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从115师代师长选用的分歧看毛泽东的高明
从115师代师长选用的分歧看毛泽东的高明毛泽东和彭德怀,两人都是湘潭县人,但性格、才华各有千秋。从20世纪30年代会师后,他们经常发生一些争论(如打赣州、如百团大战、如庐山会议等等)。而从抗日战时期对115师代师长的任用分歧来看,毛泽东似乎比彭德怀更加高明。下面内容摘自本人的《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一书。毛罗之情在于彼此之间真正的相互了解。罗荣桓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正确坚信不疑,而罗荣桓虽然长期做政治工作,但毛泽东对他的军事能力毫不置疑。1938年林彪被阎军误伤后,毛泽东与彭德怀于115师师长人选的分歧,可以看出毛泽东对罗荣桓军事能力的肯定。黄瑶说:1938年3月,聂荣臻留在了晋察冀五台山,115师就没有政委了。不久林彪又因负伤被送回延安,师长也没有了。这时对115师一天有两个命令。一个是毛泽东下的,时间稍晚,一个是“集总”下的,时间稍早。毛泽东的命令是任命罗荣桓代理师长,“集总”的命令是由343旅旅长陈光代理师长。两个命令打架了,因为“集总”的命令早了几小时,就以“集总”命令为准,从这件事来看,毛泽东对罗荣桓是器重的。同时在这件事上毛泽东对集总也有些意见,这大概也是事后毛泽东对彭德怀不满意的原因之一。“集总”就是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总司令部,由副总司令彭德怀主持。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分歧,显然是对罗荣桓军事能力的不同认识。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强了对敌后八路军的“清剿”,选用军事能力强的将领担任115师主官是必然的。陈光在长征时就是红2师师长,一直担负打先锋开山辟路的角色,打过不少硬仗。抗战开始后,平型关大战,他是前线指挥员。而罗荣桓一直是政治干部,几乎没有指挥过大仗。因此彭德怀选择主力旅旅长陈光代理师长不是难理解,并且是情理之中的做法。但是,毛泽东要任命罗荣桓代理师长,也不是没道理,从井冈山乃至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罗荣桓一直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战术,这就足足说明罗荣桓的军事才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只不过是罗荣桓性格内向,外人可能不了解他,但对他的才能,毛泽东却是相当了解的,并且早在古田会议前就说过他是一个人才,对他发现晚了。因此毛泽东的决定也应该是正确的。毛泽东选用罗荣桓之准确,在115师进入山东后,就逐渐体现出来了。1938年12月,罗荣桓与陈光率领师直机关与686团等部队向山东进军,开始时形势大好。但是,次年5月,罗荣桓离开主力,陈光率领师部和686团等3000多人就陷入日军包围之中,陆房突围虽然毙伤日军1200多人,但自己伤亡360多人,骡马辎重损失不少。战后,不少人对代师长陈光议论纷纷。面对复杂的形势,文化水平不高的陈光就显得不大适应(《罗荣桓传》,第174页。),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六中全会后罗帅带着部队到山东,这段时间“集总”和中央来往电报较多,主要是商量115师干部的配备问题。这时“集总”和中央还是有分歧,当时“集总”感觉115师拿不起来,在山东开展工作有困难,所以在115师上面成立一个单位叫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是徐向前(1940年6月回延安),政委朱瑞。意图是把山东的地方部队和115师统一领导起来。可是,朱瑞去了后还是没把地方和115师统一起来。然而,经过几年的战火磨炼,在115师内,虽然陈光是师长,但罗荣桓逐渐成为了当家人,于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1940年9月115师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朱瑞(第一纵队已不存在,朱当时任山东分局书记)一方面发电报给中央告115师的状,一方面在会上对115师做了严厉的指责。结果罗荣桓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央请求离开山东,回延安学习。这个会议就是史称的“桃峪会议”,历时三个星期。