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布局优化
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布局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布局优化对策摘要: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城市群空间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基本理论,空间布局模式是实施区域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其布局模式,提出相应的空间结构布局优化对策,以求更好地发挥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经济优势,提升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布局优化对策Abstract:Urbanagglomerationspatialstructuretheoryisthestudyofthebasictheoryofurbanagglomerationspatial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law,thespacelayoutmodelisanimportantcontentoftheimplementationofregionaldevelopment.ThispaperstudiesdeeplyCentralHenanUrbanAgglomerationspatialstructureevolutionprocessandlayoutmode,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patialstructurelayoutoptimizationcountermeasures,inordertobetterplaytothewholeofCentralHenanUrbanAgglomerationurbanagglomerationeconomicadvantage,improvecompetitiveness,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Keywords:CentralHenanUrbanAgglomerationspatialstructureevolutionlayoutoptimizationcountermeasure目录1选题背景及意义...........................................................................................................................12中原城市群演化进程及形成发展条件.......................................................................................12.1中原城市群演化进程.........................................................................................................12.1.1城市群萌芽阶段.....................................................................................................22.1.2城市群缓慢发展阶段.............................................................................................22.1.3城市群自然发展阶段.............................................................................................32.1.4城市群组建发展阶段.............................................................................................32.2中原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过程........................................................................................43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特征....................................................................................................73.1中原城市群城镇布局呈集聚型.........................................................................................73.2中原城市群交通指向和圈层状特征明显.........................................................................83.3城市群交通网络格局的形成.............................................................................................84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建议....................................................................................................84.1空间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84.2加强基础设施体系一体化建设.........................................................................................94.3整合区域创新资源.............................................................................................................9结语..................................................................................................................................................911选题背景及意义城市群(UrbanAgglomeration)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建设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宏观战略,也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条主干途径。【1】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焦作、济源、长葛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中国7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中原城市群也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郑州都市圈,包括郑州下辖的中牟以及郑汴一体化区域;第二层次为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长葛、汝州等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2】2中原城市群演化进程及形成发展条件2.1中原城市群演化进程中原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国的城市最早诞生于中原地区。当历史进入21世纪,经过40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兴衰、荣辱的中原地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中原城市群已具雏形,它经历了城市图1中原城市群2群萌芽阶段、城市群缓慢发展阶段、城市群自然发展阶段、城市群组建发展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2.1.1城市群萌芽阶段从秦汉到北宋是中原地区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之一。秦汉的郡县制,使县城得到普遍发展,西汉时期全国的19个都市中该区占有4个,东汉末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形成由都城、郡治、县城和小城邑组成的四级城镇网络,洛阳、郑州、开封则是这一网络的核心城市。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洛阳和开封一带城镇的发展,洛阳成为唐朝的东都;开封自战国时期开通鸿沟水系之后就成为中原河网中心,唐朝发展成为仅次于扬州的国际贸易中心;唐末,开封成为五代的国都和历史上全国的第二个政治、经济中心。隋唐特别是唐朝时期,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城市的迅猛发展。洛阳和开封两个国都级城市在隋唐至北宋时期进入了全盛时期。2.1.2城市群缓慢发展阶段在北宋的前期,河南城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城市体系渐趋成熟。但是,五代至元朝,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战乱的影响,北宋时期城市发展的成果几乎被后来的战乱消耗殆尽,中原地区城市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来,由于大运河水道淤堵、水量减少、黄河泛滥等水运条件发生改变,中原河网风光不再,导致了水运地位在中原地区的下降,铁路、公路运输的地位逐渐上升并超过水路运输。随着铁路和矿山的建设,古代封闭的城市结构、发展模式被打破,形成了一些新兴的运输枢纽城市(如郑州等)、工矿城市(如焦作、平顶山等)和商业城镇(如郑州等)。远离铁路、公路靠水路运输兴盛起来的城镇,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则逐渐走向衰落,我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的衰落就是个例子。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流失,区域城镇化发展缓慢。32.1.3城市群自然发展阶段建国初期,受经济与社会发展缓慢的制约,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1949年,中原城市群全区仅有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漯河、新乡等6个城市,只有开封市是中等城市。建国后,随着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城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五”时期国家将河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和“三线”建设地区,工业和城市发展较快,矿业城市焦作和平顶山成为省辖市。1954年郑州成为省会城市,伴随着铁路枢纽和纺织工业基地的建设而发展成为大城市;随着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实施,洛阳逐渐发展成为中等工业城市。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城市布局变化比较小,城市数量基本稳定;随着一批骨干企业的投产,原有的城市规模有所扩大,新乡和平顶山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由于优越的资源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以来,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原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中原地区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开始加速。在城市群内部城镇数量不断增多、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城镇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强,城市群的雏形基本形成。在学术界,人们已经开始关注中原地区。2.1.4城市群组建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构建中原地区的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热点话题。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地域范围即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个省辖(管)市及其辖县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可见,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原城市群构建中的政府行为日渐凸显,中原城市群进入组建发展阶段。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91~2004年间中原城市群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4.94%;城市化进程加速,到2004年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到36.71%,高于全省平均水7.80个百分点。现在,中原城市群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2004年底中原城市群内4部共有23个城市(占河南
本文标题: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布局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1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