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择任用制度改革
详细文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民第一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欢迎来到北京干部在线课堂,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下面我们开始进入主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这项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我们当今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特质任何一种干部人事制度的体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任意形成的,它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有关系,与这个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具体的经济政治体制相联系,并且互为依存,即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人事制度。因此,干部人事制度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改变而不断进行改革,并随之进行调整。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人事制度也是与这样的干部人事制度所特有的特质相呼应,并随着党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与任用制度改革所置身的环境既然干部人事制度具有这样的特质,那么当今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与任用制度的改革置身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很难一言以蔽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这样三种社会形态,这三种社会形态在西方世界是一个接一个出现的,经历了两百多年至四百多年的时间。美国是两百多年,英国是四百多年,像西方这样的形态被称为历时递进。而在中国,这三种社会形态共时并存,异常复杂的重叠在一起。中国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形态之中,既拥有农业社会的优势和劣势,也有工业社会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具有信息时代的优势和劣势,它们一起并存于当今的中国。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时空依存,是一个社会的整体,而这三种社会形态重合在一起,使当今中国的改革面临着一种异常复杂的态势。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程中,通过切身的体验,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一直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争执。在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行业,并且在不同的学科之间,都有这种争执,并且在每一个人的自身上,也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争执不断,这些矛盾一直存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矛盾。经过回顾和提炼,可以看到,所有的争执都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土与全球的矛盾的争论,它们伴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即中国的改革开放在30年的时间里经历着西方几百年的历程。中国社会的转型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中国的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在这三种社会形态并存的中国,中国社会也在转型,整个中国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虽然在一些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特区,一些发达的行业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但整个国家,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因此,这样的转型,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就是体制的转型。在这样的体制改革中,在这样的转型中,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执政党都面临着严峻挑战。而领导干部是执政党的骨干,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组织者,是改革开放的组织者。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中,涌现出了任何一个执政党都没有面对过的、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可以用两个小案例来观察一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里,领导干部都有什么样的作为。第一个案例,主人公A,在这里表现为一个无私无畏的改革者。A到某个地方来工作,发现这里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地方,并且不正之风盛行。他到这里后,发现很多问题,曾出现过在一夜之间三百名干部被同时提拔的状况。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一年半就换一任书记。办公大楼在一周时间里,五天拥堵。他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认为要想把这个地方治理好,首当其冲,从党政着手,从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做起,于是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民主选举,对已经在位的领导干部用公开测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和考核,因为是广大的民众在选这些基层的干部,A的这种做法,使当时的社会导向,从跑官、要官转到亲民。第二个案例,主人公B,与A同是地一级的书记。这个案例在案发截止时曾经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卖官案。B所在的这个地区共有260多名涉案人员。这个市所下辖的十个县市处级以上的一级干部有50多个人涉案。B成为书记后,在他手里买官的人也跟着上台执政,B在东窗事发后,那些买官的人也跟着倒台,买官、卖官市场成为当地的政治形态。这两个同时存在的案例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同样在中国,同样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同样置身于体制的转型中,两个职位相同的领导干部做出了迥然不同的事情。选拔和任用党政领导干部,A、B领导干部做出了截然相反的事情。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呢?这就是转型期的权力问题。在转型期里,权力的使用有很大的空间。因为旧的体制逐步不适应于新的形势,而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体制的转型期,存在一个空档,在这个空档中,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可以升得很高、很宽、很大,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在权力空间很大的情况下,如果选拔任用的制度改革没有跟进,不能成为一个制度的体系,那么这个权力的空间就会被私欲填平。在这种情况下,被私欲填平的权力必然用来填补永远填不满的私欲的愈合,哪知愈合难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势必影响这个地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长此以往,这种权力就会被人们,从真心实意的拥护到三心二意的拥护,再到口是心非的拥护,逐步走向权力的衰微状态,最后到权力的转移。不论是一个执政党,还是一个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运用,如果不为人民做事那就是这样的结局。这个权力要想不膨胀,最终为人民做事,它就要被监督和制约,这样就要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就要进行干部选拔与任用的改革。这两个案例给我们带来的第二个思考就是选人与用人制度的关系,如果是用制度选人,从人制走向法治,用民意考核,用干部原则的考核来选人,这样就会走向一条法治的、顺从民意的道路。如果不努力去改革这个制度,用人选人就要走向一条人制的道路,也就是我们这个案例中的B。由此看来我们在社会的转型期,许多的社会问题都与干部的体制有关。