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西医的区别中医•基本概述•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而中医,是“起源与形成于中国,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1]。中医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医也指“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即中医师[1]。•广义的中医,指的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如汉医、藏医、蒙医、苗医等,佛医、道医等等。•狭义的中医,指的则是汉医。1949年之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清后民国,也用国医来称呼。汉医,一是来自日本之称,一是来自清代的称呼。[2]•西医•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医学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人类在对自身身体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医学理论。西方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它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它非常重视保持健康,认为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绪状态、环境、饮食、锻炼、心态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医生应当特别重视研究每个病人个体健康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所以,它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强调的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主动合作。首先,古希腊医学“认为疾病是由机体内部的紊乱引起的,而不是由病原体微生物入侵引起的。”其次,古希腊医学“认为机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液体。这些液体的平衡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们的平衡与否反映在气色、气质和性情上。”这与中国的中医学有很在相同之处。到十七世纪时,“体液”学说遭到了猛烈抨击,因为它被认为是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空洞理论。从此以后,西医就走上了和自己源头截然不同的道路,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上。•科学的进步使近代西方人认识到,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不能按人们的意愿或者猜想来解释,而是只能用机械理论并以几何和数学语言来表述清楚。这种机械论的观点大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为机体的不适并不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实际上任何疾病都是由于机体内受到某种伤害而引起的,药物和外科手术可以治愈或者缓解疾病。20世纪后期,“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的现代西方医学兴起,随着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的发展,21世纪伊始开始走向后基因组时代的系统医学与个性化医疗卫生时代。中西医的区别•近代以来的西医,与中医有本质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论”。1.对人体和疾病认识的出发点不同:静态研究——活体考察西医建立在尸体解剖基础之上,重形态结构,借助于现代仪器,达到微观认识的高峰,因而重视检测指标,重视病因,结果,基本上属于生物医学的模式;中医建立在活体考察之上,重功能状态,重患者的主观感受,重证候表现,重视疾病的过程和趋势,重视气候、环境、情绪对疾病的影响。2.诊断方法不同:仪器——四诊西医借助于各自先进仪器,目的是弄清病因、发现病灶,找准病位。18世纪奥恩布鲁格发明叩诊,19世纪雷类克发明听诊器,1895年伦琴发现X光,2001年获得物理学奖,1924年艾因托文心电描计器,1952年美国人用B超,1957年日本人用多普勒,1972年CT获奖,2003年核磁共振奖。中医则用望闻问切四诊,直接利用医生的感官来收集患者的信息,进行活体考察,动态分析,辨证思维。至今在国内还没有发明一种仪器可以代替四诊,进行全面的动态考察。四诊是古老的,但绝不是落后的。•3.治疗观念不同:对抗治疗——扶正祛邪、调节平衡西医对待疾病是一种是战争模式,发现病因,找到病灶,予以消灭,把疾病看着是敌人,“对抗治疗”是西医对付疾病主要手段。中医是一种平衡模式,“扶正祛邪”、“调节平衡”是中医治病养生的主要方法,目的是使得疾病或自身原因导致的身体紊乱,通过这两大手段,达到有序和正常。人文学者王一方对于“战争模式”有个生动的比喻(见于拙著p34页下同)。又如对乙肝的治疗,西医在肝功能正常时主张不治,因为没有药物可以杀死乙肝病毒,我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4.药物来源不同:化学合成药—天然药物西医是工业生产的化学合成药,是通过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中药是大自然生出产的药物,通过“药食同源”的道理尝试出来的。西药单纯,靶向治疗,起效快,作用力强;中药复杂,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煎煮方法,发挥综合疗效。人体细胞对西药有排斥作用,有些导致药源性疾病;对中药则亲和力较大,况且中药通过炮制、调配,大部分没有毒性。