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互动理论在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们对微观层次的现象只是给予了粗略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们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他们开始明白,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这一创造性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微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即互动理论。互动理论的兴起表征着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出积极贡献的开始。一、互动理论的兴起1.詹姆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学家。詹姆斯认识到,人类有将自身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人类能象征性地表示他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发展出关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和感觉,并且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典型反应。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詹姆斯把这些叫做自我的能力,认为它们对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建构其对自身的反应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詹姆斯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⑴“物质自我”,人类把它们看作是其全部存在的一部分和决定其身份的关键的那些客体。⑵“社会自我”,由于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⑶“精神自我”,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詹姆斯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然而,詹姆斯并未对这一初步的见解深入探究,毕竟,他是一位心理学家,较之于个体能力所源生的社会过程,他更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2.库利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修正了自我的概念,他的主要突破是: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其次,他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2一样。如同个人可以象征性的符号化环境一样,个人也可以象征性地将自己视为客体,在他人行为这面镜子中,看到自我的形象和感觉。自我是以群体为背景的,是在互动中产生的。但是,群体作为参照之境,他们的重要性却有所不同,一些群体的重要性高于另一些,这些对于形成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最为重要的群体通常是,那些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3.杜威作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学派的主要代表,杜威强调人类同世界的调适过程,在这一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试图掌握环境中的各种条件。在适应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特征。杜威指出,人类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心灵意识不是一种结构,而是一个过程,它是人类努力去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在杜威看来,心灵意识是这样一个过程: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定义,明了行动的潜在路线,想像每一路线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抑制不恰当的反应,随后选择一条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由此可见,心灵意识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它意味着深思熟虑。深思熟虑是对各种难以取舍的行动路线(在想像中)进行生动的预演......深思熟虑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路线进行的试验,它是对各种已选定的因素进行不同组合的试验......以期了解,一旦采纳了某一行动路线,行动的结果将如何。杜威关于心灵意识的概念,即认为它是一个调适过程,而不是一个事物或实体,对米德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恰如库利对其自我概念所作的论述一样,杜威论证了心灵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实用主义把有机体看作是实践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在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中才形成的。结合行为主义,实用主义提出了理解人类生命的新思路:人类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那些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而最为重要的一种满足是对其社会环境的适应。4.米德互动论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开创者是米德。他关于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揭示以及人际互动模式的理论至今仍被许多互动理论作为基本结构而接受。米德对人类生命过程的理解,是他关于心智、自我、社会关系探索3的认识基础。在这个方面,米德深受行为主义、实用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自诩为行为主义者的米德,反对行为主义关于人的内在心智动力是不可研究的前提假设,试图以虑及人类心智和自我重要性的方式,修正行为主义的刺激强化理论。米德接受了杜威关于人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满足是对环境的适应的观点。米德还将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那些有利于其生存和适应的东西才能在有机体中得到保存——应用于人类。在融合行为主义、实用主义、达尔文主义三者的某些成分之后,米德形成了他关于人类生活图景的观点:人是努力适应环境的动物,人试图学会和保留那些能使其生存并获得满足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心智和自我。心智和自我和其他人类的独有特征,正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努力的情况下进化而来的。人通过获得心智和自我以适应社会,社会也正是因为个体所具有的心智和自我能力而成为可能。(1)心智心智就是人们定义特定的社会环境,并通过“想象性预演”各种行动方案,选择最合适的行动路线的心理过程。米德的这一说法,继承了杜威的观点,其所说的“想象性预演”的过程类似于杜威所说的深思熟虑的过程。米德研究了婴儿的心智形成过程,以了解人是怎样获得心智这种能力的。米德强调心智产生于一种选择过程。这种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试错法,一种是婴儿的协作者的有意识训练。通过这两种途径中的任意一个,婴儿逐渐学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常规姿态,而学会能够增强个体间互动有效性的常规姿态,意味着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一个有机体懂得了常规姿态的含义,通过这些常规姿态来领会和理解他人,并想象性地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米德就认为这个人具有了心智。