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语文试卷2011.1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A.妖娆(ráo)狡黠(jié)恻隐(cè)断壁残恒(yuán)B.睿智(ruì)罔然(wnɡ)深邃(suì)恪尽职守(ɡè)C.刹那(chà)亵渎(dú)陨落(yǔn)怒不可遏(è)D.贮立(zhù)胆怯(qiè)拮据(jù)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A.轻而易举举世闻名B.名列前茅莫名其妙C.言行相顾各行其是D.因小失大流离失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A.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摘句的方法去阅读。B.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人民搜索”网站总裁当之无愧。C.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其被水覆盖的场地、“悬空人拼图”表演和流光溢彩的烟花,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D.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抗震加固”,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看到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大家搬迁的劳累顿时化为乌有。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修改:在“食物”前增加“因为”。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修改:删去“取得的”。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①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个字都不肯放松的严谨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④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A.《使至塞上》王维唐代B.《望江南》李清照宋代C.《范进中举》吴敬梓清朝D.《谈读书》培根英国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2)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诗人辛弃疾心中常常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他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说“,”。8.名著阅读(3分)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聚义梁山的故事,鲜明地表现了“①”的主题,被称作“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②(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③的性格……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引起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交通拥堵”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某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信息。(要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3分)【材料一】京华时报讯市委书记刘淇11月30日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了本市(北京)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本市要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材料二】新浪微博网友留言:“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如果你从团结湖路口穿过长虹桥到工体西路,短短三公里,你可以打开《三国演义》,从桃园三结义看到关羽走麦城,车都到不了。恍惚间,以为长虹桥变成长坂坡,堵满了曹魏八十万大军。”主要信息:__10.交管部门为前往调查的同学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这些材料推断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2分)【材料一】北京市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表统计日期4月11日9月12日10月11日11月28日机动车保有量(万辆)421451.5457.1469【材料二】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是: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公众认可的大型医院、知名学校、以及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大多坐落于此。整个城市就像一张饼,中心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每天早晚人们涌进、涌出,如果能在一个中心外多几个中心,可能拥堵问题会得到缓解。原因一:①原因二:_②_11.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出其他国家和城市治“堵”的有益经验。(3分)【材料一】在城市设计上,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55个小区。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这就大大降低了市民在城市内出行的频率,从而使得新加坡交通秩序井井有条。【材料二】上个世纪60年代,东京也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东京市政府下决心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今的东京已经被一张由城市轻轨和地铁所组成的大型轨道交通网所覆盖,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除此之外,东京对车主的用车也进行了系列限制,大公司一般不给员工提供停车位、东京市区动辄200元人民币一小时左右的停车费,也让普通工薪阶层主动放弃了开车进城。材料一:_①_材料二:_②_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第12~15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B.且秦灭韩亡魏今亡亦死C.秦王色挠月色入户D.徒以有先生也不以疾也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请广于君____(2)长跪而谢之__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1)故不错意也翻译:____(2)此庸夫之怒也翻译:___15.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提到“伐无道,诛暴秦”。请阅读上文,概括说出哪些内容表现了秦王的“无道”?(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汽笛·布鞋·红腰带》,完成第16~18题。(11分)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一个年过五十的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平生听到第一声火车汽笛时的情景。②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年三十晚上,母亲叮嘱他天明起来换新衣新裤时系上那根红腰带,他那时只是感到新奇,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将从明天早晨开始……③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他是同学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④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⑤他和同学们谁也没出过远门,一路说说笑笑叽叽嘎嘎,激动不已。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走着走着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淌着血,他穿的是一双早已磨薄了鞋底的旧布鞋。他心情坏了,步子也慢了,他看见杜老师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叫他,他流下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⑥他已经看不见杜老师率领着的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从路边的杨树上采下一把树叶塞进鞋窝儿,走不出十几米就结束了短暂的美好和幼稚。他又从书包里摸出擦脸用的布巾,用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到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他看见一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似乎有一股无形的神力从生命的那个象征部位腾起,穿过勒着红腰带的腹部冲进胸膛又冲上脑顶,一切朦胧的或明晰的感觉凝结成一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堪睹的脚后跟。⑨在他正好勒上第二条红腰带开始第三轮十二年的时候,他所钟情的文学在刚刚发出处女作便夭折了,家庭的灾难也接踵而至,很快便觉得进入绝境而看不出任何希望,给他力量的便是他曾经听到的发自生命内部的那一声汽笛的鸣叫……⑩在他勒上第三条红腰带开始生命年轮的第四个十二年的时候,又遭遇到一次重大的挫折。他曾想告别文学,重新做一名乡村教师。在那个人生重大抉择的重要关头,他不仅又一次听到了那声汽笛,而且想到了那双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跟的布鞋。有什么可畏惧的呢?⑪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已过“知天命”之年,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有改动)16.文中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请你阅读⑤~⑧段,填写表格。(4分)“他”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激动①②鞋磨破了,又怕人知道崩溃③④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17.文中多次提到“汽笛”,请结合第⑨~⑩段,说说你对“汽笛”具体含义的理解。(3分)18.第⑧段画线句对“他”的描写非常富有表现力,请你作简要赏析。(不少于80字)(4分)(二)阅读《人口与生态脚印》,完成第19~21题。(6分)人口与生态脚印①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90到100亿。2008年7月,世界人口基金会发表了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世界人口6712080198人,且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0亿。于是有人问,人口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②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
本文标题: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5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