当时的分歧主要反映在对形势的看法不同。朱瑞估计较高,认为我军对顽固派已占优势,对敌伪也走向优势,所以打仗就偏于搞运动战;罗认为不占优势,我们是劣势,所以主张游击战。这个对形势的看法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罗荣桓杰出的军事才能,但他的看法并没获得大家的认可。并且,在这种分歧下,会上有的领导人借南大顶事件严厉指责115师和罗荣桓本人(《罗荣桓传》,第232页。)。南大顶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1940年)8月间,已编入八路军的天宝山大队队长廉德山叛变,将八路军一个侦察班和师政治部几位民运干部扣押在山寨内。9月2日,八路军向叛匪发起攻击。廉部裹胁了一些群众固守天宝山的险峰南大顶,使进攻南大顶的八路军遭受很大伤亡,激起了八路军指战员的气愤。罗荣桓担心部队攻占山顶以后会违犯政策,派政治部的两位科长带了几个干部到前线去。然而,直工科长刘四喜又被打死。另一位科长急红了眼,在攻下南大顶以后,不但没有制止违犯政策的现象,而且自己也枪杀了俘虏。罗荣桓得知后,立即将他撤职,同时批评了有关人员,并派组织部长梁必业去处理善后事宜。随后,罗荣桓又向上级报告此事,作了自我批评。(《罗荣桓传》,第231页。)在会议期间,“集总”来电批评了115师在军队纪律和干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罗荣桓在会上作了严格的自我批评后仍被以南大顶事件指责,于是他要求离开山东。毛泽东接到电报后,来电指出:“115师有极大的成绩,你们的总路线是正确的,你们均应继续安心工作,目前没有可能提出学习问题。”(《罗荣桓传》,第233页。)罗荣桓听从了毛泽东的话,放弃了要离开山东的想法。山东领导人间的分歧,引起了毛泽东等人的注意,但他没有随意地就把支持的砝码放在罗荣桓这一侧。毛泽东在延安也找了一些从山东去延安学习的干部,还有115师的干部了解情况,1942年毛泽东又让刘少奇从苏北到延安路过山东,解决山东的问题……刘少奇来后,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朱瑞的看法不对。这些调查的情况表明罗荣桓是正确的,并且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于是党中央决定统一山东的党政军领导权,实行一元化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刘和毛往返有很多电报,1943年初任命罗荣桓为115师政委兼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来又任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回延安了。这样在山东便实现了一元化领导。然而毛泽东等人决定罗荣桓为山东党政军一把手时,罗荣桓的身体并不太好,林月琴回忆:1942年是山东抗战中最艰苦、最紧张的一年。罗荣桓曾将这一年比喻为“拂晓前的黑暗”。就在这一年年底,因劳累过度,荣桓得了尿血的病,人日见消瘦,但查不出病因。罗荣桓的病情其实很严重。萧华回忆:战斗结束后,因为极度劳累,罗荣桓同志病倒了,一小便就是一盆血。那时候缺医少药,有时只能在农村寻求土方子治疗。有一次,为了做尿道探测检查手术,由于器械落后,没有麻药,他忍着难言的疼痛,一连坚持了三个钟头,汗水湿透了床单。就这样,他还一直不让将他的病情报告党中央,仍然常常带病到情况最危险、斗争最尖锐的地方去;病情严重时,就坐着担架指挥作战。战友们无不为他的顽强的革命意志和高贵的革命品质所深深感动。此为1942年12月甲子山战役时发生的事情。1943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政委、代师长。林月琴回忆: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决定在各根据地内实行党、政、军的一元化领导。中央经过反复酝酿,决定叫荣桓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政委兼代师长。但此时荣桓因病情严重。1943年3月11日,他致电中央,请求准许他休息半年。毛主席接到电报,感到十分突然并表示关切,12日,他和朱德复电:“你的病情如果还不是很严重,暂时很难休息。”同时建议让荣桓的战友黎玉、萧华等多分担一些工作。接到毛泽东的电报,罗荣桓坚决地服从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命令,挑起了领导山东工作的重担。而毛泽东对他的健康一直非常关心,经常发电报询问病情,并且还安排他去治疗和休养。当山东军区新的领导机构组成以后,毛泽东便批准罗荣桓赴新四军,请在新四军工作的国际友人、奥地利籍的泌尿科专家罗生特诊治。