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人资二级基础知识学习
2020/1/7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培训王克林手机:13773126100微信:w13773126100QQ:22104-92966Email:wkl_hr@126.com2020/1/72《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2、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基础知识)3、工作要求(1-4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相关知识)4、比重表(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人力资源工作者的任职资格(胜任素质):道德+理论+实操2020/1/73《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二章:劳动法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1/74第一章劳动经济学2020/1/75《劳动经济学》-内容框架劳动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效率/支付计划工资结构流动和迁移劳动力素质就业和失业生产率个人收入歧视政府工会和集体谈判参与率工作-闲暇工作搜寻劳动力市场2020/1/76·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3-工资4-就业与失业培训教程内容2020/1/77概念•经济学:资源有限,人的欲望无限,资源配置。•资源(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P15。•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规律的科学。(P1)2020/1/781)相对: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和愿望。2)绝对:只要有人类需要-资源就会稀缺。3)本质:是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劳动资源的稀缺性2020/1/791)效用:经济学术语,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衣服、粮食、房子、男人……)2)效用最大化:个人在可支配的资源约束下,追求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货币形式。效用最大化2020/1/710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含义P5、P11•劳动力市场的含义P1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失衡-供求运动决定就业和工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收入循环模型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2020/1/7111)实证研究:“是什么”-客观本身。目的:创立理论2)规范研究:“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目的: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消除互惠交换障碍——(信息、体制、市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020/1/712•劳动力参与率:工具、指标•劳动力供给: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Es=(△S/S)÷(△W/W)•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4个趋势。•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率假说:附加性、悲观性。劳动力供给2020/1/7131.弹性:X变动的百分比带来Y变动的百分比。比如,X对Y产生影响,可以描述为Y=F(X)的形式。2.弹性系数: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用以衡量经济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3、需求五种类型:1)无弹性:Ed=02)有无限弹性:Ed→∞3)单位弹性:Ed=14)富有弹性:Ed1股票5)缺乏弹性:Ed1农产品(生活必需品)——弹性2020/1/714•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现象。•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有关。•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反应不敏感。•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劳动参与率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二级劳动力正相关。•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二级劳动力负相关。•经济衰退期,两种假说同时存在。——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2020/1/715•定义:企业(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雇佣意愿)并能够(支付能力)雇佣的劳动量。简单地说:企业需要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右图):其他条件不变,仅由工资率的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动。劳动力需求2020/1/7161)短期2)边际3)边际递减规律4)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5)边际产品、VMP、MRP、MC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2020/1/717Y=f(a、b、c、d、e……n)万能公式2020/1/718TP、AP、MP•三个阶段•三个特点•重点结论:1-短期情况下,劳动力投入量应该在第二区域,即a-b区间。2-若人均产量最大,则投入a点,若总产量最大,则投入b点。3-若追求利润最大,则MC=W=MP.P=VMP=MRP2020/1/719参考资料:总量、平均与边际投入劳动数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12000200020002300010001500335005001167438003009502020/1/720参考资料:总量、平均与边际2020/1/7211-含义(状态-方法)2-局部分析与一般分析(单个市场-所有市场)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是否考虑时间因素)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最优分配、“同工同酬”、充分就业)劳动力市场均衡2020/1/7221、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其他不变,则与供给成正比,与均衡工资率成反比。2)人口年龄结构:两个方面。3)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供给弹性增大。3、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资本存量:指企业现存的全部资本资源。2)一般情况下,资本存量增加——生产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增加。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2020/1/723•均衡价格论:A.马歇尔提出的。含义:就是市场中由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不断变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商品价格的理论。本质:供需“决定”价格。(P14)•工资决定:1)工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也叫劳动报酬。2)工资决定:劳动力供给价格、劳动力价值、劳动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P15)均衡价格论与工资决定2020/1/724工资形式•工资形式:劳动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货币工资的三个影响因素: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长、工资制度。•实际工资的两个影响因素:货币工资、价格指数。•福利的实质: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2020/1/725定义: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P18)1)主体是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2)属于社会劳动,即对社会有益;3)劳动为有酬劳动。就业小偷?家务?性服务者?2020/1/7261-总供给:一国一定时期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供给=国民收入。2-总需求:一国(消费者)一定时期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3-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4-就业总量的决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人就业。5-结论:当总需求=总供给=均衡国民收入时,就业总量被决定。就业总量的决定2020/1/727•定义: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没有处于就业岗位的状态。(但现实中的失业率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还有隐形、显性之分。)•类型:1)摩擦性失业:找工作、换工作的时间差2)技术性失业:劳动生产率3)结构性失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4)季节性失业:气候影响生产等5)*需求不足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失业类型2020/1/728•失业的度量:两个指标(P21)1)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2)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失业影响:1)生活困难;2)资源浪费;3)精神需要满足不了。失业度量及影响2020/1/7291)政府购买:国防、公共事务、公务员薪资等2)转移支付:社会福利、优抚、救济等政府支出2020/1/730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2)最低社会保障:困难帮助3)工会:协调劳资关系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2020/1/7311)财政政策: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变动税率2)货币政策: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3)收入政策:调整收入和物价关系、收入平等化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2020/1/732扩张与紧缩财政/货币扩张/紧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扩张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紧缩政策消弱消费和投资,减少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2020/1/733基尼系数•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阴影面积/ODE面积•取值0-1之间•数值越小越平等•0.2-0.4区间。2020/1/734参考资料:最新基尼系数2020/1/735参考资料: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遗产税•房产限购•房产税•燃油税•停车位收费•……2020/1/736参考资料:我国财政政策变化过程•1993-1997,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具有扩张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2005-2008,趋于中性的稳健财政政策;•2008第四季度开始,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3、大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20/1/7371.《当代劳动经济学》(第七版)【美】坎贝尔.R.麦克南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杨河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劳动经济学》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陆铭编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劳动经济学》-推荐阅读2020/1/738第二章劳动法2020/1/739•第一节:劳动法体系•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培训教程内容劳动法体系(定义: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劳动关系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法规制定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标准法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保障法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劳动监督检查法P392020/1/740•含义的多样性•我国法学界的定义1)狭义: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13章107条)2)广义: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3)学科:劳动法学。劳动法的概念2020/1/7411-含义:P282-特点1)体现指导性、纲领性,不针对特定和具体;2)主要内容是调整劳动关系,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特点;3)基本原则内容的稳定性;4)权威性。3-作用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制度的统一、协调;2)指导实施;3)助于理解,解释。4-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3)物质帮助权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020/1/742•含义:多样性,我国对劳动法律渊源的理解“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何种国家机关、何种方式、何种法律文件形式)•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2)劳动法律3)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5)劳动法规:《XX省劳动合同规定》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国际劳工公约7)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X*其他:内部劳动规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和判例法等劳动法的渊源2020/1/743•含义: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关系: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体现国家意识(法律规范)。•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2020/1/744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雇主和雇员•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休假等•内容:权利和义务雇员成为主体的前提劳动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三类(完全、限制、无劳动行为能力人)雇主成为主体的前提用工权利能
本文标题:人资二级基础知识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