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木鱼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去带动另一部份人富起来”的口号下,我国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贫富差距问题凸显出来,同时因为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中出现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又造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矛盾,加上外国势力对中国崛起的敌视,各类新旧矛盾的交际,为我们的党执政提出了新的考验,为了适应新的历史形势,紧紧围绕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出如下汇报。一、当前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现状(一)基本情况木鱼镇共有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11个。其中党委1个,党支部10个,其中村(居)党支部5个。其中村级干部23人,农村党员331名,其中预备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的3.02%。女党员53名,占党员总数的16.01%。35岁及以下的党员80名,占党员总数的24.17%。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98名,占党员总数的29.61%。农村党员228人,占党员总数的68.88%。总体看,我镇2013年新选举的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比较好,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较强。二、主要的工作做法(一)围绕能人治村抓选拔。1、革新选任模式。明确用人标准,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渠道,改进选人办法,条件上严格把控,严格落实“双高双强”型用人标准,进一步细化选任条件,明确提出了村党组织书记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等6条标准,规定了党性意识淡薄、模范带头作用差、拉帮结伙搞派性等7种情形不宜作为候选人进行推荐,从源头上保证了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实行交叉任职;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做法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对民主基础较好、干群众关系融洽,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开展“公推直选”、“差额直选”、“民主选举”等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人方式。2、规范干部管理。第一,实行奖惩机制,提升农村干部工作活力。依据《农村在职干部业绩考核奖励报酬管理办法》制订了《村级班子年度考核暂行规定》,从2012年起,每年对村级班子进行考核,评选出一类、二类、三类班子,并在一类班子中评选“十佳”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按基本补贴1.2、1.0、0.8倍进行兑现,不称职的扣发奖励报酬。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其中文武村获得2012年度县“十佳”表彰奖励),所需资金由乡镇财政或村级承担,年底统一兑现。第二,办理社会保险,对担任村党组织书记9年以上的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办理养老保险或商业保险,参保金额一般为当年补贴报酬的20%-30%;对离任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两种方式落实补助,一种是符合退休条件的办理退休手续,另一种是对任职时间较短,不能办理社会保险或退休的实行一次性补贴。第三,落实基本补贴,从2008年起,镇党委把农村干部的生活补贴纳入镇财政支出预算,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每人每月补贴和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补贴,分别建立工资卡,保证每季度按时足额发放。(二)围绕能力提升抓培训。1、实行分类培训。抓好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着力围绕怎样当好村党组织书记,在组织好集中轮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素质培训。党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负责编制统一的培训计划,抓好培训计划的落实。2012年,我镇就制定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制度》,规定村干部的培训由镇党委组织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实施,本着“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通过覆盖全镇的远程教育平台负责培训村支两委干部的政治理论,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等知识。2、丰富培训内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国家方针政策调整步伐,谋划发展缺少科学性,机械抓落实,“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能动性、创造性不够的问题。2012年起,我镇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这一目标要求,按照上级安排的、群众关注的、工作需要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困惑的四个方面进行点题,对问题定期进行整理汇总,联系相关部门和专家采取远教视频、集中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答复。着力在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特别是在提高农村实用技能上下功夫。一是突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如油橄榄管护技术培训和食用菌种养殖技术培训。二是增加“两法一例”培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农村工作制度的学习培训。三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市场经济意识。3、创新培训模式。要敢于打破传统,根据形势的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特别是找准既能激发农村干部参与培训热情,又能使之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最佳结合点。(三)围绕农民增收抓产业。1、理清发展思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事业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汲取加快发展的好主意,在贴近实际、抓住特色和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木鱼实际情况的“一心两园三组团”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找准发展路子,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坚持以产业和行业为区块,积极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创办本地特色产品种养和经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大力推广“公司+村社”、“公司+农户”、“农户+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科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农户的示范引导作用。3、壮大集体经济。牢固树立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坚强物质基础的观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途径。根据不同村组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找准发展载体,想办法盘活集体留用地和其它集体产业,注意吸收产业大户和党员、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多种生产要素参股,明晰集体财产所有制结构,鼓励实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四)围绕履职承诺抓管理。1、完善管理机制。