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文学翻译之争读书报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读书报告作者:王向远、陈言版次:200年5月第1版第1次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简介: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键尖锐、社会深刻变革的一百年。在风风雨雨中,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了许多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由19世纪晚期诞生的翻译文学不断引起学者的关注。本书序章部分主要讲述了中国翻译文学的艰辛历程,包括肇始、繁荣、成熟、困难、最后到全面繁荣。从第一章开始讲述了随着时代不同、社会背景、政治情况的不同,学者对翻译展开的争论,其中包括早期的“信达雅”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异化”与“归化”之争、复译转译之争等。不论哪种争论,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译者思想的进步,翻译理论不断完善,更加倾向于在译文中结合两种翻译。主要内容:序章:19世纪晚期,开始了翻译文学。由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因长期闭关锁国而被迫打开国门后,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翻译也应运而生。由于处于初期阶段,翻译文学总体上呈现出探索的、未成熟的特点。译者普遍地改造原作的体式,而读者在欣赏翻译文学的时候,也不问译文是否重视原文,此时的翻译家主要有林纾、鲁迅、梁启超等;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开始繁荣。革命者企图通过引进外国资产阶级文化来对抗中国的封建文化,因此翻译活动大量开展,翻译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出现了许多文学团体和纯文艺期刊,文学翻译变得有系统、有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员最多的著名新文学社团。此时著名的翻译家有郑振铎、陈独秀等;国民革命时期,翻译文学走向成熟。这十年中国文学的显著特点是文学的左翼化倾向,大量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我们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登载外国文学作品的杂志——《译文》。同时,展开了关于翻译标准问题的讨论;抗日战争时期,翻译文学艰难推进。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我们翻译文学进步不大,对战后德国和日本文学的译介均有减少;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翻译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将文学翻译及其出版进行了严格的统筹管理,将其纳入社会注意计划经济体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国的翻译文学出现了持久萧条、停滞状态。从选题来看,大多是俄苏的作品,日本和印度文学的翻译开始受到重视,且新译本较少、多为复译本和修订本。就翻译质量来讲,由于政府严格管制,劣译较少;改革开放后,我国翻译文学全面发展。选题的内容更加开放,选题的空间范围扩大,出现了拉丁美洲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出版系统化、规模化、丛书化,复译本大量出现,翻译作品逐渐选集化、全集化,出版了一些填补空白的外国古典文学重大翻译项目,译文集出版问世,翻译及文学翻译、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空前繁荣。下面我就其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内容进行大致的总结和概述。第一章:“信达雅”之争“信达雅”是由严复提出的。关于它的争论,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在50年代,第三次始于80年代。争论的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达雅”是否是严复的首创;“信达雅”的内涵及“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关系;“信达雅”是都可以作为翻译标准。其中,争论最大是“雅”,若原文不雅,那译文是否需要追求“雅”,有人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也有人认为“信达雅”本身就是矛盾的。“信达雅”应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社会北京、读者译者的需求等条件下,可以相辅相成发挥作用。对于最后一个争论,“信达雅”是否可以作为翻译标准,笔者认为无论对“信达雅”是否赞同,通过这些争论,客观上都为‘信达雅“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对中国译学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第二章:直译与意译之争三种意见:第一,提倡直译,但争论直译是否为逐字译;第二,反对直译,主张意译;第三,将两者调和折中。鲁迅先生把直译理解为逐字译,并用于实践,遭受了许多译者的反对,如刘半农正确地区分了“直译“与”字译“的区别,认为直译不是逐字译,而是力求不失愿意且译文流畅。梁实秋等翻译家猛烈地批评了鲁迅的直译,分析了鲁迅中看不懂的例子。两人争论不休。而最折中的方法是强调直译与意译统一,不能直译的地方就意译,只有两种方法灵活运用,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第三章:“异化”与“归化”之争异化主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强调译文要有“异”于目的语,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强调译文要同化于目的语。有的认为异化与归化的矛盾实际就是直译与意译的矛盾,这是不全面的,因为直译意译是从语言层面出发,而归化与异化更加强调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都不是绝对的,他们是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有些译文在当时是‘异化“的,可在后来就不“异化”了,甚至变成“归化”了。第五章:“处女”、“媒婆”、“奶娘”之争在论争中,有人将创作比作“处女”,将翻译比作“媒婆”,认为文学翻译只起“媒婆“作用,也有人将翻译比作“奶娘”,认为翻译促进了创作。这些争论,主要是围绕翻译的关系角度来看翻译文学的价值。那时的翻译理论家普遍认为,翻译文学是新文学的基础,文学翻译甚至是建立新文学的唯一重要的途径。鲁迅最明确地表达了这以观点。此外,郭沫若将创造和翻译对立了起来,认为翻译只有消极的价格,而郑振铎却把文学翻译看做是新文学的“奶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争论的结果是怎样,不可否认,人们对翻译家主体意识和翻译文学的本体意识的认识进一步神话,翻译在文学交流与文化互补中的巨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第七章:“可译”与“不可译”之争这个论争从我国魏晋时代就已触及展开,20世纪后仍是我国翻译文学论争中持续时间较长的论题之一。释道安提出的“五失本”认为翻译中必然会丢掉一些东西,且有一些翻译家认为诗是不可译的,任何译文都只是一种解释,如林语堂。而更多翻译家强调文学的“可译”的一面。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可译的,可是却不能百分之百地再现原作的风格,作家独特的表现手法也是可译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同样具有可译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风格在翻译中会有所“流失”。通过长期的争论,人们逐渐认识到,两者不是绝对的,而英国是矛盾的统一体。第九章:“科学论”与“艺术”论之争从语言角度出发,翻译更倾向于是一门科学,而从文艺角度出发,翻译更倾向于是一门艺术。然而,在艺术论派内部,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也颇有分歧。关于这个问题,我过主要有三派:第一种倾向是“科学论“派,但主张的人并不多;第二种是“艺术论派”,在我国势力最大;第三种是“科学与艺术统一论”。然而,21世纪必将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融合的世纪,因此这个争论必将变得没有现实和时代意义。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翻译之争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