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说明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必修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有重要意义,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初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它是国家对全体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一)教学目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任务与要求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自我保护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健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二、选编和构建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原则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选编与构建,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改革精神,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综合功能。(一)思想性和教育性原则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构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正确地阐述和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对社会发展、文明生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功能与作用。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有利于学生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教学内容要活泼、健康,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创造性,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能有效地实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和任务。(二)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原则选编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出发,针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选简便易行的发展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接近生活的实用练习为教学内容。(三)科学性和发展性原则初中学生年龄一般集中在13~15岁之间,正处于从较平稳发育期向发育高峰期过渡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应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增加生理负荷和教学内容的难度。根据教材内容的层次、系统和学生年龄的增长,有针对性的扬长补短,逐年提高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选择通俗易懂和学生必须知道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内容。用以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实践。(四)健身性和文化性原则运动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青少年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既是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内容。在学校运用这些内容是为了达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选编的这些教学内容,应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文化,并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五)统一性和选择性原则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构建,应面向全体学生,在统一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使教学内容具有弹性和选择性。对于必修的重点教学内容,要年年出现,逐年提高要求。本大纲改变了教学内容提纲式的体例,给教学留有可操作的空间。为了在有限的授课时数内有重点地学习,有的教学内容采用间隔排列或与年级脱钩按层次排列的方法,由教师决定从哪一层次学起。此外,增加了选修教学内容的比重,为学校选择和置换教学内容留有余地。三、教学内容的时数比重、分类和说明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关于课程设置的规定,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授课时数六·三学制为每周2课时;五·四学制一年级每周3课时,二、三、四年级每周2课时。(一)各项教学内容的分类及授课比重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将精选的教学内容,按其意义与作用,划分为必修、选修(含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两大类,两者各占50%。大纲只对必修教学内容提出各项目的参考授课时数比重;选修课的授课时数比重根据学校整体考虑自行调节。选修内容中的球类项目为限制性选修,但每学期或学年只能从足球、篮球、排球中选1~2项;武术是原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现列为必修教学内容,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养生健身方法作为任选内容。(二)教学内容的说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锻炼为基本特征,理论知识主要是用以指导学生的自身锻炼,并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大纲中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易懂、实用,学生可以自行阅读。教学内容是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锻炼、自我调节与评价的方法,以及体育对促进身心发展的作用。田径田径是初级中学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包括走和跑、跳跃、投掷等人体的基本活动,比较容易用量表来表示身体素质和能力,如走和跑的距离,跳的高度和远度以及投掷的远度等,与竞技项目有相似之处。但与竞技体育不同的是,学校体育主要是用田径的手段和文化内涵教育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田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田径项目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学习田径项目的初步技术,动作要求不高,不必过分追求技术细节。但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是必要的,因为掌握必要的技术是发展能力所必须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为了精简教学内容和突出重点,跳高和跳远每年级可选择一项作为必修内容。跑、跳跃、投掷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必须重视田径教学,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锲而不舍,战胜自我和对手的精神。体操体操是初级中学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包括基本体操、技巧、单杠和支撑跳跃、双杠。基本体操,有队列和体操队皮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及攀爬等内容。队列和体操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群体的协同动作,时空知觉、组织纪律性的基本认训练;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内容丰富,易教易学,是全面锻炼身体,培养健美身体姿态,发展柔韧性、协调性,增强大小肌肉群力量的有效锻炼手段。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加强动作的力度,增大动作的幅度以及动作的组合和变化。技巧和器械体操(支撑跳跃、单杠、双杠)对促进学生灵敏、协调、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骨骼和肌肉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技巧和器械体操对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身体质量,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实际作用。针对学生器械体操水平有相对降低的趋势,在体育教学中要适当增加身体素质训I练的课时,特别要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良好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迎接困难和挑战。发扬主动精神和创造性。器械体操有一定的难度,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器械体操的兴趣。教学中应加强保护帮助和安全措施,避免发生伤害事故。技巧、支撑跳跃、低单杠、低双杠需要有相应的器材,在有限的授课时数,全部教授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本大纲规定初中各个年级,每个年级重点教两项内容。将技巧和支撑跳跃分为一组,单杠、双杠分为一组,每学年从中各选一组进行教学。一二年级将四项内容教完,三年级由教师从四项内容中选两项进行教学。武术武术是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本大纲中,只将武术列为必修内容,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养生、健身方法列人选修教学内容。武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武术崇尚武德、以礼待人,它以独特的技艺和攻防自卫等特点,强筋骨,防病祛病,锻炼意志。武术教学内容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以少年拳和实用的健身拳为主,强调武术的结构和特点,以强身健体为本,并有自卫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和文明礼貌教育,严防打斗和伤害事故。球类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在学校开展较为普遍。其活动的特点是集体性和竞争性强,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对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应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的作用。限选的球类教学内容是特指足球、篮球和排球,学校也可将乒乓球、短式网球或羽毛球列为教学内容,可占用任选教学授课时数。为了集中学习一种或两种球类技术,每年只选其中1~2项球类教学内容。因此球类教学内容没有按年级排列,而是划分成三个层次,应根据学生选修的具体情况,学习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例如,如果篮球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教学内容就从第一层次学起,如果二年级开始学篮球,也是从第一层次开始学习。韵律体操和舞蹈韵律体操和舞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女学生最喜欢这个项目。因为授课时数的限制,在大纲中将其列人限选教学内容。具体的时间安排可由学校自行调节。初中各年级在学习韵律体操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和成套的韵律体操。舞蹈,在学习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组合动作、集体舞和具有民族、民间形式的创作舞蹈。韵律体操和舞蹈内容既要有健美的形式和风格,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又要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通过教学发展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韵律感、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练习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强体力,简便易行,实效性强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作为“课课练”的内容,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应结合各项教材和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加强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了拓宽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大纲中不再将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单独列为一项教学内容。(三)关于选修教学内容为了加大体育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修订后的教学大纲,选修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数比重加大到50%。l.提倡选修的内容。游泳是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实用性强、锻炼身体的效果好,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是最佳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回不可能普遍开设游泳课,大纲中没有将其列为必修教学内容。但应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会游泳,并作为必修的教学内容。2.在必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延伸或提高。大纲中规定的必修教学内容由于授课时数的限制,有的没有年年出现,但可以在不出现的年级选修。如必修教学内容中跳高和跳远是间隔排列的,在同一年级只学一项,如有必要可将两项同时列人教学内容。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延伸。如体操可以提高难度;田径可以增加重复次数;球类可以提高要求;武术、韵律体操和舞蹈可以丰富和扩展教学内容等。3.选修和拓展有效的健身方法和新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短式网球、垒球、手球、滑冰以及不断出现的健身方法等。选修体育健身方法和运动项目时,应考虑其健身效果、文化性、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和地区、学校的条件。4、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有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选修教学内容。选修教学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应根据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以及教育性
本文标题: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9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