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农业经济学2012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1
农业经济学2012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农产品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农产品供给: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农产品市场: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农产品占有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及其意志行为。农产品流通: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农村消费市场:指在农村的地域范围内产生的各种消费关系的总和。集约经营: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活动之所,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垦殖指数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总面积中已开垦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复种指数、是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土地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和其它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下降农业劳动力:指能够参加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指在既定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中无法实现其劳动与劳动条件必要、充分而且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在既定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中无法实现其劳动力与劳动条件必要,充分而且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劳动者在一定时同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农业资本: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销供、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运转机制和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可持续发展: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农业产业结构: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个生产项目的组成和所占比例关系等。林业:林业指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生产部门畜牧业:是利用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饲养繁育取得产品,提供役用畜的生产部门。渔业:通过养殖捕捞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物以获取水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不断地用效率更高的先进科技替代效率较低的落后技术的过程。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包括硬的科技进步和软的科技进步。狭义的农业科技进步:硬的科技进步。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是指农业生产按照农产品的不同种类、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在地区之间或农业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向专门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兼业经营是指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除进行日常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外,又兼营其他事业的现象。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生产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而投入适量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充分利用,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家庭经营: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称作农业合作制,是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的本质特征是劳动者在经济上的联合。农业宏观调控:指政府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调控措施和干预手段,以实现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为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通过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集中投入,对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广义贫困:不仅包括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等因素,即贫困者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所应该享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简答题1、农业的特点和地位?特点:①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②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③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④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⑤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⑥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②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农业是人们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2、农业现代化的特征、目标、内容和实现道路?特征:农业运行市场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组织管理科学化。目标:①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②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③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特征:1.以机械为生产工具2,以石油电力为动力3,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是开放式转化4,技术体系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实践内容: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道路:①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生物技术创新;②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③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④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相结合;⑤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⑥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农业生产力要素的分类,各类别分别指什么?(一)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生存和生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是指自然资源被人类利用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与能量部分。(二)劳动力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农业劳动力资源:一般是指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而且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它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三)资本农业资本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农业中的资本按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如下的几类:1、按资本存在的形态划分,可分为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2、按资本的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单位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3、按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阶段,可分为生产领域的资本和流通领域的资本。4、按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又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四)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4、农产品需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特点:普通性和大量性连续性和多样性可变性需求弹性小影响因素:①消费者收入水平②价格水平③人口的数量与结构④消费者的偏好⑤消费者的文化习俗⑥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⑦政府的消费政策。5、农业集约经营的必要性及途径?必要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中实行集约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及其肥力的无限性所决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为农业集约经营提供了现实基础。途径: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提供各种必需的条件;4,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水平;5,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增产潜力。6、农业土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特点:①面积的有限性与供给的稀缺性②位置的固定性与收益的级差性③效用的持续性与报酬递减的可能性。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提供各种必须的条件4,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水平5,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种土地的增产潜力7、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和途径是什么?(刘雯雯)意义:1、增加农业产出2、解放劳动力3、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4、增加社会财富5、提高生活质量途径:1,不断改进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2,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3,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4,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5,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8、林业的含义及特点?林业指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生产部门。特点:1,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低2,单位劳动力的需求量低3,生产周期长4,无明显的生产成熟期5,不便于机械作业6,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在生产9、畜牧业的含义及特点?畜牧业是利用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饲养繁育取得产品,提供役用畜的生产部门。特点:经营管理粗放,农牧结合不密切,饲草供应季节性波动大,易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农畜生产力低而不平衡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属性自身脆弱性牲畜结构必须合理规模生产可进行集约经营10、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目标和发展思路?农业可持续发展: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目标:战略目标——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1、吃饱穿暖的温饱目标: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障食物安全2、致富目标: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其它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综合发展以便增加收入,增加就业面,脱贫致富3、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发展思路:(一)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减轻需求压力2、制定和完善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缓解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3、建立和完善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制度4、完善市场经济制度5、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6、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制定科学可行的国际合作贸易政策及方略,保证农业走上国际化的轨道(二)全方位的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加强农业资源管理、保护及农业基本建设,力争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1、政府要加强资源的管理工作2、政府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工作3、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11、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内容、途径和条件?意义:1,拓展经济
本文标题:农业经济学2012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