只看到书上记载某味原生中药有毒性和副作用,从而说中药有毒是错误的,方剂中药物的互相配合是一门很高的学问,所以中医有“经方”、“时方”、“验方”之分,由于现代有机化学非常落后,一个有效方剂起作用的成分、原理,根本无法搞清楚。大部分西药用于治病,也只有得病时才能用,因为药物作用单纯、专一;而中药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养生保健,因为方剂讲究药物的协同配合,能够兼顾各方面。•5.文化背景不同:西方近代征服文化——中国古代和谐文化当代西医的前身是近代科学,是在近代西方征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学科,强调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斗争,制造冲突,予以消灭;当代中医的前身是古代科学,是在古代中国和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学科,无论儒道佛,都强调“和”。最近上海有一位学者沈善增写了《还我庄子》《还我老子》、《孔子这样说》等书,颠覆了两千多年来对古代哲人的传统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他提出:老子、孔子、庄子的思想是三位一体的,只是对于不同的说话对象所选择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古代是一种“崇德“的文化,与西方“崇力”的文化完全不同。沈善增说:“东方崇德文化体系有四大支柱,与西方崇力文化体系一一相对。一,农耕文化,相对于游牧文化。二,生命哲学,相对于制造哲学。三,人本主义,相对于神本主义。四,和谐理念、建设思维,相对于冲突理念、战争思维。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是崇力文化,而正像崇力文化在历史上屡屡将中国导向专制、动乱、崩溃的深渊,崇力文化也正将当今世界导向危机与人为灾难的深渊,迫切需要崇德文化来审视这种理念,纠正这种趋向,构建地球村的和谐的人文环境。”•6.科学方法不同:还原论——信息方法众所周知,伽利略、牛顿创立了“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即把任何复杂事物还原的最简单的部分,采取分割的、孤立的、静止的方法进行研究。西医目前采用的方法仍然是“还原论”的方法,主要是微观的、数学的、实验的、实证的方法,强调清晰、精确、定量,科学的定义是从这里开始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当代最大的成果是绘制了基因图谱,使得人类对人体局部的认识越来越细,越来越深,然而对于整体、宏观的认识,却显得相对不足。中医所运用的是信息的方法,辨证论治是通过信息的交流,来获得治疗效果的。例如:《伤寒论》第13条说:“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前面的四个证候,是身体发出的一组信息,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的桂枝汤,则是医生输入的信息。总的来说,“望闻问切”是中医收集信息的手段,开方、扎针是中医是输入信息的手段,这就是中医诊断治疗的科学方法,换句话说,“辨证论治”的本质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7.哲学基础不同:原子论——元气论、阴阳五行近现代西医的哲学基础,是古希腊“原子论”,古代希腊这种方法论并不占有统治地位,当初是一种“假说”,但后来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从而奠定了近代物理化学,进而创立了量子力学。中医的理论建立在元气论、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先秦哲学的基础上。特别是《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近百年来,始终受到攻击和批判。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是怎么来的?中西医是否可通约•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既有可通约的内容,又有不可通约的内容。中西医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并不否定中西医的可统一性,需要树立大统一观。中西医统一将从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可通约的理论从理论内容上统一,二是不可通约的理论从理论体系上统一,最后统一于一种新的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统一的基本方式是“四流朝宗”的“A+B+ab+C”模式,即中西医相统一的新的理论体系将由4种理论来源形成,A是中医学不能与西医学通约的理论相对独立地发展而来,B是西医学不能与中医学通约的理论相对独立地发展而来,ab是中西医可通约的理论融合统一发展而来,C是由中西医之外的其他医学贡献的理论和整个医学未来发展贡献的新理论。这种统一不可能在中国一国之内实现,它必将并已经开始是世界性的发展过程。不可通约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中西医的不可通约性:即具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两种医学基础理论。指出,中医研究的证候(状态),与当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所讲的信息涵义相同。系统性方法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为中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认为人类也正在开拓一个文化、科学、多元化新时期,多元共存。强调世界需要中医,中医要走向世界。人类医学需要中西医共存。中西医结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发展阶段】•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本文标题:中西医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5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