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第148期2016-02-29作者简介李社潮,中国农机论坛顾问,三级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农机推广协会副会长。从事农机管理和推广工作,主持科技推广项目20多项,获部、省级农业和科技进步奖10余项。坚持笔耕不辍,为农机事业呐喊,30多年来在《人民日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二千余篇,出版专著两本。导语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国家强调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今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无论是从农业宏观层面,还是从农业和农机生产经营者方面,都应对它的深刻意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评估。那么各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将会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哪些效应呢?且看本文分析。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近几年,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出台的关于农业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在反复突出强调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中,强调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2015年底农业部召开的2016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韩长赋部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2016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6]203号),又强调指出“发展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深松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近几年在我国不少地区已得到一定的示范推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农机市场的新需求。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然而,在我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补齐短板步伐的重要阶段,国家层面对一项农业技术能够这样重视和多次部署,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表明,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提速期,发展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站位更高的全新认识和深入领会,以及全面把握。展望2016年、“十三五”及更长时期,保护性耕作的生产方式的地位必将日益突出,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已不仅仅是对现有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完善和改变,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推广和应用面积的扩大,还将直接影响农业机械装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化肥、农药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加快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粮食生产成本的降低,增加先进农业科技标准化的广泛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为此,我们要对新时期保护性耕作技术功能定位再认识,对其内涵外延再丰富再发展,对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在降低玉米,小麦、水稻等生产成本、保护农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不可低估。一棵50年的树值多少钱?印度一位教授用他神奇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棵树一年对人类的贡献高达一百多万人民币。但更为深刻的寓意是,树的价值是无法换算为金钱的,树创造了生命,孕育了人类。异曲同工,正是保护性耕作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一场农业耕作制度颠覆性的革命,使农作物生产留住的一块小小的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棵树的作用,小根茬显示大作为、大力量、大价值。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各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特别是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必将会彰显出经济、社会和生态多重重要效应。在节省生产费用,降低玉米等生产成本上有积极作用。受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今后一段时期每个农业经营者都必须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的问题。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达到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降低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成本,抵消或弥补玉米收购价下调带来的减收。农作物收获后采取机械免耕播种,播前不用机械整地,减少了机械进地作业次数至少3次,仅每亩节省农机生产作业费用就可达50多元,加上减少玉米、小麦秸秆处理用工,每斤玉米可以降低生产费用0.1元,基本相当于玉米收购价下调比例。不可低估的生态功能作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将保护性耕作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不仅是农业发展理念的创新,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屏障”。农作物是绿色生命,农业生产本身就是固碳过程,发展保护性耕作,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服务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留茬特别是玉米根茬固土,秸秆覆盖减轻风蚀、水蚀,深松蓄水保墒,增强抗旱和固水能力。通过减少农机作业次数,降低燃油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秸秆还田还可以滞留秸秆中碳的排放,秸秆覆盖具有增加有机质固碳作用。据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给出的关于“吉林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项目测查评估,一公顷玉米秋季留高茬,大约相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当于0.1公顷林地在涵养水份、保育土壤、防止沙尘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作用。如果1亿亩玉米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就相当于造1000万亩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约达380亿元。当然,对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采用保护性耕作种植技术所带来的生态功能作用,还缺乏定性与定量的试验验证,也没有关于其对土壤的碳含量影响及固碳潜力的评价,因而难以深刻认识与揭示。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试验,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自然生态平衡、国土生态安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对促进粮食持续增产有重要作用。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面考虑,我国推广的任何重要农业技术,必须有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持续提高。保护性耕作免耕机械化播种,以东北种植玉米为例,免播机播一般公顷保苗率在6万株以上,至少比人工扎眼等种法多一成苗,正常年景,可增产7%-8%。目前我国玉米单产在逐年提高,但是与平均亩产600多公斤的美国相比,仍低30%以上。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差距,主要因素是土壤肥力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美国土壤有机质普遍为3%-5%,而我国特别是东北黑土地土壤有机质普遍在2%以下。今后要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呈显著正相关。玉米秸秆的有机质含量高达93%,同时又富含氮、磷、钾以及作物所需的中量和微量元素,因此经常实施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丰富养分的含量。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的潜力非常大。当然,秸秆还田培肥有机质的时间是较慢长的。对中高端农机产品需求具有引领拉动作用。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农机,都是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科技含量比高的中高端农机具,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对作业的农机产品产生比较多的需求。据2015年国内主要播种机企业市场销量统计,全国共计销售免耕播种机超过5万台,在全国播种机市场份额中,占据半壁江山,免耕播种总机销售额突破5亿元。免耕播种机保有量的逐步增加,使我国播种机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产品正在实现升级。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一体、与“工”相连,也调动了农机制造企业等部门研发生产保护性耕作农机的积极性,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机具产品供给速度在加快,对带动和扩大今后一个时期农机产品新消费、推动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都表现出积极的作用,具有“农工”共赢的良好效果。对于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业部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可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这一目标的实现紧密相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这个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少动土,保墒作用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减少或控制人工灌溉用水量;在“两减”方面,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培肥地力,可以逐渐减少化肥施用量;尤其是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农作本文出自:农机360网上传:白志军转载须注明出处物秸秆覆盖还田,使大部分秸秆得到很好利用,为破解秸秆焚烧这个社会性的突出难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可使我国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抗玉米倒伏的作用十分明显。玉米倒伏是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同程度要遭遇的自然灾害,因此防玉米倒伏是关系着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近几年对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受灾倒伏程度的评估看,在同品种下,玉米采用保护性耕作宽窄行休闲种植模式,具有较强的抗倒伏优势。按照玉米植株倒伏倾斜度大于45°作为倒伏指标,分重、中、轻三个级别。据测查,在抗御台风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普遍比其它对比模式倒伏要轻一个级别,减少粮食损失10%以上。除此之外,保护性耕作多为茎倒,不是根倒,植株自我恢复直立能力强。结束语发展保护性耕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充分认识推广并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农机全行业统筹规划,机艺融合,精准发力,不断创新,加强供给,搞好服务,久久为功,就一定会使保护性耕作成为引领和带动农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动能,最终实现多赢局面。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8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