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综合提优测试
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综合提优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该物体()A.可能在水平面上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只能以一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只能沿一个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不是静止,就是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3.许多高档轿车中都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如下图所示.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A.高速公路上疾速行驶时B.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C.刚开始突然起动时D.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4.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5.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甲所示;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乙所示.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6.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正往更远的太空飞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立刻静止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7.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8.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9.关于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可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中任何一个叫做受力物体B.一对相互作用力中,一个是摩擦力,则另一个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C.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D.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10.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A.此乘客的座位前面B.此乘客的座位后面C.此乘客的头上D.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1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2.如果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B.如果撤去这两个力,物体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C.如果去掉其中一个力,物体将会静止D.若在水平方向再加一个力,物体运动状态将会改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如图为南方雪灾中的一个场景.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_;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_____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________.请你给司机师傅驾车时提一个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汽车里,靠右侧窗户坐着的乘客,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分别有何感觉?(1)汽车突然启动:________;(2)汽车在行驶时突然刹车:_________;(3)汽车突然左转弯:__________;(4)汽车突然右转弯:__________.15.斧头松了,把斧柄的一端在树墩上撞击几下,如左下图所示,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这是由于_________的缘故.16.如右上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8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________N,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_______力.(g取10N/kg)17.在弹簧下面挂一个重为5N的物体A,保持静止状态,则A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与此同时,A还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且根据________知识,可以确定它的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1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华用400N的力拉着一个木箱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木箱速度达到3m/s时,拉着木箱的绳子突然断了,这个木箱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木箱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_.19.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l200N.当起重机以2m/s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N,拉力的方向为________;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工件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N.20.把一个质量为100g的苹果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则苹果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应为________;当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以2m/s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21.(6分)如图所示的是小丽等同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在小卡片两端的棉线上挂质量不等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到小纸片________(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2)如图乙所示,在小卡片两端的棉线上挂质量相等的钩码,用手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放手之后,小卡片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分)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这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23.(10分)下面是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并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出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123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cm18.3026.85(1)在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处;(2)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摩擦力越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_的原因.24.(10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_.(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______和__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_______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四、综合题(8分)25.某中学决定利用校内两座楼房之间的一块空地新建一个篮球场,如图所示.设计场地时,为了防止球员冲出端线因收不住脚而撞到墙上,必须在球场端线到楼房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1)运动员在跑步制动后,还会向前冲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确定这段距离呢?假设某同学的跑步速度为v、反应时间为t、缓冲距离为s′,则其停稳距离s=________;球场端线到楼房之间的距离应以运动员从脚踩端线接收停止信号开始到停稳所通过的距离来确定.为了科学地计算这段距离,应在收集到的众多数据中筛选出最_______的速度、最_______的反应时间和最_______的缓冲距离,这样进行计算才有参考价值.(3)假设经过你的计算,从球场端线到楼之间的距离太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为保证这个场地的使用安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参考答案1.A2.A3.D4.D5.A6.B7.B8.C9.D10.C11.D12.C13.惯性小长雨天路滑,小心慢行14.(1)往后倒(2)往前倒(3)身体紧压在右边窗户上(4)身体倒向左边过道15.惯性16.8摩擦17.重5N竖直向下弹簧的拉二力平衡5N竖直向上18.匀速直线3m/s19.12001200竖直向上120020.0.98N0.9821.(1)向左运动(2)不能因为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22.(1)②④①③(2)B23.(1)63.20(2)小远(3)匀速直线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4.(1)小车(2)大小方向(3)同一直线(4)a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它只受两个拉力的作用(或因为b方案中小车要受到摩擦力作用的影响).25.(1)运动员具有惯性(2)vt+s′快慢长(3)在球场两旁楼房的墙壁上垫上海绵垫,也可以在球场的周围围上防护网.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综合提优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5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