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公园网络结构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
开题报告研究生选题报告题目:城市公园系统网络化的生态廊道研究学号M200972753姓名陈福妹指导教师戴菲副教授所在院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风景园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开题报告1课题来源该选题是戴菲副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园系统网络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国家“两型社会”新特区为例)子课题之一。2研究背景将城市中孤立分散的公园绿地连接而组成网络系统,可以极大强化其游憩、景观、防灾、特别是生态环境的功能,其效应远远大于将所有分散的公园绿地数量上地简单相加。我国在受苏联影响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中,尽管以点、线、面的组合方式构筑城市绿地系统,但是线的要素往往由于作为防护绿地的隔离带、作为附属绿地的道路绿地等构成。它们不属于公园绿地范畴,无法满足市民对公园网络化的使用要求,所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系统网络结构。鉴于公园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等多重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公园系统网络规划运动。我国城市近年来也出现了以滨水地带更新、古城墙保护、轨道线改造等不同形式的带状公园建设,为公园系统网络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目前多是对单个项目的生态廊道构建进行开发建设,而覆盖全市或地区的公园网络专项规划和长期系统的网络实施建设尚处于空白领域。我国数十年的城市化建设高潮,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国家对城乡规划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背景下,本选题具有应用于实践前沿的现实意义。3相关研究现状3.1国外研究现状公园网络(Parkconnectornetwork)作为绿地景观的一种形式,不仅具有久远的发展历程,也具有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现代的公园网络化始于19世纪60年代,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奥姆斯特德(Olmsted)规划了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城市公园系统。此后的20世纪上半叶,景观领域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以“公园道路”运动为特点的公园系统网络化进程。纵观公园系统网络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代公园网络的发展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公园网络建设强调景观功能,包括景观轴线、林荫道、公园道路等形式,通过公园网络连接城市空间。(2)第二代公园网络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公园网络建设强化了游憩功能,通过休闲性的散步道、绿道和现状公园等连接河道、溪流、山系、铁路和其它现状廊道,纳入城市绿地系统。在很多这些公园网络绿地中有个共同的特征:人车分离。(3)第三代公园网络的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体现了网络结构的多功能特性。除了城市的美观和游憩功能之外,更加入了生态环境的功能。如用作生物的栖息地和迁徙廊道,防止洪水侵害,保护河道水质,提供户外环境教育场所等等。公园系统网络化建设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公园网络研究近二十年成为了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持续热点问题。美国著名的风景园林规划师法布士(Fabos)等人对推动全球公园网络规划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的倡导下,国家著名权威期刊《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先后以绿道为专题出版了3本特辑。自1992年在美国召开第一次关于公园网络规划会议以来,意大利、法国、葡萄牙等国先后组织了相关主题的国际研讨会。2002年欧洲风景园林教育联合会召开,近半年的学者议题讨论公园绿地网络及其相关的规划问题。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开题报告会(IFLA)于2001年在新加坡召开第38届大会,其两个主题报告及15位学者的研究报告讨论公园网络或与其相关的议题。国际学术界对公园网络研究的持续热点关注是当前该专业领域其他研究方向所难以比拟的,既有的国际研究成果涉及公园网络的概念、分类、功能评价、规划建设等多个方面。在环境功能方面,现有研究将公园网络对粉尘和噪声减缓作用定量化,而对公园网络的生态价值尚缺乏深入研究。3.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在公园网络研究的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对现代公园系统网络规划的研究尚少。其中刘滨谊和贾俊分别对美国和英国所开展的公园网络规划进行了报道。谭少华等对公园网络规划研究及其进展做了纲要式的分析和研究,包括解释概念和术语,分析其发展,归纳其特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周年兴等对公园绿地网络的意义及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城市公园,前面学者做过许多的研究,笔者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查询以及书籍的阅读,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的研究:城市发展方面、绿地系统方面、景观设计(美学)方面、景观生态学方面、休闲游憩方面,城市社会学方面,其内容涵盖城市公园的发展,演化、功能变迁、景观格局分析、分类、规划设计、景观环境心理、生态、休闲游憩行为等多方面的研究。我国对于城市公园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城市公园体系和公园系统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研究公园系统网络或公园网络的文章在国内几乎没有。同时,以生态廊道和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进行的检索可以发现成果多与生态学相结合,关于生态建设的成果基本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将生态廊道的构建与规划相结合方面的很少,如(表1-1)所示。表(1-1)相关关键词在网站上的搜索结果(1979-2010)关键词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城市公园122774250(博士11)城市公园体系003(博士0)城市公园系统4647(博士1)公园系统网络000公园网络400绿道生态廊道(城市生态廊道)1434753119112(博士1)48(博士2)2合计189598320开题报告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1研究目的(1)总结国外城市公园系统网络规划的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及规划实践,探讨进行公园系统网络生态廊道建设必要性和可能途径。(2)收集并掌握当前国内外城市公园系统网络中生态廊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3)为构建基于大环境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4)国内目前对于城市公园系统网络的生态环境功能缺乏完整、系统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探索引起对该领域问题更多的关注。(5)通该课题的研究,将完善现存对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认识,补充公园系统网络规划的生态价值研究。4.