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十一五现代农业园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十一·五”现代农业园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园区发展的现实基础(一)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地位确立现代农业园是省计委和省建委2000年批准立项的“万亩农业示范园”,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批准的“全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农业园区”。2001年省科技厅确定为首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已批准为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同年,湖南省农村工作部和省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批准为“湖南省格林西农科教中心”。目前,现代农业园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2005年7月,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园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建设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样板,力争用10年时间建设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农业新城,现代农业园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思路进一步清晰。(二)区位基础设施日益改善2000年中国农业大学和湖南省农林勘察规划设计总院对园区进行了规划设计。2003年,浏东高等级公路全面拉通,园区与浏阳城区的直接距离,仅为22公里,园区对外的联系与交往更为便捷。从建园至今,园区共投入建设资金1.58亿余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9800多万元,完成了精品园3600亩土地的征收与拆迁工作,综合服务大楼、科研培训信息办公大楼、60002㎡钢架大棚、1500㎡玻璃温室、20000㎡连栋塑料大棚以及阳光广场、排污管道、宽带网等工程。水电设施已经配套,日处理污水能力2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之中。(三)招商引资初见成效,特色产业逐步开发,产业聚集逐步显现目前,入园企业14家。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工业化企业9家,高科技农业种养企业4家,生态农业观光休闲1家。园区逐渐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支柱和特色、高科技农业种养为示范样板的产业聚集带。同时,完成了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16.7公顷的浏阳市森林生态观光园和香湖垂钓基地。提升了园区文化品位,实现了优质种苗育繁、观光与休闲娱乐一体化。通过软、硬两级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先后引进了投资过2000万元的黄姜皂素提取、晶爱果蔬加工、鸿安康利兽药GMP改造、强鑫塑业和金兴木业5家企业,并引进了首家投资过亿元的来运集团企业。至2005年底这6家规模企业将建成投产。二、发展环境分析(一)国家政策有利于园区的稳定发展一是国家2001年明确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和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示范建设”,现代农业园正是属于国家政策扶持的对象。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二是农业政策的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指出要在3继续实施农民增收政策的同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5月份,农业部又提出要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区,实行区域化布局,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2005年国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7月份,长沙市人民政府颁发了长政发〔2005〕32号《关于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见》的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支持、税收扶持、收费优惠和用地优先等扶持政策。(二)浏阳农业已具备产业化基础浏阳农业经济结构已形成八个农业主导产业(优质稻、畜禽水产品养殖、中药材、良种茶、水果、楠竹、油茶、蔬菜等基地)具有明显的山区特色和区域经济开发格局。农产品加工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增大,产品加工和开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些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等有效探索形式,为农业产业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园区具备了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条件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是园区发展定位已由原来的培育示范向农产品加工方向转变;二是市域内农产品加工由原来的散、小、差开始向园区聚集,打造产业集聚时期已经到来;三是以古港、沿溪两镇为社会依托和生活保障基地的平台基本形成;四是园区已成为了辐射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地位;五是园区已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和成长期。(四)园区发展制约因素4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建设资金紧张。园区基础建设任务大,要求高,财政投入有限;二是缺乏发展过程中急需的各类高科技、实用型人才;三是入园企业的增多与园区土地可用面积逐步减少的矛盾日渐显现,土地成为了园区发展中新的障碍。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信息为手段、以资源为基础,建设“四区一中心”,深挖园区自身优势和特色农业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专、新、特、精加工业和流通产业,走农业产业工业化发展之路。确立连接基地与市场,原材料和加工的农业产业化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园区“加工、集散、示范、辐射”作用和管理服务职能,逐步辐射到全市各个乡镇和邻近县市,带动农民致富。优化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统筹农业自然协调发展,努力将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农业工业化基地、农村城镇化样板。逐步打造园区远期规划面积10km2的高科技农业现代化新城,使我园成为省乃至国家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二)基本原则1、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原则;2、农产品加工聚集发展原则;3、高科技与绿色产品相结合原则;4、产业发展与辐射带动相结合原则。5(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末,园区建设面积达5km2以上,完成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为逐步打造园区远期规划面积10km2的高科技农业现代化新城打下坚实的基础。1、基础设施建设①交通形成覆盖5平方公里的园区道路网络。主干道:浏东高等级公路园区段、广宇路、梅园路、车湾路及观光园经金瑞公司至永和镇道路共5条,宽度20米。次干道:各项目区之间联系通道,宽度12米,采取自由式网络布置。