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填空
1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的:筹备建国任务时间地点: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为国旗,以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4)通过了《》2、开国大典:年月日。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1)国际(2)★4、西藏和平解放:时间:年;西藏代表:;意义:。第2课最可爱的人1、“最可爱的人”指:★2、抗美援朝战争(年—年)(1)司令员:(2)目的:(3)出兵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②;③(4)结果: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3、战斗英雄:、。学习精神:、集体主义、。2第3课土地改革1、土改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年结果: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近亿多农民分到了亿亩土地。意义:第4课工业化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年——年基本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成就:①②③④⑤⑥★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年月会议:。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类型:是我国第一部类型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工商业采用,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实现了,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从此,进入。3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中共八大(1956年):会议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意义:。2、探索失误:党中央发动的和。(1)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造成严重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3)吸取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3、探索时期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结束“洋油”时代——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起止时间:年——年★2、结束标志:3、性质: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4、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民主和法制糟到严重践踏的典型事例。★4、文革期间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人民的抗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意义:一场深刻的★2、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年内容:①思想上:②政治上:4③组织上:意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具体事例: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②中共十二大,;③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坚持,坚持。做出经济发展分步走的战略部署。★2、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3、中共十四大:确立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4、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把邓小平理论写进。第11课民族团结1、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是在时。2、民族居住格局:大杂居,小聚居★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的一项和基本政治制度。5、5个自治区:、、、、。★6、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7、援藏干部孔繁森5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制度。★2、香港回归:年月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3、澳门回归:年月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5、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吴国派卫温赴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设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A.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B.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C.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D、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3、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新加坡举行,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4、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5、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第14课钢铁长城1、中国第一支海军:。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2、新旧中国海军保卫国防能力的不同: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6(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有力保护祖国的海防。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建国第一年,我国同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倡导:1954年,、、。②内容:、、、平等互利、。③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在的万隆举行,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总理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中美事件:①1971年“乒乓外交”②1971年秘密访华③1972年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2、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3、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2001年,在,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通过了,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第17-18课科学技术成就★1、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国防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航天成就: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7人飞船;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④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农业成就: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誉为。2、我国提出了“863计划”,选择发展的高科技领有:、、激光技术、、能源技术、和海洋高技术(1996年增加)共八个领域。3、“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说的是的应用。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把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文学艺术发展方针:1956年,提出了的方针;★2、体育成就:①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瞻目;我过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是②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射击运动员获得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③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④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1、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填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