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1、内蒙古的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边。2、新疆吐鲁番是个盆地。3、西藏地处高原,那里有许多冰川。4、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5、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6、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7、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8、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9、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粘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10、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11、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12、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13、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14、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通常用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15、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态,最便捷的方法是观看地形图地形地球仪。16、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17、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18、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19、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20、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21、海洋在地形图上用蓝色表示,用绿色表示平原。22、1963年,冰岛以南的大西洋中一昼夜之内升起了一座岛屿—苏尔特塞岛。2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24、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25、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有关。26、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27、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两个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28、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洋等地形地貌。29、火山喷发时,岩浆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熔岩高原等。30、地震会造成地面隆起、升降、陷落或出现裂缝,还会发生河流移位等。31、火山熔岩或地震崩塌的石块和泥沙会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3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33、岩石变化的过程图:()(从书中找答案)35、举例说明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1)海南第一山是海南岛上的东山岭,东山岭主要由花岗岩构成,长期以来由于温差及海水、海浪的侵蚀风化作用而成。(2)云南的路南石林是石灰岩受水的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36、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37、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38、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39、植物的叶、根和茎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40、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41、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42、土壤和生命有什么关系?(1)土壤中生存着许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2)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须养料。(3)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4)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4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44、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45、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径流。46、如何减少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答:植树造林,科学合理使用土地。47、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提纲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东部多平原和丘陵。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从外到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碰撞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张裂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实验:课本P50)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岩石的变化过程见课本P51图示)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复习课本P52内容)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腐殖质和盐分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复习课本P54内容)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细菌分解动植物的残留体蚯蚓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蚂蚁在土壤中群居蜗牛和甲虫靠腐烂的生物为生植物腐殖质的主要来源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实验:课本P58)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例如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等。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河流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许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沉积的顺序:重的先沉,轻的后沉。(课本P60图示及P61河道图)15、流水、风、冰川、海浪等都会侵蚀和沉积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蚀。17、理解:(1)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3)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扎根在岩石裂缝中的植物,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根系也变粗变多,迫使岩石裂缝扩大,人们称之为根劈作用。穴居动物如蚯蚓,蚂蚁可穿石翻土。人类作用就更明显。此外,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分泌物和生物遗体腐烂分解物对岩石产生腐蚀破坏的作用。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土质的松软程度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一、地形:地球表面的形态。二、我们常见的地形及特点:平原——一望无边盆地——四周高山,中间平坦高原——海拔高,地面开阔或丘陵起伏峡谷——沟谷深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火山和地震使地形发生了什么变化?答:火山和地震改变和重塑了地形地貌。二、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三、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二、为什么山上的岩石布满裂缝,山脚下堆满了碎石?答:风化作用。三、岩石风化的过程图: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一、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二、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三、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四、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五、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1、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2、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3、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第五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表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二、雨水侵蚀土壤的程度受那些条件影响?答: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第六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一、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答:降雨量大、没有植被、坡度大的地方容易发生侵蚀。二、侵蚀会给我们带来那些灾难?答: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第七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一、河流是怎
本文标题: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