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深化“三导师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深化“三导师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广州白云技师学院广州白云技师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建立了由学校的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企业导师为教学主体的“三导师制”,学生毕业之前到企业顶岗工作,使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把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培养与社会或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得到与他未来的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一、实施“三导师制”势在必行广州白云技师学院成立二十多年来,坚持“市场导向、能力本位、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以“敢人为先,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致力培养和造就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办学二十年来,实行校外实习导师制的生产实习,在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提高,单一的实习导师制(指由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和安排学生面试、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在日常巡查进行指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存在自身的不足,距离学校走内涵发展、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还有差距。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进行了深入调研,审时度势,创新管理模式,适时试行“三导师制”运作。经过部分专业系的一段时间操作,从企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得知,现在实施的三导师制,使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更紧密的结合,企业节省了培养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扩展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职业能力。事实证明:实施“三导师制”是行之有效,是适应学校、企业和学生发展要求的。二、“三导师制”走进顶岗实习(一)推行“三导师制”,强化顶岗实习学校推行“三导师制”取得了初步成效,表现在:1、学生实行顶岗实习,将两年来在校期间学的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经受的专业技能训练,通过生产性顶岗实习,进行深入的综合、深化、拓展、熟练和融合,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特长的职业技能。2、通过生产性顶岗实习和企业提供的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使学生逐步认识企业,适应社会,学会与单位和人的和谐相处,并锻炼和培养他们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的精神与职业素养。3、通过在本专业内的主要岗位上生产性顶岗实习,扩展和深化专业知识,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就业时基本上做到“零距离接轨”。4.通过生产性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生产实践背景下,使学生在产品生产制造、安装调试、检测维修、营销与管理等不同岗位上,受到实际的训练,使其上述方面的能力和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二)推行“三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在实施“三导师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在选择“三导师制”教学点时,仅是从现有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中挑选邻近广州地区边、比较有名的企业,目的是为了产生品牌效应和方便老师的现场教育与指导。2、学生岗位不集中,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少于五人的企业不予考虑实行“三导师制”。3、“三导师制”的相关课程由专业导师自行制定,没有深入到企业,也没有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岗位的实际需要。4、专业导师开设的课程,与学生原在校的课程未能衔接好,学生难以接受。5、专业导师到现场指导和辅导的时间,没有考虑企业的运作和学生工作会受到影响,使指导和辅导流于形式,收获效果不大。6、部分职业导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欠缺。7、企业导师没有学校授课经验,对学生在校的课程不了解,教学上衔接不理想。三、深化“三导师制”改革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进行如下改进:1、一家企业能设置顶岗实习的技术岗位不多,一次性容纳学生人数也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我们应该尽快加大与多领域、多行业可以容纳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下厂顶岗实习前就要明确实行“三导师制”的企业,签订协议,不能等学生下厂后才确定。2、改变现有思路,要因地制宜确定“三导师制”教学点。按照我校常规做法,一家企业尽可能不要超过五名顶岗实习学生,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按这个标准做,可选择作为“三导师制”企业的余地就不大。3、顶岗实习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前提,不能只看广州地区和有名声企业,只要企业能满足我们实行“三导师制”教学点的要求,深圳、东莞等地也应考虑。近两年发现,大部份有名的大企业为了节省管理成本及减少承担的商业风险,把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管理及售后管理服务承包给中小型企业。如:深圳**技术有限公司,就是把公司的产品开发与检测的部分业务承包给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而深圳**公司内部招聘的职员大多是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与核心生产为主。这将对希望与名企的深化合作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却给学生的带来更多的实习就业空间与机会,所以,这些中小企业比较适合实行“三导师制”。4、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职业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因此学校的专业导师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企业了解岗位的设置,了解生产过程,同企业导师多沟通交流,共同制定适应企业生产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的完成5、负责制定课程专业导师,在第四学期就要进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课程与生产实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相衔接,做到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劲头更足,有利于“三导师制”的切实执行。6、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如果到现场辅导,应与企业导师协调好学生的工作安排,不能由于辅导教学而影响学生的日常生产。例如,在实行“三导师制”的广东**通信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现在有六位实习学生,他(她)们分到四个营业厅,工作时间地点和工种都不一样,每次安排都要经公司人事和分公司经理批准,安排调班、会议室,手续烦琐,而企业一般会安排学生在休班时间参加辅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会借口请假。在这类企业,我们就可以采用网络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效果可能会更加好些。7、要弥补职业导师工作经验和专业方面的不足,定期安排职业导师到企业培训,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以及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8、安排企业导师到学校讲课交流,让企业导师了解学生在校所学的课程与学习情况,使企业导师在指导学生时教学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广州白云技师学院实行“三导师制”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生产顶岗实习的目的,使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掌握了当前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在企业中增技能、长才干,让学生竞争到一个好的职业,有一个好的未来,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本文标题:深化“三导师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