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发达的古代农业_必修二_第一课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历史必修②第一单元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采集文明1.起源距今10000年左右,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东亚地区农业产生南稻北粟粟麦豆(菽)麻稻桑黍稷2、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耜耕”或“石器锄耕”铁犁牛耕青铜农具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耒耜发明,但缺乏施肥、灌溉,仍需迁徙;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已懂得灌溉、除草、沤肥、治虫等技术,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开始走向定居。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力的发展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土•水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修建灌溉工具的改进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你认为该从那几个方面去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时期工具名称特点春秋战国西汉隋唐铁犁耦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二牛抬杠)耧车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曲辕犁可调节犁耕的深浅1、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耕犁技术的完善(铁农具是主要农具)(一)、解决土的问题2.耕作技术的进步垄作法(春秋战国)3.熟制的增加两汉一年一熟宋代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制→代田法(西汉)→耕耙耱(魏晋南北朝)铁犁铧冠(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汉代的犁和犁壁西汉时期的耦犁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形象图)西汉时期的耦犁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形象图)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也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管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唐朝的曲辕犁代田法我国现在的边远地区仍使用的耕耙耱技术(二)、解决水的问题1.水利工程的兴修战国秦国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白渠、龙首渠。汉代尤其是汉武帝的主要功绩之一是开发了广大的西北地区。当时把移民实边和修渠屯田作为抗击匈奴侵扰的组成部分,这时西北地区成为仅次于关中的水利重点地区,水利工程技术也大大提高。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坎儿井也创始于西汉。新疆坎儿井: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吐鲁番坎儿井。2.灌溉工具的改进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清的风力水车曹魏的翻车•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集体耕作个体农耕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变化原因:农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2)时间: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1)原因: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家庭为单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封建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1、分散性:小农户个体经营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积极性也比较高•小农经济的狭小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封闭性落后性中国的传统农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弱,发展缓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外交方面:闭关锁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含蓄、保守的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科学技术发展缓慢拓展视野,史观解读•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本文标题:发达的古代农业_必修二_第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