以“细化、量化”为原则,制定和完善加强法制进村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完善法制进村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着眼点,形成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导向。第一,实行了农村党组织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村(居)党组织书记任职后,要根据选举承诺事项和上级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实事项目,并与乡镇党委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村党组织、村委会按照职责分工将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和个人;第二,实行了村(居)党组织书记年度考察,按照听取述职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座谈征求意见、现场实地验证、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反馈备案“六步走”程序进行考察,对考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给予表彰奖励,年度补贴待遇提高不低于10%,优先推荐评先树优;对考察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由镇党委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不称职的,责令辞职或予以免职;第三,实行村(居)党组织书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村(居)党组织书记及配偶、子女涉及婚丧嫁娶、升学入党、承包村级项目、租赁集体资产等十种情形应提前向党委报告。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居)党组织书记任职期间,每年组织一次经济审计,任职届满时,进行离任审计。第四,实行了村(居)党组织书记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日常表现、群众反映、来信来访等,对履职不到位、群众有意见的及时打招呼;第六,落实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度,村干部与组长之间要明确工作责任,从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矛盾纠纷排查、信访调解到情况上报上级等各环节的工作都明确人员和职责,第六,各村居均建立了廉勤委员会,由村(居)民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对村(居)两委的日常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形成人人有担子、有压力、有动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目标;第七,对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或违法违纪受到处理的,采取停职检查、组织调整等措施,保持党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优化党员队伍。第一,建立发展党员的工作机制。2012年,我镇就制定实施了《公示制》、《票决制》、《培训考试制》、《三级考察制》《两级预审制》《责任追究制》等6项发展党工作制度,使发展党员工作层层把关、过滤、杜绝人情党员、突击党员和社会不良分子取巧钻营,纯洁党员队伍。第二,严格组织生活。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员管理模式,使每名党员都处在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下。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思想滑坡,心态扭曲,以及半年以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愿意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三不”党员和违法违纪的党员给予必要的处置,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三、突出问题经过近几年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特别是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的不断变化,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一)部分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发挥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1、文化素质不高,农村优秀人才除参军、升学外,大多数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党员中真正年纪轻、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十分缺乏,在选任党组织书记时只能是坨子里拔将军。2、政策水平低下。由于村(居)留守党员不但年龄偏大,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村(居)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己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为农民宣传、解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成为一句空话。3、思想观念落后。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经济条件差,更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研究,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差,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个别村党组织书记精神不振,做一天和尚撞一钟。(二)村(居)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低报酬低动力。虽然按月发放了基本报酬,但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奖励报酬不能按时足额兑现,总体来看享受待遇与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工作压力、劳动强度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党组织书记退休后的待遇,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地方即使出台了规定,由于资金来源不能保证,也难以兑现;再就是“天花板”现象,决定了村(居)干部工作再出色也难以提拔晋升,工作主动性不强。2、无钱办大事。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少,据调查统计,3村2居中,所有村的年收入均在1万元一下,几乎没有村集体经济,少量资金也只能办小事。大部分只能买纸买笔,打字复印等,根本没有能力建桥铺路,挖渠修堤,文化建设等,虽然农村基础设施维护资金开始运行,但是依然仅仅只能做到维持现状,且颇多限制,村(居)纵有想法也无权实施,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3、工作环境差。村党组织书记处于农村工作最前沿,工作条件苦、压力大。一方面表现在信访问题上,由于受族性、派性和个人恩怨的影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捏造事实,以把村党组织书记拉下台为目的长期上访,给基层党委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表现在经济债务上,办公经费、公益事业、计划生育等刚性开支必须要办,但是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负债较多,村党组织书记只能个人借款或自掏腰包。(三)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村(居)干部的管理监督难。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党员群众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缺乏研究,加之一些党组织书记角色转换不及时,没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思想,行为方式一时难以改变,自觉不自觉的突破规章制度,不愿受管理。2、宗旨观念淡薄。部分党员群众,特别是农村老党员,受到市场经济后涌入的国外腐朽思潮冲击,动摇了共产主义信念,不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不服从党的领导,不愿意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