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922-凝聚商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崇仁)
-1-凝聚商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崇仁县关工委近年来,崇仁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工委、县委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创新思路,精心谋划,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整合全县关工委扶贫资源,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引导商会、非公企业和各界人士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前我县这项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关键的民生工程,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一、加强牵线搭桥实施“扶贫助学”行动县关工委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当前重要工作日程,主任亲自抓,其他副主任按挂点乡镇具体抓,抽调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素质高的关工委成员单位的干部,深入到各乡(镇)关工委组织指导结对帮扶工作,加强同本乡镇在外知名企业家、商会沟通联系搭建资助贫困生资助平台。全市“联手三方,共织关爱网”活动现场会会议材料-2-去年11月份以来,县关工委全体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到各挂点乡镇指导乡(镇)、村两委级关工委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寻求切合当地特点的扶贫助学的新路子,形成了“一乡一策”的扶贫助学新举措。航埠镇关工委充分利用本镇在外经商办企业、房地产商多的特点,为有爱心的人士开展社会公益捐助提供载体,以中小学为平台,创建了“航埠镇教育扶贫帮教促进会”,到目前共收到社会人士捐款50余万元,每年对贫困且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每人3000-5000元不等的捐助;白陂乡笔架村成立了爱心协会,发动全村村民少抽一包烟,用省下的钱捐助贫困学生,到目前为此共筹措资金12万余元,资助了16名学生考取大学。通过政府机关示范,健全组织动员机制,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扶贫,进一步拓展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渠道,为此我县各级关工委积极为有帮扶意愿的商会、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牵线搭桥与全县贫困学生精准结对帮扶,并成立了各类“爱心协会”8个,通过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对贫困青少年进行帮扶。二、主动出击沟通协调助推商会结对帮扶今年3月以来,新任县关工委主任魏友旗采取走出去-3-请进行来的方式,带领部分班子成员先后7次分别到南昌崇仁商会、深圳市崇仁商会、四川省温州商会拜访了理事会成员及部分爱心人士通过同乡、同事、同学、亲朋等关系,激发他们回报社会捐助的爱心,还5次组织商会企业家代表深入我县部分贫困乡村,调研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了解结对扶助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并呼吁非公企业和各界人士要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为实现全社会共同小康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县关工委与县工商联(总商会)共同制定了非公经济人士精准结对帮扶规划,组织引导全县120户非公有制企业,利用理念、技术、资金等优势,参与到对全县贫困学生扶贫助学行动中来,扩大社会帮扶力量,2017年上半年共为2819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269.64万元,确保实现他们入学不愁、求学不难,安心完成学业,为广大家庭贫困学生圆求学梦。随后,我县的南昌崇仁商会、深圳市崇仁商会、四川省温州商会及非公企业和各界人士也积极响应,以各种形式投身到家乡的精准扶贫中来,并通过县关工委将扶贫助学67万元资金全部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今年6月深圳市崇仁商会采取“一助一”托底助学模式,对我县贫困家庭的特困生全程救助,从县关工委提供的名单中确定了48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为资助对象,首-4-次捐助人民币96000元,以后每年对列入资助的4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实行动态调整,从初中起资助至大学毕业的全程救助。今年8月四川省温州商会从县关工委提供的名单确定了3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为资助对象,同时,表示将加快与江西省温州商会的对结,继续做好做实对崇仁的扶贫助学工程。在北京的崇仁企业家汪洪先生,通过马鞍镇关工委牵线,为马鞍镇每年捐赠20000元助学金,用于资助10名贫困学生;一订十年不变。崇仁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县、乡两级关工委还为郭圩乡和三山乡等7所中心小学捐赠价值27万元的图书、电脑、学生课桌等。此外,还牵线在广州、苏州、保定、上海的崇仁民间商会个人捐钱捐物总价值人135万元给学校和贫困学生。大家表示,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是希望通过相应的活动和形式,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商会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家乡精准扶贫的大军中来,共同为家乡精准扶贫工作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三、关工委和商会联动,共创就业扶贫“绿色通道”县关工委与县总商会、就业局密切合作,对贫困青年及困难大学生就业设立“就业绿色通道专项基金”,通过“岗位培训、岗位推荐、政策扶持、经济援助”等举措,-5-为贫困青少年及大学生提供就业帮扶工作,对于知识能力局限、就业资源短缺的贫困青少年都可申请就业“绿色通道”,免费进行岗位培训、岗位推荐。县总商会、就业局与企业、公司、商家对接,每年提供300多个岗位,举办技能培训班12期次,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并充分利用“二鸡(机)一光伏”产业优势,对贫困青少年进行精准扶贫。农业以养殖麻鸡为主、工业以机电(变压器)为主,加上光伏产业扶贫,形成全方位的扶贫机制,有效阻隔代际贫困的现象发生。要求全县各村大力发展“一村一业”,引导和鼓励未考上大学的青少年投身到种、养殖行业当中,同时对自主创业的贫困青少年,根据规模大小,提供10-30万元的无息贷款,目前全县有300多名青少年养殖麻鸡,逐步走上了脱贫之路。同时,以光伏产业扶助一批特困户,全县在农村目前有812户贫困户安装了光伏发电。为精准扶贫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本文标题:922-凝聚商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崇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3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