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收稿日期:2013-00-00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作者简介:赵丰华(1974-),女,河南光山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病虫害研究工作。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赵丰华1,2,郑杰1,2,马建3,任红楼1,2,龚凤萍1,2(1.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河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464000;3.罗山县农业局,河南罗山464200)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24%溴虫腈悬浮剂等6种不同类型药剂及数字化黄板进行了茶园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虫田间虫口数,药后14d,平均防效在83.45%左右,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持续20d以上,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飞电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14d,防效仅为60.34%;茶蝉净的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14d后,防效仍在70%左右,且其不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数字化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多数天敌影响作用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关键词:杀虫剂;茶蝉净;黄板;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试验中图分类号:S43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13)20-0000-00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Gothe)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1]。该虫主要以刺吸嫩梢芽叶汁液以及雌虫于嫩梢茎内产卵的方式危害茶树。茶树受害后,叶芽的多酚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下降,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增加,导致嫩梢芽叶主、侧脉变红,或叶缘及整个嫩梢停止生长,逐渐枯萎、卷曲、硬化,叶质变粗卷曲,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信阳是一座绿色茶城,其产茶的历史久,环境好,品质优。但是近年来,信阳茶区的假眼小绿叶蝉危害日益严重,其危害从5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下旬,导致茶叶减产30%以上;严重时虫量可超过100头/百叶,无茶可采;尤其是对新品种“信阳红”的影响极大[2]。由于假眼小绿叶蝉虫体微小、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3-4],传统多采用吡虫啉和菊酯类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防效越来越不明显,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刻不容缓。因此,以24%溴虫腈悬浮剂等6种不同类型药剂进行茶园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合适的防治药剂,为科学合理的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小区试验于2011年6月23日~7月7日在罗山县潘新镇肖王村茶园进行,施药当天多云,施药后24h内无降雨,试验期间平均气温为28.67°C,平均湿度76.20%,总降雨为60.9mm。供试茶树品种为薮北茶,树龄8年,树高约80cm,茶蓬覆盖度80%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偏高,各处理区茶树长势一致、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大田试验于2012年8月上中旬在浉河港夏家冲村茶园进行,试验期间平均气温为26.84°C,平均湿度78.54%,总降雨为46.40mm。供试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树龄12年,树高约85cm,茶蓬覆盖度90%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偏高,试验田茶树长势较均匀、栽培管理措施较一致。1.2试验材料供试药剂有24%溴虫腈悬浮剂(以下简称溴虫腈,巴斯夫有限公司)、150g/L茚虫威乳油(以下简称茚虫威,美国杜邦公司)、22%阿立卡微囊浮剂-悬浮剂(以下简称阿立卡,瑞士先正达公司)、25%飞电可湿性粉剂(以下简称飞电,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以下简称吡虫啉,江苏常隆化有限公司)、茶蝉净(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与西北农林大学联合开发的一种植物源农药)。其他供试材料还有数字化黄板(30cm×20cm;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3试验设计1.3.1小区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A,溴虫腈30mL/667m2;B,茚虫威18mL/667m2;C,阿立卡20mL/667m2;D,飞电40mL/667m2;E,茶蝉净100mL/667m2;F(对照药剂),吡虫啉20mL/667m2;G,数字化黄板30板/667m2;H(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32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6.7m2,各小区随机排列,之间设保护行。1.3.2大田试验采用24%溴虫腈悬浮剂、150g/L茚虫威乳油、22%阿立卡微囊浮剂-悬浮剂、25%飞电可湿性粉剂、茶蝉净、数字化黄板分别在33.5、30.5、5.2、0.1、4.3、3.2hm2的大田进行推广,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施药区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树冠蓬面定向喷雾,喷雾压力为0.2~0.4MPa,每小区用药液4.0L,药液均匀喷向茶丛,以叶片开始有滴水为度[5]。挂板区,小区均匀设置3块黄板,黄板底边与茶行垂直,高于茶树冠面10cm。1.4调查方法1.4.1小区试验每个小区选取2个样点,采用翻叶法于晴天清晨露水未干前或阴雨天全天候,随机调查芽下第二嫩叶正反面的成虫、若虫数,统计并记录100片叶的虫口数。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7、14d各调查一次。1.4.2大田试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面积不低于667m2,采用平衡跳跃式取样调查8个样点。调查方法与田间小区试验一样。1.5数据处理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计算式如下: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处理后虫口)/处理前虫口×100%;校正虫口减退率=(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所有数据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进行多重比较。