国统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特点:1.我国边界线长,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2.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家人口上亿最集中的地区3.我国周边战略力量相对集中,是世界核武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增强海洋国土观念:树立海洋权益观念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既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1.美国对我国安全具有综合性威胁(政治、军事、台湾的战略牵制)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东海、南海海域及岛屿)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中印边界)4.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威胁我国安全(藏独、东突等)(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中国对待核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1.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2.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3.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4.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第三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红字部分也是国防的手段和范围)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和抵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防体制国防领导体制是国家(或政党)领导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的组织体系,是对国防建设和斗争全局性、宏观性问题进行谋划、决策、智慧、协调的领导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制定……;选举……;审查……;改变……。)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法律的第一执行人,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其职权主要包括: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协同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等。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实际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中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简称武警)部队由内卫部队和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组成,列入武警序列的还有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内卫部队由各总队和机动师组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决定了它具有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的特点。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武装部队是国家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3.人民防空动员4.国防交通动员5.政治动员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第四节中国国防法规新中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分为四个层次:1.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2.法规(中央军委、国务院)3.规章(军委各部、国务院与军委有关部)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兵役法》第45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大学生如何履行国防义务1.增强国防观念,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积极学习国防教育理论,理解研究国防知识。只有我们具有了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旅行国防义务。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2.认识历史,增强爱国情操从近代历史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落后就要挨打,不团结,不爱国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大学生,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用自己的身躯捍卫我们的国土。3.认识世界,认识现实多看国际新闻,了解现实,了解世界形势,国家状况。关心国家大事。不难从国际形势中看到虽然表面上和平,但仍然存在危险。我们应该时刻警惕。4.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作为学生,学习才是主业。只有我们学好了科学知识,有了一技之能,才能谈得上报效祖国。只有学好了科学知识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成为合格的接班人。5.掌握国防知识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国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国防基础理论、军事知识、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法制……6.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必须得学习的一种国防课程,在这些实践性的教育环节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国防知识。军事训练中我们可以学会基本的军事技术,在突发的战争中可以及时地为国家增加军事人员,补充军力。并且我们还可以从中丰富知识,增强体魄;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扎实奋斗的拼搏精神,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7.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应该履行的义务。自觉形成“为国防尽义务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8.积极参加课余国防教育演讲、实践参加和宣传国防教育理论和知识及全民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以及全民的国防意识。(黑字部分看着答,不要完全不答,否则太单薄)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二节精确制导技术制导方式1.寻的制导:依靠武器的寻的器接收由目标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测定目标与制导武器相对运动的参数,按照确定的关系形成引导指令,控制武器飞向目标。(1)主动寻的制导(2)被动寻的制导(3)半主动寻的制导2.自主式制导:完全依靠飞行器自身设备,自主地按照预定方案完成制导任务的制导方式。(1)惯性制导(2)匹配制导(3.遥控制导)(4.卫星定位制导)5.复合制导:在一种武器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组合而成的制导方式。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特点: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高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1.增强打击效果(1)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2)向智能化方向发展(3)研制新型战斗部2.扩大打击范围(1)增大武器射程(2)填补火力空白3.提高突防能力(1)采用隐身技术(2)提高飞行速度(3)调整飞行弹道、增加隐蔽措施4.改善通用程度第五章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供防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条件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1.交战双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2—5不要求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重点【吐血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3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