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二下第三单元语文教案(2013.3)
1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初备者:修改、执教:9.日月潭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课前准备教学PPT,生可提前搜集一些有关台湾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单元教学计划:1.教材分析: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遥远的台湾岛;无论是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让我们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2.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56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能背诵《日月潭》、《葡萄沟》、《北京亮起来了》中自己喜欢的相关段落,学会积累。(3)能归类、整理多音字,进一步积累几组反义词(4)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描写的优美景色,并能模仿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优美景色。3.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和了解与本组课文有关的专题资料,并转化成文字夸夸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4.教学时间:13—16课时。2预设教学流程生成与反思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出示中国版图,找出台湾。简介台湾的基本情况。2.欣赏台湾日月潭的图片,初步感受她的美,揭题。3.是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中国这幅优美的画卷。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日月潭(出示课题,齐读)4.读着这样的题目,你能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吗?(具体在什么位置?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读“朦、胧、晰、筑、境”5个字,把拼音读正确。这篇课文里有大量的四字词语,你能读准吗?出示: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详细讲解“环绕、名胜古迹”的意思。(1)“绕”,怎么记的?编顺口溜区别有火把饭烧,有水把花浇,有丝把手绕,有手把背挠。完成课作本第3题。(2)“隐”注意前鼻音,给它找找朋友。AABB的词能再说几个吗?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3.出示“朦胧”,读准后鼻音,你恩能够从课文中找到它的反义词吗?“清晰”,联系实际,用上这两个词语说说句子。4.把词语放回课文中,分段指名同学朗读,想想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风光秀丽,那里不同时间景色不一样,名字的由来很有趣……)三、细读感知。谈话:围绕我们课前的几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3看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随机交流日月潭的位置:口头填空:1.上面的文字共有______句话.2、台湾省最大的湖是_______,位置在__________3、描写山多,树多的词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它在()附近的高山上。那里(),(),周围有许多()。结合资料和图片了解周围的名胜古迹:九龙口、文武庙、孔雀园、玄奘寺等。3.指导朗读。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指名交流。2.出示填空,“因为湖水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小岛把湖水分成了(),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所以就叫()。”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第二段写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5.完成课作本第5题。6.师总结:出示图片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生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47.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它那秀丽的风光。四、巩固生字,学写“展”、“建”等6个生字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的区别。2、找出你的喜欢的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读一读,下节课进行检查交流。3.完成课作本上生字的练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卡片。2.齐读四字词语。3.男女生分段读第一、二自然段。(文章要逐字逐句朗读,扫除文字障碍.)二、细读品味“风光秀丽”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请同学们读读第3、4段,把你认为日月潭优美的句子画下来,细细品味。欣赏《日月潭》朗读视频,欣赏配乐《阿里山的姑娘》。清晨1.出示句子: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指名读,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2.重点理解“隐隐约约”你们见过大雾吗?在雾中看事物是种怎样的感觉?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3.比较句子,去掉叠词,哪句读起来更好听,更美,体会叠5词的音律美。(想想自己平时看到的叠词。)4.欣赏图片,读好句子,指读——师范读——齐读——背诵(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中午过渡:如果说清晨的日月潭是一种安静的美,那中午时分的日月潭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汇报交流,随机教学。(1)晴天的日月潭①理解“清晰”,找个近义词,②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想象说话太多,应该少而精,有所侧重。此处可省略。③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④朗诵指导(2)雨天的日月潭①重点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②好像披上轻纱,让你感觉此时的日月潭————-。③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3)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诗是很好,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不是有点深奥?恐怕要领悟也很难。增加了课堂的额外负担。)三、总结朗读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四、拓展升华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2.说一说。五、写字指导。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6置。2.教师范写,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3.学生练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4.完成课作本上6个生字的书写。六、实践活动。1.向家人、朋友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你所知道的日月潭。2.你知道台湾还有什么美景吗?把搜集来的资料办一期“走进台湾”的图文展。板书设计:9.日月潭位置名字清晨隐隐约约中午清晰(晴天)风光秀丽朦胧(下雨)课后反思10.葡萄沟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教学难点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设教学流程生成与反思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归类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的多、美和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好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2.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这个问题有难度,可以直接板书,(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组词。新疆,吐鲁番“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提示:把田分成一块一块的)“鲁”,“番”组词。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出示:蜜桃梯田碉堡维吾尔族(1)区别“密”“蜜”,很甜(请同学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2)梯田图片介绍(3)碉堡,关注偏旁,看图片。(4)维吾尔族,结合图片介绍认识,(5)葡萄干(gān)钉(dìng)着好(hào)客水分(fèn)完成课作第3题。三、细读课文1.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划出相关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8好在哪里?(好客,葡萄颜色多,葡萄干味道甜……)3.过渡:人们最喜爱吃葡萄,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观葡萄园吧!出示第2自然段,齐读。在这样葡萄园里,你看到了什么?(茂密的枝叶,很多葡萄)(1)夏天的葡萄园出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你读懂了什么?“四面”,向往哪里长,就往哪里长。“凉棚”,出示图片,这里的凉棚是用作什么的?,需要多少叶子啊?理解“茂密”指名读。“一个个”默读,只有一个吗?体会多。炎热的夏天,钻进这样的凉棚,感觉如何?(凉爽,凉快,舒服)指名读,齐读。(2)秋季的葡萄园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吸引你的是什么?①颜色多,都有哪些颜色?圈一圈。出示图片欣赏,指导朗读。这么多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五光十色”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体会葡萄的晶莹剔透。像这样表示颜色多的词你还积累了哪些?指名读句子,齐读。②数量多:一大串一大串,比较一大串和一大串一大串,体会葡萄结的多。指导朗读。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③出示填空,指导背诵,完成书本后面填空。④完成课作第5题。4.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能吃上这美味的葡萄)维吾尔族人民会满足你的要求吗?(热情好客)读读后半部分,你从哪里能感受到?9①准会,最甜吃个够,指导朗读。②结合书本插图,你瞧,维吾尔族老乡把最甜的葡萄都给你端来了,他们会对你会说些什么呢?齐读第二自然段5.难怪作者说,回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6.小结:小结: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维吾儿老乡热情好客,盛产这么多的葡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书写指导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2.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4.完成课作第2题第一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生字词,会写6个字。2.知道葡萄干的制作过程,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下第三单元语文教案(2013.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4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