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关于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
—1—关于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的总体设计,是学院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体制的基本依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院高职各专业教学计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基本原则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教学计划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2—5.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条件的专业应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6.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对于生源情况不同的同一专业,也可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二、框架结构专业教学计划的框架结构包括:(1)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2)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要求;(3)主要工作岗位(群);(4)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5)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限选课和公选课的学时及学分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及学分比例);(6)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学分、学时要求;(7)职业能力考核体系;(8)其他说明;(9)专业教学计划表1——课程设置;(10)专业教学计划表2——教学日历及教学活动安排。三、具体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3—(二)人才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2.具有()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4.具有必要的体育、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5.具有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三)教学模式三年制高职各专业一般实行“2.5+0.5(毕业实习)”模式,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一般实行“4(在校学习)+1(毕业实习)”模式。(四)课程设置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应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60~70%;必修课还应包括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25~30%)和任意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占总学分的10~15%)。专业限选课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安排:(1)在提供的一组课程内选择一定学分的课程,原则上备选课程总学分不少于应选总学分数的1.5倍。(2)在几组课程(专业方向)内选一组课程:至少3选1;(3)在提供的若干组课程中的每一组内分别选修若干学分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由学院统一组织选修,教学计划只列类别和学分,不列具—4—体课程、开设学期、周学时及考核办法。2.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同时协调各专业的课程教学,现将公共基础课程的安排作如下规定:(1)文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统一为:“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共12学分,包括形势与政策2学分——以政治学习和活动形式安排,不占课时;马克思主义基础2学分;法律基础2学分;毛泽东思想概论2学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学分;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2学分)、体育(6学分,其中体育4学期,每学期1学分,健康教育1学期2学分)、实用英语(10学分,英语专业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4学分)、大学语文(4学分),财经类专业外加高等数学(4学分)。(2)其他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统一为:“两课”(同文科)、体育(同文科)、实用英语(同文科)、计算机基础(同文科,计算机类专业除外)、高等数学(4学分,工科类还应开设应用数学)和应用文写作(4学分),工科类专业应开物理(学分数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农科类专业应开化学(8学分)。3.各类课程(含教学环节)实行统一编号。编号方法如下:课程编号为7位(××××××-×),其中第1~2位为课程所归属的系部代码(园艺与园林系为01,农业工程系为02,人文科学系为03,电子信息系为04,经贸系为05,食品系为06,基础部为07);第3~6位为课程在系部的编号,建议系部按教研室编号(两位)+课程在教研室内的编号(两位)来编制;第7位为课程开设学期,如课程总共开设两学期,则第一学期第7位应为“-1”、第二学期第7位数为-2;若课程只开设一学期,则第7位数省略。4.单列的教学实习原则上应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一般按0.5周、1周、1.5周、2周安排,且应作为单独一门实践性课程,单独进行课程编码,并赋予相应的学分,学时数按每天8学时计,学分数按每周1学分计。(五)学时和学分分配1.三年制高职(招生对象为普高生及职高生,学制三年)课程总学分—5—为150学分左右,其中课内学分120学分左右,课内总课时为1600~1800学时。五年一贯制高职(招生对象为初中生,学制五年)课程总学分为210学分左右,其中课内学分不超过175学分,课程总课时为2500~2850学时。2.实践教学时数(包括课内实验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训课程、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等)不低于教学活动总时数的40%(语言类专业可适当降低)。3.公共必修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实行统一周课时、统一总学时数、统一开设学期和统一考核类别。4.每学期开设课程总学分控制在22~24学分之间。5.学分计算办法:理论课以16~18课时为1学分(如周课时为2、4、6的课程分别为2学分、4学分、6学分)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每周1学分或32~36课时为1学分计。(六)实行“双证制”学院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至少一个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证书。实用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实行社会化考试,并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教务处2004年4月23日—6—附:专业教学计划格式200级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代码:专业所属系:)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高中生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人才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2.具有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4.具有必要的体育、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5.具有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精神,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三、主要工作岗位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一)知识结构(二)能力结构(三)素质结构五、课程结构(必修课、限选课和公选课的学时及学分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7—时比例及学分比例)六、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学分分配(一)必修课(学分)1.实用英语(学时,学分)(课程代码)课程主要内容、课程教学要求、内容和安排与调整(重点与从略)考核类型(考试或考查)。(二)限选课(三)任选课(填写需修满多少学分及建议学生如何选修)七、职业能力考核体系序号考核项目等级要求考核发证部门考核学期类型学分必考鼓励1234八、其他说明(一)毕业(二)产学研结合(三)课外素质教育九、专业教学计划表1(课程设置)十、专业教学计划表2(教学日历及教学活动安排)—8—表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计划表(课程设置及教学时数分配)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成绩考核合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二三四五六考试考查基础必修课平台马克思主义基础230302√法律基础232322√毛泽东思想概论23232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32322√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232322√体育与健康622222√实用英语1016016064√计算机应用基础47236364√小计专业必修课平台小计专业限选课平台—9—小计公共选修课课程由学院统一安排(至少12学分)12√其他教学环节入学教育13030√军训与军事教育3903060√形势与政策23030√√√√√专题讲座13030√√√√√社会实践13030√√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3030√就业与创业指导23030√√毕业实习16480480√毕业教育13030√小计28780180600合计—10—表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年制)专业教学计划表(教学日历及教学活动安排)(一)教学日历月份910111212345678周次星期日六Ⅰ学年Ⅱ学年Ⅲ学年Ⅳ学年Ⅴ学年符号说明:△——入学教育☆——军训∶——成绩考试=——假期○——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劳动#——机动▲——毕业教育(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三)毕业要求序号教学活动学期项目要求12345678910合计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需修满学分,且必修课及环节考核全部合格,限定选修课达到规定学分要求。1理论教学2教学实习3生产、毕业实习4入学教育及军训5社会实践6毕业教育证书要求1.高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非计算机专业)3.7复习考试8机动假期学期总周数
本文标题:关于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5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