5月,在林月琴的陪同下,罗荣桓到达了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盱眙县黄花塘。罗生特大夫诊断发现罗荣桓的肾脏有病变,但究竟是肾癌还是多囊肾,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无法确诊。这时,蒋介石派李仙洲率93军入鲁反共,山东斗争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尽管新四军的医疗、休养条件均好于山东,但罗荣桓在黄花塘住了一个多月,便匆忙返回了山东。这年秋季,为了就近为罗荣桓治病,陈毅将罗生特派往山东。但山东仍未买到大一点的X光机,罗生特仍做不出正确的诊断,只好建议罗荣桓秘密赴上海去治疗。林月琴回忆了毛泽东与罗荣桓关于此事的电报来往情况:山东分局研究后发报请示中央。毛主席复电同意,我便陪同荣桓前往新四军3师,准备从那里再通过地下交通线去上海。毛主席发出同意荣桓赴上海的电报后,又很为荣桓的安全而担心,很快于1944年2月8日又发了封电报说:“你的病况,中央同志大家关心,因来电所述的病情甚为严重,故我们复电在山东医治,如不可能则去上海,实含若干冒险性质。究竟近情如何,是否完全不可能在山东医治,又是否完全不可能来延安而非去上海不可,如果去上海又如何去法,均望详告。”毛主席的电报,关怀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当军区收到这封电报时,我们已经出发了。直到2月27日我们到达3师驻地,才看到这封电报。荣桓红军时代攻打梅县中,腹部负过重伤,身上有伤痕。毛主席所说“实含若干冒险性质”即指此。荣桓看到这份电报后,即决定不去上海,又返回山东。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关切和罗荣桓的“听话”可见一斑。而毛泽东力主罗荣桓党政军集一身后,山东在罗荣桓的领导下面貌终于焕然一新了。黄瑶说:总的说来毛泽东对罗帅比较重视,而且山东的工作也搞得确实不错。1943年到1945年,实现了一元化领导以后,山东的一盘棋就活了。抗战后期我们比较完整的根据地,山东就算一块。于此,罗荣桓确实功不可没。1945年8月抗战结束后,毛泽东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提出要求由我党干部出任四个省的省长,山东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个省分别为河北、热河和察哈尔)。此时罗荣桓领导的山东分局实际控制了山东80余县,部队达到30多万人。(《访黄瑶:毛泽东与罗荣桓》,载《说不尽的毛泽东》(下),第579页;《罗荣桓传》,第372页;)随后,在向东北进军中,山东出的兵力相当多。黄瑶认为,在解放战争中逐渐组建的四大野战军中除一野外其余三个野战军均有大量罗荣桓领导的山东部队的底子: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的部队大部分是从山东去的,三野部队的老底子有一半是山东的,二野杨勇部也是山东部队。回过头来看当初对115师代理师长乃至山东一把手的分歧,毛泽东选择罗荣桓确实是独具慧眼,而罗荣桓在山东的工作确实是响当当的。据王力1985年回忆:1961年毛泽东曾找他谈过半天话。因为王力曾长期在山东工作,当谈到山东党史时,毛主席谈了他对罗帅在山东工作的看法。毛泽东说:“山东只换了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活了,山东是执行中央十大政策的模范,他把山东所有战略点线都枪占和包围起来了。当时,只有山东一个全省是我们党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可以抢占东北,南可以直到长江,这都是主要依靠山东。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罗荣桓同志他到山东的第一天,想的就是谁领导谁,谁团结谁,谁统一谁的问题。也考虑到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当时建设根据地的中心任务,就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所以,他一到山东就想着:要把山东全部拿下来,而且要为把全国拿下来尽义务”。毛泽东对罗荣桓在山东的工作评价很高。
本文标题:从115师代师长选用的分歧看毛泽东的高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1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