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①公园系统网络规划是目前风景园林、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它的环境生态学意义是推动其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重点探索公园网络结构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②城市公园网络中生态廊道的理论体系,将对未来城市公园系统网络规划构建和绿地系统规划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2)实践意义在城市建设方面,公园系统网络化中的生态廊道建设研究可以正确引导人们如何正确的保护和创造城市中的自然景观,使人们更多的重视重新构建多种优美的自然景观,营造恬适悠闲的环境,反映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积淀。5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1)廊道廊道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种绿化带、林荫带等都属于廊道。(2)生态廊道FereneJordan(2000)认为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是能够连接斑块《即小生境、跳板)并且能够使特定物种在斑块间迁移的地区。它们能够将当地的小种群连接起来,增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降低种群的灭绝的风险。(3)绿道绿道:我国国务院于200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05年,全国的高速公路、60%的现有铁路、国道、省道、河渠、堤坝全面绿化。到2010年,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绿色通道与生态环境、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人们对绿色通道规划的重视推动了城市带状公园的发展。绿色通道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规划层面,必须同时落实到具体的场所层次。绿色开题报告通道在国外从地方层次上讲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或绿带的条状或线型公园(刘滨谊,2001)。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绿地系统水平可以把城市带状公园理解为具有公园性质的城市绿色通道。绿道在空间形态上呈线状或带状分布,所以绿道是城市公园网络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4)城市生态廊道城市生态廊道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城市生态廊道不仅仅是道路、河流或绿带系统,从空间结构上看,更主要的是指由纵横交错的廊道和生态斑块有机构建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使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空间格局具有整体性,系统内部高度关联性。(5)网络网络在景观生态学中,是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概念,在3种景观结构单元:缀块、廊道和基底中,廊道的相互叠加形成网络。网络的功能与廊道相似,但与基底的作用更加广泛和密切,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物种能通过它的连接进行更广泛的运动,还在于它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网络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特点,如廊道密度(单位面积的廊道数量)、网络连接度(廊道相互之间的连接程度)以及网络闭合性(即网络中廊道形成闭合回路的程度)等。城市公园体系网络规划是指强调城市公园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的一种规划。城市公园体系网络包括城市公园以及公园之间的联系通道。(6)绿地生态网络绿地生态网络是由具有生态意义的保护地斑块和生态廊道所组成的城市基本生态设施。它以绿色开放空间为基础,在景观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景观整体性恢复,具有生态、美学、经济等多种功能。(7)公园网络系统本文所指的城市公园系统网络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种类型城市公园(包括各类公园绿地、各类公共休闲绿地、各种对公众开放的社区、团体、单位等的游憩绿地以及各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所组成,通过各种景观道路(河道、以及非交通主导的连接城市公园的公园路、林荫道等)相联系,以土地、水或绿色植物为主要存在的,以休闲游憩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同时又兼顾形象展示、科教健身、文化艺术、防灾避难等多项功能,与城市社会环境融合在一起的城市绿色公共开放空间系统。6研究方法6.1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文献调查收集与公园网络化及生态廊道研究相关领域的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现有理论。6.2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与公园网络的生态廊道建设的相关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6.3实地调研法针对研究范围,进行自然、人文等各方面的实地调查。以拍摄现场照片为主,收集第一手资料。实地观察和测量植栽设计、护岸设计等不同环境要素在公园网络生态廊道中起到的作用。开题报告7研究的主要内容公园系统网络有生态环境、游憩、景观、防灾等四大重要功能。本文重点研究生态环境功能,特别是其对于促进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价值。研究主要探讨公园网络的生态廊道价值,论文在研究城市公园网络系统中生态廊道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及特征,并依据功能不同对城市生态廊道进行了分类。最后对武汉市进行实例分析,对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并对武汉市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做出了展望。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明确公园系统网络及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特征,探讨公园系统网络中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发展历程;(2)探讨城市生态廊道功能、分类及其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承担的角色及功能;(3)研究国内外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方法和设计要点、总结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基本结构模式;(4)提出武汉市公园系统网络中生态廊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出展望。8研究提纲与框架8.1研究提纲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1.2.2.1理论研究意义1.2.2.2实际应用价值1.3研究的内容与框架1.3.1研究的内容1.3.2研究的框架1.4研究思路与方法1.4.1研究思路1.4.2研究方法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2.1国外公园系统网络中生态廊道理论发展历程2.2国内公园系统网络中生态廊道理论发展历程2.3本章小结3公园系统网络与城市生态廊道3.1公园系统网络相关概念辨析开题报告3.2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分类3.3城市生态廊道的结构特
本文标题:公园网络结构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0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