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考一试卷
1已用贲1415单元试卷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一试卷(人教版)进度:上册:1——2单元总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默写一首关于童年的古代绝句诗歌。示例:儿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当你沐yù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沐yù(浴)嗅.到(xiù)膝(xī)(2)文中有一个词语书写有误,“荫影”应写作“阴影”。(2分)(3)“沐yù”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洗澡”。(2分)(4)这段文字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散文诗《金色花》中的名句。(3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5分)(1)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塑造了一个富裕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孙悟空,他本是诞生于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一只石猴,因大闹天宫而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4.综合性学习。(10分)七(8)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后,各小组将收集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形成了以下活动成果。成果A:各地方言与普通话读音差异明显。如有的地方将“吃”念成“七”,有的地方将“肉”念成“陋”。成果B:街头巷尾乱用语言文字现象严重。如一家具专卖店名——“南方家俱店”;一鞋店前的广告牌——“穿××皮鞋,步步为赢”等。成果C:各种媒体经常出现一些新鲜用语。如“白领”“网虫”……2(1)看到活动成果A,你觉得地方方言对人们的口语交际有什么妨害?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2分)答:让具有不同方言的人之间的思想无法交流,还可能误解对方的意思。(意对即可)各方言区应推广普通话。(2)看到活动成果B,你将向当地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怎样的工作建议?(2分)答:规范语言文字的宣传,抓好学校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教学;清理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垃圾,如督促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招牌及时纠正。(3)看到活动成果C,你能不能再举出两个新鲜用语?从中你发现了汉语发展变化的一条什么规律?(4分)答:如“黑客”“博客”,汉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而发展的。(4)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或收获?(2分)答:示例:我国各方言区还需大力推广普通话;汉语言文字需要规范使用;汉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19分)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我哭着喊了起来。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您已经给我了。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我没有理由了。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我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3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5、下列句子中,哪些词应该读成重音,在原文下面加上圆点。(3分)(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2)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6、本文开头(即第一段)故意给读者设置了一个误区以吸引人,这个误区是什么?(3分)把羚羊木雕说成羚羊。7、本文的结构,有两套方案:一是先写木雕的来历,再写送人,后写索回;一是课文现在的方案,比较两套方案,说出你的看法。(4分)原方案比课文方案更合乎事理。课文方案比原方案,开头更吸引人,矛盾更集中。原方案着眼点在事理,课文方案着眼点在文章。8、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贵重的参照物是什么?(3分)贵重,是相对一块点心一盒糖而言;更贵重的,应是孩子的自尊和友谊。9、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加以分析。(3分)“听完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对我说……“刻画出爸爸语气平静,但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是一个深沉、冷酷的人。10、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请问奶奶所说的“不好”指什么?(3分)伤害了孩子的纯真友情,伤害了孩子的心。(意对即可)[二](21分)爱不怕分,越分越多倪萍合格的妈,这是姥姥对我母亲一生的评定。