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填报志愿的几点体会1
1关于填报高考志愿的几点体会所谓高考志愿,是指高考考生为继续求学深造而作出的志向和意愿。选择和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一个高考考生都面临的课题。但是,每年都有很多达到分数线的考生落选,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第一志愿填报过高,二志愿之后的几个志愿之间又没有梯度。二是相关科目分数偏低。三是“热门”专业志愿拥挤,“冷门”专业生源不足。四是外地院校志愿拥挤,疆内院校生源不足。五是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选报志愿时没有避开。由此可见,恰当地填报高考志愿尤为重要。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从信息收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的过程,是考生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现就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谈谈我的体会。第一:知已知彼,客观估分,准确定位。能否被高校录取,主要取决于高考成绩。实事求是分析自我实力,准确预计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的首要环节。考生在估分时,首先,要将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近几次的高三模拟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力求冷静、客观、全面、具体。其次,要认真分析往年本校和自己相等成绩的高考考生,大都被录取在哪一类学校,对这些信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再分析一下自己考试中发挥如何,比平时考试状态好还是差,上下浮动有多少,准确给自己定位。考生个人的估分成绩肯定和高考实际成绩是有差距的,我们在估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怎么让这个差距缩小到最小。一般情况下,客观题只要学生把答案记住,他就能准确估分;主观题学生的做答可能与标准答案有差距,这时候就要看(你)他做答时表达的意思,只要意思到、踩分点到,这道题就可以得分。各科都应该估出一个最严的总分,还应估出一个最松的总分,然后我们再取一个平均值是比较合适的。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估分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评分标准》,2领悟《评分标准》中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以及每一个得分点的给分、扣分的依据,严格按答题步骤进行估分。因为估分关系到录取大事,估高估低都对填报志愿不利,考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应马上把答案准确的记录下来,有些题的解答主要步骤也应记录下来。2、考生估分前最好先不看标准答案,按照自己的思路再将题做一遍,然后再对答案,一些记忆不清的地方,给个分数范围。正确的估分不是准确到某个分数,而应该是准确到某个范围。考生估分的关键是要能准确回忆和核准自己所做答案,考生应自己静心思索,切不可同他人商量,必要时可沿着当时考场上的解题思路重新试做一遍,并注意列出主要步骤,使自己对主观题的每一得分点都能较准确地把握。3、考生们注意估分时不要太往低估,从以往考生的估分情况看,学生普遍估低或者估分正常,很少有估高的现象。(一般估分情况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偏保守,分数较低的偏高;女生保守,男生偏高;内向型学生保守,外向型学生偏高,这是一般情况,考生可以在估分时参考这一点。)4、一般来讲,客观题比较容易,将自己记录下来的答案与评分标准核对即可自己给分。主观题比较灵活了,而且一般是按步骤、推理、判断和描述的过程给分,估分难度较大。主观题估分时应注意自己所做答案的要点是否全面,这是估分的重要环节。学生主观题的表达很难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考生在估分时应注意在“踩点”估分的同时兼顾到“踩意”的估分,不一定要完全“死抠”标准答案,千万不要看到结果错了,便整道题都不给分,而是应注意自己所做的答案是否能与标准答案中的关键字、词“靠上边”,表达的意思是否比较接近标准答案,如果离得太远就不给分,如果靠的较近就适当给分。5、在清楚自己的解答后,考生力争领悟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以及每一个得分点的给分、扣分的依据,再与自己的解答进行对照,得出初步估分。对某些与参考答案相近或不相符合的答案3与解法,不要自作主张,必要时可与老师商量,根据老师的意见酌情给分。现在的数学高考参考答案不标注步骤,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就要留心注意平时老师在讲评模拟考试卷时是如何给步骤分的,从中掌握规律。6、考生多估测几次,如在紧扣答案的情况下估出一个分数,然后在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再估出一个分数,然后取一个中间值;或者采用前后松紧不一致的原则,即这道题估得稍宽松些,那道就应严一些;这样分数可互补,总分不会相差很大。第二:正确使用招生资料,科学分析,全面把握招生情况。正确使用招生录取资料,全面了解高校招生情况是填报好志愿的重要保障。填报志愿的基本工具有:1、《新疆招生与考试》。这是准确、及时、全面了解当年国家及自治区招生考试政策,录取体制、招生院校的权威资料,是考生填报志愿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2、《高校招生章程》——这是高校招生的法规性文件,是了解高校的一种重要渠道。各院校将当年录取新生的条件写得非常具体,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招生章程中提出的条件,如果你不符合,一定要避开,否则你就是够了该校的投挡分数线,学校也会提出退挡。同时《招生章程》也是考生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新疆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这是由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统计编制的。它汇集了近三年来各高校在新疆录取情况的统计结果,可详细查阅到各院校在新疆招生的计划数、报名人数、上线人数,录取人数、提挡分数及录取新生的分数段统计等,是考生选择院校,专业的重要参考工具。第三:慎重选择第一志愿,提高志愿命中率。有人说:高考填报志愿,其实就是在填报第一志愿。这句话说得有一定道理。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志愿时最具倾向的表达,是高校录取考生的首要依据。从录取院校看,绝大多数招生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从录取程序上看,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因为在填报第一志愿人数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招生4院校一般就不再考虑第二、第三志愿的考生了。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来考虑,学校也总是乐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样做是合理的。近几年的统计表明,高校录取第一志愿人数占了录取人数的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在85-90%,其中第一批重点高校录取的第一志愿人数比例最高,著名高校高达98%以上,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高达100%。这表明,考生被录取的最大几率存在于第一志愿中,一旦第一志愿落选,你所填报的同一批次的平行院校也往往已录取满额,填报的第二、三志愿很有可能失去被录取的机会,就有可能落到下一批院校或专科层次,甚至名落孙山。所以,第一志愿极其重要,填报一定要慎重。