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五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竹岐小学学区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2课时集备时间8.26主备教师集备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设计补充说明教学内容: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秋思”。)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1.引导品读《泊船瓜洲》。(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3)还原诗境,感情朗读。(4)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3.自读体会《秋思》。(1)小结过渡: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2)自由朗读体会。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1.总结: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2.朗诵两首诗词。营造情境,引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第二课时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二、对比学习《长相思》。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题目作者背景思乡缘由作者表现表达特点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诏入京春意浓追问明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秋思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叙事抒情含蓄感人长相思纳兰性德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写景叙事倾诉心声四、根据上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写小论文。提示:竖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较《×××》和《×××》两首思乡诗(词)的异同”“古代人离开家乡的原因略谈”“触动古人的思乡愁绪的意象有哪些”等题目写小论文。横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赏析”论文题目。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奉诏进京春意浓追问明月何时还秋思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意万重教后反思竹岐小学学区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题6.梅花魂课时2课时集备时间8.26主备教师集备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设计补充说明教学内容:6.梅花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继续开展“浓农乡情”的活动。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挂图。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讨论: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6)再次播放《红梅赞》,用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领悟梅花的象征意义。(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2、思考讨论:(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板书设计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6、梅花魂3、不能回国中国心4、赠送梅图5、递梅花巾照应教后反思竹岐小学学区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题7*桂花雨课时1课时集备时间8.26主备教师集备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设计补充说明教学内容:7*桂花雨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点: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问花雨1.师:板书:桂花。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桂花吗?谁来讲讲桂花。品种繁多,清香扑鼻,。再板书:雨2.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疑问呢?什么是桂花雨?桂花雨是怎样的?二、梳理花事1.同学们提得真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请同学把书翻到30页,认真默读课文,把字词句读准、读通顺,划出点明“什么是桂花雨?”的语句,然后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情,明白吗?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什么是桂花雨啊?出示相关语句。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3.说得真不错,摇啊摇,摇下了纷纷落下的桂花雨。(板书:摇桂花),同学们除了摇桂花,课文还写了哪些事呢?★还写了哪些事呢?你能不能用三个字的小标题分别概括一下吗?请同桌之间先一起交流一下。小时候:1.爱桂花2.送桂花3.摇桂花4.收桂花读中学时:5.赏桂花6.带桂花4.请你连起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些什么事。先自己试着说一说。课文分别写了我小时候1.爱桂花2.送桂花3.摇桂花4.收桂花和读中学时5.赏桂花6.带桂花的事,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三、沉浸花香1.是啊,这些年来,桂花始终伴随着我成长,当我念中学时,全家到了杭州,我带着杭州的桂花给母亲,母亲怎么说,请你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在文章中找出来。出示: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2.找到了吗?我们也来说一说。母亲这么一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问题呢?质疑: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又有多香?为什么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桂花有多香?3.那家乡的桂花有多香呢?请你默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划出来。分别在句子交流,出示:①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②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③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4.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默读几遍,体会一下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香,在句子旁边分别写上自己的批注(感受)。5.我们发现没有,很多同学都关注了第2句和第4句,那好,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6.细细地读这两个句子,你是否有特别的发现?都用了一个“浸”字,你真是火眼金睛啊,既然是同一个浸字,哪相互之间能不能调换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四、追忆花乐1.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品读“总是缠着”。就是经常缠着,什么时候啊?比如……,替入文中读,引读——可是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我是这样的心情啊?(急切,迫不及待)一起读,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接着读,可是母亲……此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谁来带着画面读?此时我的心情又变得怎样了啊?谁来带着心情读?2.“我使劲地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了,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摇下了好香的桂花雨,我摇啊摇,还摇出了什么?(童年的乐趣,童真,乐趣……)3.可是这些都已经不在了,作者念中学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相继在美国,台湾生活。当回忆这童年那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回忆满身满树的桂花雨,你觉得又摇出来了什么呢?(思
本文标题:五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7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