主、次干道均为水泥路面,为东连沿溪直至大围山、西连古港直至浏阳城区、南连永和,北连三口的大东区的交通和流通枢纽。②供水满足园区日益增长的企业用水需要。园区生活用水按卫生防疫要求取现有地下井水,工业及其他用水经地下管道从梅田水库引入,建成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③电力建设11万伏的输变电站,由古港变电站接进。④信息网络建立园区计算机区域网。实现有线通讯、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三通”和各区域、各部门、各企业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建成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多层次,开放式智能型的信息管理和办公决策服务系统。62、产业发展到“十一·五”末期共引进入园企业50-70家,实现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亿元,创税收1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创税收8000万元。在产业结构比例上,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产业占园区产业的75%,种养业占15%,其他产业占10%。3、品牌培育突出农业园绿色、生态和无公害特点。到“十一·五”末期打造国内著名商标3个以上,省市知名品牌7个以上。4、环境保护建成日处理2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他园区企业污水排放的问题,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园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产业空间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宏观指导、综合配套、因地制宜、产业分区、相对集中管理原则进行产业规划布局,建设“四区一中心”。(一)农产品专、新、特、精加工区规划面积285公顷,该区位于园区南部,以粮油精深加工、果蔬加工、林产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兽药加工为主体。根据园区实际,重点发展以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1、粮油精深加工。发展以稻谷为主的粮食加工和以油菜籽、茶籽为主的油料加工。开发精米加工新技术,开发粮油功能食品和营养方便食品。2、果蔬加工。开发果蔬脆片等时尚食品、干鲜果品加工及7果汁、果酒的精深加工;积极发展绿色蔬菜、脱水菜、风味菜、速冻菜。3、林产品加工。发展人造板、竹木地板、家俱制造和林化产品等。4、禽畜产品加工。发展猪、牛、羊、鸡、鸭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低温制品、生物发酵制品、速冷肉制品、真空冷冻干燥肉制品及配套产业。5、兽药加工。充分利用我市中药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兽药GMP生产项目。(二)优质种子种苗区规划面积48公顷,该区位于园区东部。以科研、培训、信息与技术服务、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开发、新品种试验和种子种苗繁育等为主。与各科研、大专院校合作,建立实验区,引进、筛选适于本地区栽培的优良新种类和新品种;建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1号、6号等制种区,繁育优良品种,建立大面积推广示范区;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区和生产示范区。最终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育繁推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三)高效种植区规划面积101公顷,该区位于园区东北部。以高档果品生产、高档反季节瓜果生产、无公害精品蔬菜生产为主。1、高档反季节瓜果生产:引进高档瓜果新品种。采用反季节栽培,全部为镀锌管大棚,二层保温幕。以现有地下水为水源,配合压力罐,自动滴灌。82、无公害精品蔬菜生产:引进各种适于本地栽培的新特蔬菜,建立露地、大棚栽培示范区,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及相应的配套生产技术推广和示范。3、高档果品生产:引进高档优质的水果新品种,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高产生态果园,生产适销的品质优、成本低的高档果品。示范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创绿色、无公害品牌。(四)特色禽畜养殖区规划面积42公顷,该区位于园区西南部。主要发展黑山羊、奶牛、肉牛等市场销路好的草食家畜养殖场,并引进特种禽畜进行立体养殖。1、黑山羊扩繁场:引进纯种羊进行扩繁生产;2、奶牛、肉牛生产示范场:引进优良奶牛、肉牛品种,进行乳品生产、牛肉系列制品生产;3、特种禽畜繁育和立体养殖示范场:引进特种禽畜进行立体养殖示范。在高效种植和特色禽畜养殖区中,加强各类花卉、草坪、盆景、新材料的开发和珍稀野生动物驯养,开辟珍禽、珍稀动物活动场所,使高效种植区和特色禽畜养殖区兼具绿色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功能,建成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区。(五)科技、培训、信息、管理中心占地面积20公顷,该区位于园区中心区。主要包括科研、培训管理中心、格林宾馆以及信息服务中心,主要从事高新农业技术的创新、科技开发、高新技术、培训和推广以及经济科9技信息搜集处理和使用,对外发布园区信息等。1、建立园区计算机区域网,实现园区内计算机网络互连。2、建立科研培训中心,创立高新技术开发培训。3、建立开放智能型信息管理和办公决策系统。五、保障措施(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生产模式上,实行土地集约化、产销一体化与生产标准化,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农民致富。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农业园区独立的财税体制。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立考核评价、管理使用和激励保障措施,注重多层次管理机制。在投入机制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在一方面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增加投入的同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如股田制等,吸引更多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投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灵活机制。(二)强化园区招商,为园区企业高质量自主增长增加能量营造优越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唯一选择。一是盘活土地资源,突破用地瓶颈。想尽办法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用地难题。对闲置二年以上的土地一律依法收回;对没有开发建设能力的企业用地要调整,按原价加息收回;对改变用地用途擅自转让,甚至与别人假合作真转让的要依法收回;优先保障大企业、大项目的用地,清理淘汰先期入园的效益低、污染重、能耗高的落后企业,实行腾笼换鸟。二是突出企业招10商,以商招商。联系鼓励发展好的企业以商招商,达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来一串的良好效果。三是创优服务质量。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园区管委会为企业直接服务,对园区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各部门对企业的各项政策要求,收费管理不得直接进入园区企业检查、罚款,必须先与园区衔接,让企业安心生产。充分利用省、市及园区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以最优化的投资环境,最优惠的招商政策,最一流的企业服务达到共引进入园企业50-70家,实现入园企业投
本文标题:十一五现代农业园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