(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与任用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再来回顾第一方面,第一方面是干部人事制度的特质,它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有关系,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相联系,互为依存。在当今的中国,在三种社会形态并存的社会转型期里的干部人事制度,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有些法学的教授曾经讲过,当今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当今中国的一部小宪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宪法现在还没有完全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干部的人事制度,对干部选拔的任用制度,决定着每一个干部的去留升迁,每一个干部对此都非常在意,干部人事制度能够左右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因此,一些法学教授称之为一部小宪法。它所起的作用和造成的后果是能够在局部操控当地的政治形态,决定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当今干部人事制度、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做了一番回顾和分析以后,可以看到,现在这个制度的更改与否,不仅决定了整个干部队伍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也关系到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心向背,关系到我们党的宏伟大业能否实现,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体制沿革既然说到干部人事制度,就要说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它有一个来源,我们才能够知道它的去向。首先,这个体制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一)1953年11月之前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1953年11月之前,我国的干部人事体制称为干部统一、综合管理的体制。这种统一综合管理的体制,是除了军队的干部以外,所有地方的干部都由中央和中央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这种干部制度在当时能够从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工作任务的全局出发,统筹调动干部,加强有决定意义的部门和地区,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也能够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是,避免减少干部在政策中的不统一现象,还能够避免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这种制度对于搞好干部队伍的建设和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二)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随着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各项事业很快发展起来,这时候党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干部,每天忙于具体的事务,对于干部工作的整体的调查、研究、考察、培养、训练的机会就少了很多。于是,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这个干部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就开始形成为干部分部、分级的管理体制。干部分部分级的管理体制就是从1953年的11月开始实行的,它按照工作的需要,把全体干部分为九类:第一类是军队干部,第二类是计划、工业干部,第三类就是财政和贸易干部,第四类是交通运输干部,第五类是农林水利干部,第六类是统战干部,第七类是政法干部,第八类是党的干部,第九类是群众组织的干部。党委组织部除了管理好自己分管的干部以外,还要负责对上述的各部的管理干部的情况做出汇总。这种干部人事制度在当时对于我们完成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过积极的作用,这个制度一直实行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三)粉碎四人帮之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新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新时期的干部认识改革大体经历了以下的发展。党的十二大确立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就是干部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这四化方针是我党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党从十三大开始,进行各项各类的改革和探索。到党的十五大,我党开始注重总体战略,标志是在2000年,出台第一部指导干部人事工作改革的纲要,并在2003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人才会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总体战略之后,进而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法律相衔接,法规初成体系,标志是在2002年出台的成批的法规条例。比如关于干部人事制度的五加一的文件,还有将试行了七年之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变成正规的条例,于2002年正式颁布。2006年《公务员法》正式颁布,今年的3月份又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四项监督制度”。可以说,我们干部人事制度法规已经初成体系,并且进入到与法律相衔接的阶段。再加上体制的改革,机构的改革,通盘统筹激活各类的人才资源已经纳入到国家的日程和具体工作中。第三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现状分析第三个问题是对我们现在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分析。(一)我党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在党的十二大我们破除了实际上存在着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从建国开始,一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都是开国的元勋来承担着,当时还没有退休的制度,他们一直到故去都在工作岗位上。从邓小平开始,新时期以后,经历了干部的新老交替合作和机构的改革,我党废除了领导职务的终身制。中间有一个过渡叫做顾问委员会,现在已被撤销。02年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建国以后,我党的第一部系统的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规性文件。今年3月又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这样,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变得更加规范,更加系统。在经过了新时期的各项改革之后,全党领导干部已经基本上确立了依靠科学机制观念选人用人,同时在选人用人的方式方法中,民主和公开的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党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建设上,正突破单一的管理形式和任用方式,走上一条多元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二)我党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上存在的问题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参差不齐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最核心最敏感的部分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虽然从总体上看,其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但就全国来看,还是参差不齐,有的非常好,有的还很落后。基本的特征就是虽然进入到与法律相衔接的空间,但大部分还是要靠政策来推动。2、权力过分集中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任用干部的权力过分集中,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比以前要多,有进步,但还是不够。尽管还有能力更强的领导干部,但处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还
本文标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择任用制度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1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