具体操作办法:在填报第一志愿时,考生要充分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考生自己的兴趣志向,如果考生从小对某些高校或专业情有独钟,那么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学校或专业。客观因素是指考生的实力能达到哪些高校或专业的录取标准。考生及家长必须认真阅读《招生与考试》上刊登的当年普通高等院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以便了解各高等院校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学制、收费标准等信息。参照近三年各高等院校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线(要弄清楚最低投档分数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区别,取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比较可靠。),看看自己大概可能被哪些高校或专业录取。当然,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大小年、考生的体检结论、院校的地理位子、“冷”“热专业”等。填报时,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攀高型,也就是报考一所自己的分数刚刚能够上分数线的学校,这样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求最好放低些,并且要填报好同批次的第二志愿和下一批的第一志愿,尤其是后者。一种是保守型,也就是发挥正常的话,分数可以比较稳当地进入学校的分数线,这样的考生可以在选择专业时挑剔些。第四:平行志愿(专业)填报要有明显梯度。5巧妙安排设计好平行志愿,会达到拾遗补缺的目的,保持梯度会增加录取的机会。填好第一志愿固然非常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三等志愿就可以随意填报。毕竟近几年来,高校录取的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仍占一定的比例,考生不要轻易错过机会。在同批志愿中,要增加录取的机会,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处理好志愿的“梯度(也称坡度)”。所谓“梯度”,是指同批志愿中各志愿院校之间的高低层次。具体而言,在考生填报的同批次志愿中,第一志愿应当是录取“层次”较高的学校,而其他志愿则由高到低,降幂排列,不能填写成“并列式”,也不能填写成“波浪式”,更不能填成“升幂式”,否则非第一志愿填了也白填。一般说来,一志愿报考各牌院校,后续志愿可选择非名牌,一志愿选择大城市院校,后续志愿可填报疆内或偏远地区院校。如果缺少梯度,后续志愿就会形同虚设。经验证明:志愿间以拉开20-50分的间隔为宜,志愿间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具体操作办法:保持梯度,首先是要划分好院校的录取“层次”,这要求考生及家长认真研究分析近几年来院校之间、同一院校不同专业之间形成的自然“梯度”(相对稳定)。简单而言,如果某一分数不能被这所学校录取的话,基本上也不可能被另外一所学校录取,那么这两所学校就属于同一录取“层次”。另外,可以了解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看它的第一志愿是否报满,是否招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如果几年的情况都是肯定的,考生就可以考虑把这所学校填为第二志愿。不仅填报的院校志愿要有梯度,同一个院校中的各个专业间也应保持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一个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再加上填了“不愿意调剂”,就只能被高校退回了。在填报后续志愿时,还要认真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详细了解院校是否接收第二志愿考生,接收条件有哪些,如:名额、比例、分数级差,各专业录取的办法,对相关学科的要求等,再进行填报。6第五:填满志愿表在近几年的实际录取中,有的考生由于成绩比较优秀,填报志愿时,只填重点批次一两所学校,这对于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许还行。但对一般考生来说,这种方法不可取,特别是有的考生由于估分不准确,给自己的估分很低,认为自己达不到重点或一般录取线而放弃报志愿,等实际分数出来就开始后悔。因此填报志愿时,不要因为估分高或低而放弃某批次的志愿。尤其今年我区在设定高考志愿的批次中,每批次,除了第一志愿外,后续志愿都是平行志愿,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处在同一等级的多个志愿,在投挡时作为一个志愿使用,各院校只有在平行志愿前的志愿执行完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能参与平行志愿投挡。只要考生所填平行志愿中有一个院校在进行平行志愿投挡前未完成招生计划,则该志愿就会有被投放给院校审录的机会。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平行志愿全部填满,以便争取更多的投挡机会。考生填报平行自愿时最好填报近三年投挡数没有计划数多的高校。第六:区别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填报志愿。考生是选择好的大学还是选择热门专业,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这一矛盾,一般来说,大体可参照如下原则:1、高分考生名校优先。高分考生指高考成绩远高出重点分数线以上的考生。这些考生有希望填报专业目录上绝大多数高校。但是高分考生也不要只盯着各校中的“热门”专业,以防志愿扎堆“撞车”造成遗憾,应该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好第一志愿。2、较高分考生专业优先。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为求稳妥,该分数段的考生应多考虑把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甚至出国深造机会都相当不错。处在这一层次的考生重点要看自己的潜能和优热能通过学这个专业及到更大发展。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这类考生处于全部考生的中上等位置,因此考生填报的志愿选择范围还是较大的。这一分数段的考生数量多,容易形成志愿扎堆现象。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3个专业之间要有合7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后续志愿。各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在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中,考生应根据高考成绩和学校历年录取分数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学校。4、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此类考生分数在一般本科线之上,只要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应该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相比之下,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但专业的选择不要短视,一味追求热门,应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综合个人兴趣和特长等方面因素选择专业。5、成绩较低的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成绩处于全部考生下游,位于专科分数线和本科分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
本文标题:关于填报志愿的几点体会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8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