(2)自我心智的能力,是自我形成的基础。人们对他人的姿态进行解读,并从他人的观点中了解自身(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对他人姿态的理解,是对自身想象和评价的基础。人类这种将自身作为客体进行想象和评价的能力是有赖于心智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随着有机体的成熟,在每一个人与具4体他人互动的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想象’,最后将明确为或多或少稳定的、可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概念’”。借助自我概念,个体行为获得了前后一致性。米德指出了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嬉戏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只能跟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第二个阶段是团体游戏阶段。这是随着生理的成熟和角色领会的实践,成长中的有机体开始体味进而理解处于有组织的活动中的他人的角色,获得多重自我的形象。在最后一个阶段,一个人能够体会并且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并明确共有态度。在这个阶段,个人能够提高自己对那些交往对象的反应的恰当性,同时,将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期望,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共同体的希望和观点。(3)社会社会互动的组织化有赖于心智的形成。如果人们不能领会角色和能对可选择的方案进行想象性预演的心智能力,个体间就无法使他们的行动协调一致。社会互动的组织化也有赖于自我的能力,如果人们不能从一般他人的观点出发评价自身,如果不具有从共有态度中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的能力,那么在较大的群体中进行解调就变得及其困难。米德不但用心智和自我能力来说明社会的维持和延续,而且用心智和自我能力来说明社会的动荡和潜在变动。在他看来社会是一种构成现象——缘自个体间的调试和互动。因此,社会也可以被改变和重新建构——通过心智和自我表征的过程来进行。米德道出了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依赖而维系的关键过程,他涉及到了社会组织是个体心智和自我的反映,并且是心智和自我的来源,但是却未能进入到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个体在这些模式中运作的多样性的层面。米德没有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确切的连结点,从而使研究未能精确化。5.结构与角色的概念化米德没有找到心智、自我与社会的确切连结点,因而不能清晰地描述社会结构的参与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与之相反的问题。解决这一模糊的社会学探索之一,就是将目光集中在角色这一概念上。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位置网,那么个体则处在这个位置网中,扮演着与某个位置相联系的角色。帕克是最早以强调角色来发展米德的思想的学者之一。他强调角色与某个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而个体则与社会结构位置规置下的某个5角色相联系。这样自我就在多重角色的扮演中重现,而各种角色又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的位置相联系。默雷诺则将角色分成若干类型:身生角色——在其中,行为与一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的生理需求相联系。心理角色——个体按照特定社会背景的具体期望行事。社会角色。社会角色——个体要遵从各种常规社会类别的期望。社会结构被视为有组织的、要求个人按角色行事的期望网络。人类学家林顿,则通过角色、地位和个体之间的概念区分,进一步阐明了社会组织的本质和个体在其中的嵌入性。社会结构的一些要素是:一个位置组成的网络、一个相应的期望系统、按与特定位置相联系的期望之网来行事的行为模式。这三位学者对角色的表述,即角色是与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个体按照社会对某个位置的期望扮演角色,社会结构就是一个由个人按照特定要求扮演角色的期望网络。他们的论述成为米德理论的必要补充,使人们有可能更准确地理解心智、自我与社会地相互联系。二、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对米德互动理论的一方面发展。符号互动论是布鲁默(HerbertBlumer)提出的名词,但库恩(ManfordKuhn)等学者对他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挑战,由此出现了符号互动论的依阿华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对垒。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方便的标志,并非争论发生的准确地点,因为布鲁默于上世纪中期离开芝加哥,而库恩在此后不久谢世,而依阿华学派的大部分传统于上世纪60年代转入印第安那大学的符号互动论中去了。1.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通过符号交往。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是人类比之其他动物远为优越的特征。凭借这种能力,人类得以不断地符号象征化各种客观事物、思想以及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任何阶段,并进行交流。人类之所以能够使用符号有效沟通,是因为他们具备在发音和身体姿态等方面获得一致意义的能力。符号性交往是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人们在交往中不仅使用词汇和语言符号,还使用具有一般含义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辅助体态和其他象征性姿态。2.通过角色领会对他们的姿态行为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互动。米德认为角色领会是一种视他人的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互动6论者仍然视之为互动发生的基本机制。3.心智和自我的存在是人类互动的结果。芝加哥学派和依阿华学派的分歧:1.对人性的解释方面:芝加哥学派更强调自我对互动关系的建构能力,而依阿华学派则更强调自我概念和角色对互动关系的限定和规制。芝加哥学派认为,具有心智的人能将任何客体(自我)置于情境之中。虽然,自我是一个很重要的客体,但他不是惟一的客体。在行动之前,人们会对行动进行权衡和蓝图设计,但人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情境定义和行为。依阿华学派认为,具有心智的人能够进行情境定义,但倾向于保持人格的一致连贯性和可预见性。自我是情境定义中最重要的客体。人们能够进行权衡和蓝图设计,但其行为不过是核心自我和群体如同棱镜般散射的结果。2.对互动本质的揭示方面:芝加哥学派强调互动中人们的情境定义和行为模式处于持续不断的变动之中。而依阿华学派则强调人的核心自我、他人的期望和情境的规范对互动的影响和规制作用。3.对社会组织的本质认识方面:虽然两派都认为社会组织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但是芝加哥学派更强调人在互动过程中对社会组织的创造作用,而依阿华学派在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对互动的规制作用。芝加哥学派认为,社会结构是通过行动者的彼此调适建构起来的。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置于情景定义中的客体之一。随着行动着情景定义和客体的改变,社会结构相应地也会重新排列,从而要求他人重新调适。依阿华学派认为,社会结构由具有一定期望和规范的地位网络构成。虽然符号互动创造和改变着这种结构,但是一旦这种结构产生出来,就会对互动进行规制。这
本文标题:互动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0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