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
教学课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1物态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4、了解三种物态具有不同特征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3、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2、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教学难点: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简述本节课我设计用三个环节来完成。1.物质存在的状态。2.物态变化。3.用微观模型解释物态特征及物态变化的原因。最后,练习巩固§1-1物态一、物质存在的状态情景1:观看影片。对冰加热,熔化成水,再汽化成水蒸气。问题:冰去哪了?水又去哪了?气从哪来?引出: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三种不同的状态存在。进一步引出:物质三种状态的名称(固态、液态、气态)。过渡:物理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我们学习物理就从区分物质的状态开始。情景2:物体分类(学生活动)。出示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分别回答其状态。观察分好类的三堆物体,思考其共同点与不同点。引出:固、液、气的不同特征。并填写固、液、气特征表。固、液、气特征表状态形状体积固态一定形状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二、物态变化情景3:再次观看影片《水的变化》。问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总保持不变吗?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水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引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温度变化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条件。三、用微观模型解释物态特征及物态变化的原因。设问:为什么同种物质会有不同的状态呢?情景4:观看图片物质的微观模型。四、练习。布置作业:P41~2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1-1物态一、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一定形状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二、物态变化三、用微观模型解释物态特征及物态变化的原因。教学反思:教学课题:§1-2温度的测量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成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4、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5、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测量温度,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4、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上方法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2、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教学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应用——温度计的刻度方法教具:实验室用液体温度计(25支)、演示温度计1个、(学生自带)体温计、烧杯三个、冷水、热水、温水、多媒体幻灯片文件或图片教学过程:§1-2温度的测量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体会总结出温度的物理意义体现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进行体验式学习,帮助理解和加深记忆此观察体验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此观察阅读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自学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类比学习法此观察、阅读和讨论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相互交流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验习惯和能力以及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培养自学能力(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汇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开水和烧红的铁块烫的程度不同,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能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二)进行新课1.温度的物理意义让学生叙述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并引导学生从衣、食、住等方面分析温度跟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介绍或让学生列举一些与温度有关的环境问题.2.温度的测量学生小实验:凭感觉判断温度.取冷、温、热三杯水,为保证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杯水的温差要合适.冷水与热水温差要大一些,冷水越冷越好,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温水的温度应接近冷水.做实验时,学生先分别将左、右手食指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然后分先后逐个把食指放入温水中,并叙述自己的感觉.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仅靠感官的直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准确的.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借助测量工具——温度计.3.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种类介绍实验用温度计、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或用多媒体视频材料或图片展示各类温度计.(2)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实验台上的温度计的构造并叙述温度计由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和下端的玻璃泡组成,璃泡和细管内有红色(或银白色)的液体.学生小实验:让学生用手握住玻璃泡,观察泡内液体受热膨胀,玻璃管内液面高度上升,说明此时温度值增加.把手松开,观察到液面高度下降,说明此时泡内液体遇冷收缩,温度值降低.引导学生得出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3)温度计的单位和使用方法①摄氏温度让学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找到字母C,告诉学生字母C表示采用摄氏温度,摄氏度的符号为,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记作1℃.用计算机幻灯片或展示图片练习零上、零下等温度值的读写和温差的计算,强调摄氏度这几个字不能分开读.如37℃读成摄氏37度是不对的.让学生自学热力学温度及其和摄氏温度的关系.(也可放到最后一个环节或留为课后自学作业)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学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类比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引导学生得出使用温度计不仅要认清它的单位,更要认清它的三要素: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通过观察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这三种液体温度计,引导学生区分它们的测温液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并引导学生叙述出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构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关于体温计的内容如果课时不够可以设计为学生探究活动课外进行.通过阅读教材第7、8页和讨论教材第8页练习1、2题,引导学生得出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及步骤:(教师要适当引导和提示)估:就是对所测液体的温度进行估测,其要领是先看后摸,切不可将手冒失地插入被测液体中.选:根据估测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例如测开水的温度选择实验用—20℃—104的温度计可以了,测室内温度选择寒暑计可.放:将温度计放人被测液体中时,要使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取:读数并记录数据后才能取出温度计.4.学生实验要求:练习估测温度、正确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水温以及用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强调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要爱护仪器,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实验报告并根据实验报告单上的步骤完成实验;(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情况决定让学生自己设计或教师直接给出实验报告单)实验结束后要小心地整理好实验器材,汇报实验结果并小结自己的感受;实验条件有困难的可以选用多媒体演示温度构造、原理和用法的视频材料5.热力学温度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的科学窗,使学生了解到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以及它的单位、符号以及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字母).(三)小结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必须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要先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记住摄氏温度的规定,学会按照“估、选、放、读、取”的步骤测量温度.2.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应注意测量时不可长时间等待,只要温度计示数基本稳定就可读数,否则温度将继续下降.3.体温计的构造比较特殊,使用时要注意先甩后测.用一些词汇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体会温度是一个能准确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讨论、举例布置作业:P81~3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1-2温度的测量一、温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温度的测量:温度计的种类;实验室温度计:(1)观察构造;(2)工作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3)单位:摄氏温度t——摄氏度(℃),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摄氏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叫1摄氏度,记作1℃.(4)使用方法:估、选、放、读、取.体温计(1)构造:水银泡上有一细小缩口;(2)使用方法:先甩后测测温实验:(1)测烫、热和温水的温度(分工完成或分组完成);(2)测自己的体温.教学反思:教学课题:§1-3熔化和凝固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难点:同上教具: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教学过程:§1-3熔化和凝固(一)新课引入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动画展示:正在喷发的火山。(让学生用以上的结论分析火山喷发的现象)引出问题: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本课设计中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大量的生活物理,从这些感性素材中概括出物理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二)进行新课第一部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7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