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佛教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主要部分
佛教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在旅游资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大同市为研究对象,以云冈石窟为例,探讨如何更深层次的挖掘大同市的佛教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位,创新旅游品牌,从而使大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大同,带动整个大同经济的发展。一、大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2400余年的建城史。作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和明清重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遗留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各种遗址遗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其中尤以佛教旅游资源品位最高景点多如以雕刻精细著称于世的云冈石窟,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的上下华严寺,千古名刹善化寺等,为大同发展佛教文化旅游提供了条件。2001年,大同市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同旅游业开始步入大发展时期。但与同等旅游城市如洛阳、开封相比,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品位高,开发浅大同集魏晋风韵和辽金风流为一城,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位高,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和善化寺,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当前,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大部分停留在保护上,特别是云冈石窟,保护高于开发,是国家对石窟群保护的重点研究对象,对窟顶修缮技术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对石窟文化的研究不够重视。2、重基础设施,轻员工培训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投资2.3亿元改线109国道云冈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保护文物而进行道路改造的工程。之后,大同市又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云冈旅游专线,投资4000多万元对云冈石窟景区进行全面环境整治,并对武周山山体进行绿化,使云冈石窟的周边环境大为改善。不过,云冈石窟的软环境并没有很大变化,比如演播厅的扩建、讲解人员的培训都没有进行,云冈石窟的内在美没有得到展现。3、旅游节庆,初见成效自2000年,大同市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云冈·恒山旅游节,每届都举行大型文艺晚会并在央视综艺频道播放,届时邀请文艺界名人为重振大同雄风助威。特别是2007年,以“佛光普照佑大同,祥云紫气满人间”为口号展示大同佛国文化,举办了“佛佑四海,祥瑞大同”云冈大佛大型佛教祈福法会和“盛世和谐,世界大同”大型梵呗音乐慈善晚会,成功地展示了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接待海内外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使大同旅游业迈向新的发展台阶。尽管大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更应该看到其开发空间仍然很大,开发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不少问题。(1)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大同佛教旅游景点文化游览项目开发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景点仍停留在对佛教石窟、寺庙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产品的开发上,仅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对佛教义理和佛教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关于云冈石窟的修建背景、佛像雕刻手法、服饰等更深层次的介绍很少涉及,致使游客在游览时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从而降低了这些佛教景点的吸引力;景点内的导游人员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石窟外观上,对佛教文化知识和佛教中国化以及在云冈石窟的表现形式没有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问题向游客讲深讲透;云冈石窟有专职的佛教人员,但大部分从事开光、诵经、占卜等活动,基本不与游客作交流,因此游客游览时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些迷信活动为主,旅游内容很单调。(2)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大同的煤都形象根深蒂固,在一般人眼里,大同作为煤炭能源基地首先是工业城市,与旅游大同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云冈石窟为例联系很少。然而,大同悠久独特的历史,不仅留下了世界六十四分之一的煤炭资源,而且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大同旅游特色,特别是大同作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和明清重镇,资源的数量和品位都是引人注目的,利用这些资源,打造魅力大同城。(3)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而且风沙大,空气中硫的含量比较高,致使酸雨较多,加上大同处于多震动带,地震频繁,这种环境本身就不利于文物的保护。云冈石窟依武周山山势而凿,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和无数次的战争摧残,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都很严重,至今云冈石窟的保护和修缮都是一大难题。二、大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在旅游市场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如何挖掘佛教文化的内涵,拓展佛教文化的旅游空间,是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重点,也是大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的依据。1、挖掘佛教文化,品味历史变迁佛教旅游资源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为旅游开发提供更深层次的挖掘空间。因此,要把展示和挖掘大同佛教文化精华作为开发云冈石窟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要研究石窟本身的雕刻和绘画,更要联系历史,从佛像和石窟格局来看佛教在中国的演变,发掘云冈石窟的特色,挖掘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提高大同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云冈石窟中最具典型性的当属佛像的形制和服饰,早期大像具有广颐、短颈、宽肩、厚胸等造型特点,表现了拓跋氏游牧民族的雄建气魄。特别是20窟露天大佛,鼻梁与前额平直,眼大而唇薄,具有明显的古希腊艺术的痕迹,而长长的眼睛,却是北魏鲜卑人种的特殊标志。衣着为典型的键陀罗服饰,袈裟斜披,右肩裸露。中期以后佛像形制逐渐汉化,面相逐渐清秀,服饰也由早期的袒肩或通肩大衣演变为南朝士大夫的典型服饰“褒衣博带”。这些石窟雕塑是佛教艺术日趋中国化的作品,整个云冈石窟都是中西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2、改变经营方式,优化产品结构目前,旅游者的兴趣不再是单纯的游览观光,正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与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享受体验的乐趣。云冈石窟现有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云冈石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人开展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还可根据石窟的雕刻内容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利用石窟在社会的影响做文章。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舞蹈“千手观音”吸引了几亿中国人的眼球,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很大,然而据编导张继刚说,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云冈石窟。这是一个宣传云冈石窟的好机会,若在旅游节期间邀请千手观音节目组来云冈石窟演出,社会反响一定很大。此外,大同地方艺术学校也可组织编排这个节目,在云冈石窟定期演出,请游客加入表演,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丰富云冈石窟的旅游内容。3、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旅游区域旅游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大同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距首都298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离佛教胜地五台山25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同与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同作为2008北京奥运旅游圈和奥运会火炬传递城市以及北京西去内蒙古、宁夏、甘肃,南赴五台山及其他景区和西安的中转城市,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时机已经成熟。尽管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并不具备在世界或全国领先的条件,因此要想使大同佛教文化旅游在中国同类旅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与周边旅游地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用群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才能充分实现大同佛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佛教导游队伍建设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的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对佛教问题去粗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云冈石窟的历史中挖掘内容。导游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详实。总之,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屡建屡毁,从建筑风格、雕刻手法、佛像服饰、菩萨宝冠到绘画内容,都真实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云冈石窟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发展大同佛教文化旅游的基础,必须在文化上作文章,大同的旅游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三、开发大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大同作为北方内地城市,发展佛教文化旅游有一定限制,同时佛教景点与其他景点相比,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宗教问题的法规与政策进行开发宗教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宗教信仰自由受国家宪法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在进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办事,认真落实各项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端正对佛教的认识,合理利用佛教资源佛教教义的哲理性、佛教建筑的艺术性和佛教氛围的神秘性,无时无刻不在对旅游者放射出磁力。在游客中不乏信教者借此宣扬佛教的神秘,也会有人认为佛教就是烧香拜佛,就是搞迷信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偏激的,应该客观分析,合理对待。佛教博大精深,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它的积极方面,同时要严禁利用佛教从事迷信活动。3、采用多种形式,打破季节束缚由于大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造成旅游旺季周期短,特别是云冈石窟,窟内温度比较室外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云冈石窟的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如举办“大同佛教文化研讨会”、“大同佛教与旅游研讨会”,还可策划不受季节影响的特色旅游项目,如井下探秘游、徒步长城游、节庆美食文化节、大同火山探险游等产品,打破季节性对大同佛教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
本文标题:佛教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主要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