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中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岳阳市教科院胡干宝一、中小学课程(一)新课程的含义•课程是为实现国家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教科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包括三个部分(二)我国课程标准的演变过程1.建国前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1903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定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课程。•民国时期,1912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以后在1920年、1932年、1948年等多次制定并修改了《中小学课程标准》。2.建国以后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建国以后,我国曾9次修订教学大纲。•1950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1953年,《中小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63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试用);•2001年,《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年,《全日制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中意义较大的有六次。•第一次是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暂行标准》,这是解放后第一部教学大纲;•第二次是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纠正了1952年、1953年两个大纲中片面学习苏联的情况,结合我国实际而制定的,比较切实可行的一个大纲。•第三次是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经过十年文革动乱后,在总结我国教改经验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制定的。•第四次是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该大纲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制定的。•第五次是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标准》是为贯彻中央、国务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纲要》的文件精神制定的。•第六次是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而制定颁布的。(三)课程标准的作用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教与学的桥梁和中介。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作了明确规定,编写教材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行编写。2.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学科的意义、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教学理念都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对教学内容作了规定,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和建议,教师教学时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进行教学。3.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作为学期、学段或学年的成绩考查都属于达标考试。中考、高考虽然是选拔考试,但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这样才能考查出学生通过学习的真实效果,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程序,促进教学改革。4.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统一要求和具体内容的指令性文件,教师有了课标教学有目标、有方向、有措施地组织教学,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毫无疑问,教学评价也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课堂教学的概念及其各因素的意义•课堂教学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育手段,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实施的有效的教学活动。1.课堂教学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课堂教学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总目标:(1)获得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生活体验(2)增强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科学态度:了解的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态度。具体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思考目标:•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段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数学思考问题解决3.课堂教学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1)实现学生两全发展的教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处理好数学教育的几个关系结果与过程、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3)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只是组织者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建立多元、多样的评价体系①数学学习评价的含义:数学学习评价是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按一定计划采取特定的方式收集和获得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作出结论的过程。②数学学习评价的功能:一是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适时进行调控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③评价目标多元和评价方法多样:评价目标要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点,通过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产生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的方法针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5)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学之间是一种“自然天成”的关系。一是要合理运用,注重实效;二是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三是要致力于改进教与学的方式。4.课堂教学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1)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①课堂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②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高度统一;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①激发学生的兴趣;②引发数学思考;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数学课堂中学生的状况①学生学习状况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②学生学习方式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③学生学习过程应当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4)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①处理好教师主导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关系;②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启发式和因材施教;③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二)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学准备是指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1.学生状况分析•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学生学习中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行分析。•2.教材教法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科中所占的比例、对今后学习的作用);•(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3)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色;•(4)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3.教学目标的制定•(1)教学目标要明确、全面•明确: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全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目标要具体、可行•具体:各项要求都应写明•可行:具有操作性(目标与教学要达成一致)•(3)教学课件的制作•(4)教学方案的编写(三)课堂教学的过程•1.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和大量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方式。•(1)《数学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构建模型→求解验证①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应用课计算课认识课(概念课)从内容上来分观察思考型创造构建型从形式上来分未来的问题情境现实的问题情境从时空上来分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标》的硬性要求,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依据,问题情境既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以由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要求学生自主创设。②把握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学生探究的方法两个转变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教学角色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改任务)、、()、(•学生自主探究是实现学生学习转变方式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与学生自主探究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问题情境学生无法进行探究,没有探究空间,就是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也无法进行探究。学生自主探究的成败不仅决定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坏,而且也决定在学生探究的时空上。学生自主探究实际上就是针对特定现实问题或具体实物对象进行数学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步骤可用框图表示:观察实际情境发现提出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成为可用结果检验合乎实际不合乎实际修改上述建模步骤中最重要的是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步。这些步骤反映的是一个相对严格的数学建模过程。③提供一个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没有创新,学生思维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实践,学生所探究的知识无法得到应用。因此,创新和实践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数学自身的本质要求。应用知识时创新获取知识中创新创新新旧知识间联系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本堂课知识训练实践④构建一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课程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渠道,是让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主要方式。合作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过程性评价功能教师直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过程性评价方法⑤注重一个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习数学的工具,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是数学刻画事物变化规律的本质客观要求,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然要求。•(2)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模式•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非常模式:0+45•这是针对教师难以把握好“讲多”、“讲少”的分寸,为遏制和矫正教师的“讲”而出台的一项改革举措。0+45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是“0”,课堂45分钟全部还级学生。•0+45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以讲带学”、“被动接受”以及对教师的过分依赖,逼迫教师从教学中彻底退出,只扮演学生学习的“幕后”推手;但又要求教师不讲,还必须保证教学成绩不得下滑,就客观地促使教师要“独辟蹊径”,研究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生也从传统课堂对教师的被动依赖者,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从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课程与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0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