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案
16、《云南的歌会》学案设计:公维桂审核:李因娥教师寄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2、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3、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重难点:赏析品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二、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迤.()西譬.()喻糯.()米蹲.()踞忌讳.()酬.()和铁箍.()熹.()微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譬喻:打比方。忌讳:忌怕而隐避。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淳朴:诚实朴素。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感知歌会: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2、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四人小组讨论)3、赏歌会:(1)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2)文章虽是为云南的歌会而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云南的人、云南的景、云南的情,这样写,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四、精读课文,局部研讨。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三种歌会中人物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人物描写时的哪些启示呢?3.请学生在文中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并分析在这里景色的美丽,鸟的婉转啼叫和人的美丽,歌的优美如何交融在一起的?4.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五、拓展延伸。1.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同样是描写外貌,却能有不同的写法呦。分组讨论,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①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2、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吗?六、课堂小结收获:疑问:七、达标测试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即物起兴.()龙吟凤哕.()招lái顾客()合zhé押韵()2、填空。(3分)(1)《云南的歌会》是从《》一文中节选出来的,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歌会场面。作者是现代作家,他的小说名篇有《》等。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5分)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A(引用经典著作作为论证的依据),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B(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C(像没有那回事儿一样。形容态度镇静,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1.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选段中A、B、C三处,填上合适的成语。(3分)A.B.C.2.选文展现的是场景,字里行间蕴涵着浓郁的你气息,流露出作者之情。(3分)3.选文第1段中写“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哪些不同方式?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4分)答:4.选文第2段中加点的“多的是”,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2分)答:17、端午的鸭蛋学案设计:公维桂审核:李因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重难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门楣.()苋.()菜硝.()药腌.()腊大襟.()车胤.()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门楣:莫名其妙:肃然: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3、了解作者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思路: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5、6自然段)主旨: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3、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1、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A平淡而有味,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找出例句并加以分析。A“平淡而有味”: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C“有淡淡的幽默”: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2、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拓展延伸1、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说说你的看法。2、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个节日的风俗。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六、达标测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门槛()腌蛋()车胤()门楣()苋菜()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曾经沧海难为水:莫名其妙:囊萤映雪:3、《端午节的鸭蛋》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江苏高邮人,______家。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理解阅读2---3段,完成1---6题(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二段:(2)第一段介绍咸鸭蛋,为什么从鸭写起?(3)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的感情是怎样的?其实质是什么?(4)“我的家乡是水乡”“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分别体现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5)“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6)汪曾祺不喜欢袁枚,为什么却对他的《腌蛋》一文感觉很亲切且要直接录用原文?18.《吆喝》设计:公维桂审核:李因娥教师寄语:民俗,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学习目标: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重难点: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吆喝()招徕()铁铉()行当()囿于()隔阂()钹()秫秸()2、查找资料,简介作者。原名萧秉乾。蒙古族。祖籍黑龙江,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1933年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开始发表小说。1935年大学毕业后,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大公报》编文艺副刊兼任记者。1939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剑桥大学当研究生,1944年以中国记者身分随英美联军采访欧洲战场实况。1946年后,在上海、香港从事编辑和教学工作。80年代后期起,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萧乾早期写小说,著有短篇集《篱下集》、《栗子》和长篇小说《梦之谷》等,被视为京派新进作家。从1935年采写《鲁西流民图》等作品开始,逐渐转向散文特写,出版过《小树叶》、《见闻》、《南德的暮秋》、《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等专集,主要作品收入《萧乾散文特写选》。他的特写富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文学性,以朴素简洁著称。还翻译过《好兵帅克》、《里柯克小品选》、《尤利西斯》等外国文学作品。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1、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2、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3、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1、在清早、白天、夜晚三者中,重点写的是什么?2、写的最具体生动的是哪一种吆喝?怎样吆喝?3、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四、拓展延伸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a.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请同组同学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b.五人一组,请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表演,无规律地进行不同品种的吆喝,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六、达标检测:阅读第10段,回答问题。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2.这一段一共写了几种叫卖的货色?3.为什么我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4.四季的叫卖中,哪一季写得最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本文标题: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5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