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楚雄云甸工业区保障性住房项目B栋(三、四单元楼)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第二章、砖胎模施工方案------------------------------------------2第三章、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方案----------------------------------4第一节、施工测量------------------------------------------------4第二节、人孔桩工程施工方案--------------------------------------52.1人孔桩工程施工程序-----------------------------------------52.2人孔桩施工工艺方法-----------------------------------------52.3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52.4施工要点---------------------------------------------------62.5人工挖孔桩的质量控制、检验和验收---------------------------82.6.挖孔及挖孔扩底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10第四章、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12第一节、人孔桩开挖前及开挖中的注意事项-------------------------12第二节、人工挖孔桩安全隐患分析---------------------------------14第三节、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措施-----------------------------------14第四节、高空坠落事故的防治措施---------------------------------15第五节、中毒(缺氧)事故的防治措施------------------------------16第六节、触电事故的防治措施-------------------------------------16第五章、降水井设计施工专项方案---------------------------------16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部份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与地质情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B栋三、四单元楼基础设计形式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桩数分别为WKL1(Φ900mm)6根;WKL2(Φ900mm)7根;WKL3(Φ900mm)48根;WKL5(Φ1250mm)1根;WKL6(Φ1450mm)3根;总数为65根,桩长预估计6~12m,全部扩底,桩芯混凝土强度为C30,护壁混凝土强度为C2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100KPa。钢筋布置详见设计图纸。第二章、砖胎模施工方案1、情况说明因本工程原设计为独立基础,后因我施工方在基础土方开挖时,土方挖至设计基底-2.2m时,未达到设计粘土层,又继续挖至-4.39m处,土质还未达到设计要求,经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勘察后,经协商由设计单位对B栋3、4单元楼基础图重新设计,更改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因此出现了-2.19m的基础土方超挖部分,造成了我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工挖孔桩时出现了地坪以上部分,针对地坪以上部分编制相应施工方案。2、人工挖孔桩砖胎模施工方案32.1地坪以上人孔桩施工特点:2.1.1地坪以上人孔桩直径:900mm、1250mm、1450mm,为了方便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砖胎模。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用M5.0水泥砂浆砌筑300mm高的370mm厚砖模,然后再砌筑240mm厚砖模,砌筑高度根据设计的±0.00标高具体高度确定。具体做法如附图1:43、脚手架施工平台方案5本工程施工平台的搭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地坪以上人孔桩施工的需要。为了确保人孔桩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施工作业的安全,拟采用简易型满堂脚手架施工平台,搭设方案陈述如下: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1)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脚手板、栏杆、扫地杆等。(2)材质要求:钢管、扣件、丝杠:无锈蚀,弯曲,无烂口,并定期刷防锈油漆。密目网、方木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3)架体采用Ф48×3.5的Q235钢管。立杆支撑在短方木上。(4)技术要求:施工平台施工层应满铺木脚手板,脚手板应与架体绑扎牢固。(5)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6)施工方法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人孔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6.1立杆设置(1)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6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顶层顶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部位扎结不少于2道。(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块,并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干一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3)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6.2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设置(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要求如下:当采用对接时,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使用木脚手板,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2)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并且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木脚手板,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76.3脚手板的铺设要求(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人孔桩保护层120~150mm;(2)木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4)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支;6.4防护栏杆(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3)脚手架外侧按实际情况设置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最高层平台外侧栏杆高度不小于1200mm。第三章、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工程定位极为重要,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建设成果,因此测量定位工作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50026-2007规定组织验收,我项目部8采用坐标网校对,内设辅助线控制方法,用全站仪测指定引测投站点,建立井字辅助线控制闭合差。根据总平面图建立座标网,各单位工程依据座标定位,经复验合格后,再进行轴线放线。测量仪器:平面定位及高程投递采用J2经纬仪进行测量放线,水平标高采用S3水准仪进行测量。±0.000m高程基准点的设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将就近规划水准基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并确定±0.00标高,场外适当位置埋件2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要求选择在无扰动的坚实地基上,其埋深要求>1m,水准基点埋设七天后,通过水准网点进行水准基点的高程测试。便于施工过程中的复核。第二节、人孔桩工程施工方案2.1.人孔桩工程施工程序经监理校对测量放线→开挖人孔桩1m→验收桩孔直径1m→绑扎护壁钢筋1m→浇筑砼护壁1m(依次类推直到开挖到持力层)→人孔桩持力层验收→安装钢筋笼→浇筑桩芯混凝土→养护→土方回填压实→验收→承台及基础梁砼垫层→承台及基础梁钢筋、模板制安→承台及基础梁混凝土浇筑→养护。2.2.人孔桩施工工艺方法人孔桩系指用人工挖土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这种桩的特点是单桩承载力高,沉降量小,可一柱一桩,可作支承,抗滑、锚拉、支护挡土等用;可直接检查桩孔尺寸和持力土层情况,桩质量可靠;施工机具设备和工艺简单;施工无震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染;可多桩同时进行,施工速9度快,节省设备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但存在成孔劳动强度较大,单桩施工速度较慢、安全性较差等问题。适用于桩直径800mm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粘土、粉质粘土、含少量砂、砂卵石、姜结石的粘土层采用,深一般20-30m。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水工结构等建筑。对有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宜采用。2.3.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提升机具设备包括:葫芦配提升金属架与吊桶。挖孔工具包括:短柄铁锹、镐、锤、钎。水平运输机具包括:双轮手推车或1t机动翻斗车。混凝土浇筑机具包括:混凝土搅拌系统设备,振捣器、插钎。其它机具设备包括:钢筋加工机具、支护模板、支撑、电焊机、鼓风机、潜水泵等。2.4.施工要点(1)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验收土方→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筑第一节砼护壁→拆模后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吊土桶、排水、通风等设备→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进行扩底(当需扩底时)→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支砌-4.39m以上砖胎模(建议取消此部位的护壁钢筋笼)→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4.39m以上护壁与桩身一起浇筑)。(2)本工程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浇筑砼护壁每节高0.95m,厚1010-15cm,护壁混凝土采用强度C25的细石砼。(3)护壁施工采用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个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灌口。(4)挖孔用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20mm;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为防止扩底时扩大头处的土方坍塌,宜采取间隔挖土措施,留4-6个土肋条作为支撑,待浇筑混凝土前再挖除。弃土装入吊桶内。垂直运输,在孔口安支架,吊至地面。挖孔桩底部如为基岩,一般应伸入岩面150-200mm,底面应平整不带泥砂,当底面有溶沟、溶槽、溶洞、裂隙等存在时
本文标题:人孔桩施工专项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2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