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中国史部分)
初三历史中考资料第1页共16页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中国史部分)【古代史部分】※1、史前时代①元谋人的遗迹在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②北京人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能使用天然火。③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华夏之祖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打败蚩尤,从此组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被尊为“人文之祖”。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水,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相传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3、夏、商、西周①夏、商、西周三代更替: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国国君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西边渭水流域的走过国君周武王趁机联合西方、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大战中,商军倒戈,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叫作“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②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4、春秋、战国的纷争①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第一个霸主)、晋文公(中原霸主)、楚庄王(中原霸主)。②战国七雄是燕、赵、魏、韩、楚、齐、秦(按地图从北到南,由东到西)③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的商鞅变法主要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历史作用: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5、先秦时期的文化①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思想。他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要养成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②百家争鸣:(见下表)主要派别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及代表作初三历史中考资料第2页共16页※6、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史实: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工;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秦的统一(1)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2)秦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秦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8、评价汉武帝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时,实现了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9、张骞通西域的史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10、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一条横穿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姓名时期墨家创始人:墨子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儒家孟子战国时期他看到战争的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他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道家庄子战国时期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法家韩非战国末期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兵家鼻祖:孙武春秋晚期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初三历史中考资料第3页共16页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11、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里,号称万里长城。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12、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1)人口南迁: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内迁各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2)江南的开发: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1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的“蔡侯纸”这种纸平整光滑,又薄又软,成本低廉,便于书写。(2)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被誉为世界文明之母。北宋时期,毕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大约200年后,这一技术传到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起到推动作用。(3)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时期,人们创造了适用于航海的指南针,把航海事业推向了新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最为先进。(4)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因为火药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唐朝末年,被广泛应用到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技术有了更大的改进。后来火药的制造方法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意义:四大发明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14、司马迁是西汉的汉武帝史官。司马迁写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创立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15、北魏孝文帝改革⑴根本目的是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⑵背景: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⑶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禁止贪污;②经济上,分配土地给农民(即实行均田制),农民交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兵役。③(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控制),迁都洛阳(494年),实行汉化政策,如鲜卑贵族采用汉姓、穿汉服、学说汉话,同汉人通婚等等。⑷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初三历史中考资料第4页共16页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16、三国时代的刘徽,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圆术”)。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17、北朝的农学家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这书总结我国北方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18、大运河①605年,隋汤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长4000多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从北到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搪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地开凿,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隋炀帝时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19、科举制度:隋文帝杨坚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科举制度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
本文标题: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中国史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4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