姥姥说,她养孩子是喂了一群小肥猪,而母亲养的是两匹奔腾的马。我从猪圈到草原,这个过程很痛苦。母亲的清冷常让我感到孤独,我盼着快点长大,离开清冷,去寻找温暖。多少次,我和姥姥盘腿坐在炉子前诉说着妈妈的不是。姥姥从不打断,长大后我才知道姥姥是有意让我宣泄。姥姥以她最原始的方式梳理着我心灵,我对我妈依然敬而远之,从来没有过任何亲昵的举动,迄今为止我们都没有拥抱过。心不远,可就是靠不上,我把它称为“不习惯”。现在,年近八十的母亲与我在一个屋檐下过活,我也觉得是那样不同于任何母女:百分之百的信任,万分之万的亲情,可也依旧相敬如宾、小心翼翼。每天早晨,看着母亲在幽静的院子里挥舞长剑短刀,多少次我热泪满心。感谢老天让妈妈这么健康地活着,让我们有机会也有时间往平常人的母女关系4上走近。多少次我想上去拉着母亲的手说“回家吃饭吧”,多少次我想说“我帮你洗洗澡吧”,多少个多少次,心已经启动了,可母亲的坚强好胜,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只想帮助别人的独特性,又让我的行动迟缓了。取而代之的是母亲对我儿子的爱。糖的外表抹的不再是辣椒,是蜂蜜、是巧克力,千层万层,我心疼母亲这份抹着辣椒的母爱,心疼母亲养育我和哥哥长大成人的不想言说的苦衷。可这份感谢、感恩从没有对母亲说过。母亲是否为我和哥哥骄傲过?姥姥说:“当妈的一辈子都觉得欠儿女的,你妈总说如果不是怎样怎样,小青、小萍会更怎样怎样……”没有那么多如果,妈妈,姥姥说得对,你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记得那是个夏天,我放了学一进家门姥姥就让我洗脸,洗了脸姥姥又让我照镜子。天天洗脸天天照镜子,今天怎么啦?我从镜子里看到站在我身后的姥姥眼圈发红,姥姥说:“这个脸盆架子是你爸妈结婚的时候买的,这个家里的家具中你妈最喜欢的就是这脸盆架子了。”可不是嘛,红木雕刻的架子中间有一方上好的玻璃砖镜子,镜子的底角有两团原色的水磨石花。姥姥指着架子的四脚:“孩子,哪有这样的妈?这个架子腿原先是四条刻花的抓角,从你自己开始梳小辫儿时起,你妈就开始一寸一寸地往下锯,为的是让你能从镜子里看见你自己,既不用踮脚也不用驼背。你妈比你高,你合适了,她就得驼着背梳头;后来你长高了,你妈又用碎木头一寸一寸地往上钉,为的是你不驼着背照镜子;再后来你长得比你妈高了,你妈就踮着脚梳头了,直到你离开这个家,镜子的高度一直对你是最合适的,而对你妈就一直不合适。”我确实不知道这镜子是跟我一起在长。我只记得母亲常说:“干吗?落一撮头发让人揪啊?”母亲,就像姥姥说的——“给人块糖吃,也得抹上辣椒”。姥姥一生在我面前挖空心思地罗列着母亲对我的爱,可是有多少孩子能把辣椒吃了再吃糖昵?“姥姥,你不怕我爱我妈就不爱你了?”“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我们的爱虽然都是小钱、零钱,但有姥姥在理财,我们一点点地储存着,富富余余地花着。如今的大家庭里,没有一次争吵,没有一次战争,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即使有不顺心不如意也从没撕开过这张脸。“一家人是一张脸”,家里人都下意识地爱护着这张脸。人人都觉得家是你随时想回的地方,也是你随时可以离开的地方,人人都有一把钥匙,但绝不是负担。如今是母亲在掌管着这个家,全家老小也都习惯辣椒裹着的糖,好在大家都能吃辣了。(摘自《姥姥语录》)11.文章开篇说“合格的妈,这是姥姥对我母亲一生的评定”,从文章来看,“合格”体现在哪里?(4分)将我和哥哥养育长大很不容易;总觉得亏欠儿女;为了女儿照镜子有一个合适的高度锯、加镜子的架子脚;对我儿子无私关爱。12.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姥姥与母亲养育子女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其爱的特点各是什么?(4分)5“姥姥说,她养孩子是喂了一群小肥猪,而母亲养的是两匹奔腾的马。”姥姥的爱:温柔、甜蜜、细腻;妈妈的爱:清冷、苛责。13.从小到大,我对母亲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简要梳理这种变化过程。(4分)数落母亲的不是→敬而远之→心疼母亲→理解母亲14.文章中间有姥姥一大段语录讲了盆架四脚随我的身高而变化的事,姥姥讲述这些有何用意?(3分)姥姥讲述这种情景目的是教育我明白母亲对我们的爱是真挚的,母亲是合格的妈妈。15.“母亲,就像姥姥说的一一‘给人块糖.吃,也得抹上辣椒..。’”这句话中的“糖”与“辣椒”各指什么?(2分)“糖”喻指爱,“辣椒”喻指清冷的态度。1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这句话所获得的道理。(3分)示例:我们要善于积累爱,贮存爱,要学会施予爱,这样我们也就能得到越来越多的爱。[三](1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期.日中(约定)(2)去后乃.至(才)(3)相委.而去.(丢下,舍弃)(离开)(4)下车引.之(拉)18.翻译下列句子。(4分)(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19.你能区分下面三个称为的不同吗?(3分)(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2)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令尊: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20、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4分)[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6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三写作(55分)21.以“这还不够”或“这就够了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考一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3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