2结果与分析2.1小区试验结果从表1中看出,施药后1d,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飞电4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分别达到97.70%、96.59%、92.60%、91.61%,比对照药剂吡虫啉的防效高2.62~8.71个百分点;溴虫腈与茚虫威、阿立卡、飞电3种药剂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但与对照药剂有显著差异性;茶蝉净的防效较差,显著低于对照药剂。施药后3d,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的防效较好,其中溴虫腈与对照差异显著,茚虫威、阿立卡与对照药剂有差异但不显著;飞电和茶蝉净的防效分别为81.28%、81.39%,稍低于对照药剂,但与对照药剂的差异不显著。施药后7d,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飞电、茶蝉净5种药剂的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其中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飞电、茶蝉净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施药后14d,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茶蝉净的防效比对照药剂高4.35个百分点,飞电的防效比对照药剂低7.50个百分点,但这两种药剂与对照药剂的差异不显著。从表1中还看出,数字化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在试验前期不明显,但当黄板挂上7d后,其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上升为77.62%,比对照药剂的防效高7.08个百分点;挂上14d后,防效为71.88%,比对照药剂的防效高4.01个百分点。同时调查发现,数字化黄板对蜡蝉、粉虱、蓟马等茶园害虫也有诱杀作用。调查还发现,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飞电、茶蝉净5种药剂对茶叶均未见药害,对蜘蛛、瓢虫、草蛉、螳螂等害虫天敌的影响也较小;其中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不仅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而且对信阳茶区另一主要害虫茶尺蠖的防效也较为理想[6],同时溴虫腈对螨类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1小区试验中各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比较处理虫口基数(头/百叶)施药后1d施药后3d施药后7d施药后14d虫口数(头/百叶)防效(%)虫口数(头/百叶)防效(%)虫口数(头/百叶)防效(%)虫口数(头/百叶)防效(%)A26.130.5097.70a0.598.31a2.2593.81a5.1387.37aB27.631.0096.59ab1.7594.61ab3.6390.53a6.6384.87aC24.001.8892.60ab2.8890.07abc4.7585.68ab7.1380.25abD22.52.0091.61ab5.0081.38c8.3873.63bc14.1360.37dE21.004.8877.92c4.6381.39c6.6376.38bc9.0072.22bcF(药剂对照)23.252.7588.99b3.8885.21bc8.3870.54c12.0067.87cdG(黄板)21.1313.539.06d11.2555.42d6.8877.62bc9.2571.88bcH(空白对照)20.2521.38-25.25-29.13-32.63-注:表中数据是4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表同)。2.2大田试验结果由表2可知,施药后1~14d,溴虫腈和茚虫威两种药剂一直保持着较高防效,特别是施药后7~14d,其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阿立卡药剂的防效比对照药剂的防效稍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在施药后1~7d不显著,在施药后14d达显著水平;飞电药剂的防效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最高水平,但其药效的持续时间不长,在施药后14d防效仅为60.30%,比对照药剂的防效低6.09个百分点;茶蝉净的防效在短时间(施药后1~3d)里不如对照药剂,但施药7d后其防效比对照药剂稍高;数字化黄板在使用前期(使用1~3d)防效不明显,比对照药剂防效低,但使用7d后防效达到最大,为75.16%,比对照药剂防效高3.70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大田试验的防治效果与小区试验表现较为一致。表2大田试验中各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比较处理虫口基数(头/百叶)施药后1d施药后3d施药后7d施药后14d虫口数(头/百叶)防效(%)虫口数(头/百叶)防效(%)虫口数(头/百叶)防效(%)虫口数(头/百叶)防效(%)A31.130.5098.39a0.6398.09a2.1394.01a4.5086.02aB30.251.1396.27a2.2593.18ab3.3889.82a5.3882.18aC29.002.2592.32ab3.3889.14bc5.3883.15b5.7579.98aD30.882.5092.01ab5.2583.71c6.8880.98bc12.7560.30cE28.504.8883.41b5.8881.27c7.1378.22bc9.0069.63bF(药剂对照)29.883.1389.83ab4.1386.31bc7.3877.59bc10.2566.39bcG(黄板)31.1317.2543.05c15.5052.76d8.6375.16c9.2570.09bH(空白对照)29.7531.00-34.25-34.00-40.5-3小结与讨论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不仅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虫田间虫口数,药后14d,平均防效在83.45%左右;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持续20d以上,用这3种药剂代替常规农药吡虫啉,可以显著减少茶园用药次数,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为了延缓假眼小绿叶蝉害虫产生抗药性,建议交替使用这3种农药进行防治,施药时注意均匀、周到,特别注意对叶片背面的喷雾。飞电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14d,防效仅为60.34%,不是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首选药剂。茶蝉净是一种行为调控剂,对害虫没有直接毒性,而是通过“接触”,影响昆虫的行为。其防治原理是利用植物源的挥发性化合物处理茶园空间,诱导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忌避、拒食行为,同时还可损伤害虫口器、影响其产卵行为等,从而达到种群防控的目的[7]。虽然该类型药剂的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14d后,防效仍在70%以上,且不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非常适用于AA级绿色茶园和有机茶基地使用。而在常规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最好与溴虫腈或茚虫威或阿立卡等农药搭配使用,以便尽快控制虫情。数字化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
本文标题: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4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