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陇南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对策
AbstractThethesisconsistsoffiveparts.ThefirstpartdealswithtakeWencountyasexample,Longlantouringresourcesanditsaesthetics.Thesecondpartanalysestheadvantage,disadvantageofdevelopingtouringresourcesinLongnan,includingopportunityandchallenges.Thethirdpartgivesvaluationto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oWencountytourdevelopmentofnaturalresources.Andthefourthparthasbroughtforwardtheopinionthatfolkcustomcultureandecotourismarethemostimportant,andtravelproductsandroutesshouldbedevelopedaccordingtothem.ThefifthparthasbroughtforwardtheconcretemeasurestoacceleratLongnantourdevelopmentofnaturalresourcesfromeightaspects.Keywords:TouringResourcesinLongnan;FolkCustom;Ecotourism1陇南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对策——以文县为例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目前,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陇南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比重也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陇南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的景区景点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具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是对经济社会拉动力很强的产业,是富民、富县、富市的产业。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就等于建了一座无烟的工厂,打造了一条旅游线路,就等于修了一条致富路。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壮大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富民强市目标,都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一、陇南旅游资源概况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理上介于东经10204′—106037′,北纬32006′—34031′之间。处于我国中心地带。属秦岭南坡山地、岷山东端山底和大坝山西缘山地的交汇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是物产丰富,山川绮丽之地。全市共辖9县,占全甘肃省面积2的8.47%。陇南市区气候水平分布由南到北,垂直分布由低到高。气候横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四个类型。年均气温120C,一月平均气温在-4.30C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在23.80C以下。年隆水量400—1000mm。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不干燥,又无霉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是度假休闲和避暑的理想场所。同时,气候的立体分布还造就了陇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自然景观。远处白雪皑皑,身旁却鸟语花香,北国之雄与江南之秀可同时饱览。陇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有独特的山岳景观和水域风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神秘莫测的地下溶洞,古老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墓群、古战场、古文化遗址及浓郁的民族风情等。据专家考证,全市景物多达748个,自然景物占61.1%,人文景物占38.9%,其中有527个景物已集合成22个旅游景区,空间组合良好,非常有利于开发。以文县为例,主要有5种旅游资源:①史前文化遗迹资源:境内的堡子坝乡朱家台和石鸡坝乡哈南寨等村都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迄今约有4千多年的历史。②三国文化资源:文县是三国时的古战场,历史上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廖化以阴平为征战雍凉的战略根据地,曹魏大将邓艾、郭淮曾与其屡战于此,邓艾伐蜀偷渡阴平留下千古史话。境内遗存有邓艾城、姜维城、阴平古道等多处人文景观。③民俗文化资源:文县南与四川省青川县接壤,西与四川省平武县相连,西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毗邻,历史上就是由陇入蜀的重要通道,也是秦陇之天然屏障。在与巴蜀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铁楼白马藏族民俗风情、中寨古曲弹唱、3兴隆龙灯、玉垒花灯戏等民俗文化。④动植物旅游资源:文县被称为“动物乐园”和“植物宝库”,境内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与生物保护圈。保护区内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20多种,生长着银杏、香樟、珙桐和红豆杉等20多种珍稀树种。⑤生态观光资源:文县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年均气温150C,无霜期260天,年均降水量600至8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山川宜人,既有北国之雄奇,又具江南之灵秀。文县天池水光潋滟,碧口水库清波荡漾,李子坝、石龙沟生态旅游村茶香四溢。陇南市的旅游资源“优美”、“珍稀”、“神秘”、“浓郁”等美学特征突出。优美,指自然景观风光旖旎。大河坝景区集佳山秀水和古羌族风情于一体;鸡峰山奇峰突兀,云追雾逐,又是一番风情;三滩景区山势险要,林海苍茫,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而康县阳坝则是一个“世外桃源”。珍稀,指旅游资源珍贵、稀少、独有。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金丝猴、大鲵、珙桐、水杉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优越的物质基础。神秘,指旅游资源具有神秘、奇特之感。武都万象洞,洞中乳石星罗棋布,万象森列,美妙神奇。浓郁,指民族风情突出、浓重、富有个性。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奇异的风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大河坝风景区的古羌族后裔居住着春秋战国时期“板屋”特色的房子,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羌族时代的生活习俗,其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颇耐人寻味。二、对陇南旅游开发的客观分析站在全省的范围看陇南,陇南特殊的地形,独特的气候虽然造就了4陇南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同时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在成都、西安及兰州三大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北邻丝绸之路旅游线,南接黄龙、九寨沟旅游景区,自身又处在三国文化旅游线和长征红色旅游线的交叉地带上。加之毗邻兰州、西安、成都三大省会城市,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这是陇南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我们必须看到,陇南在旅游资源开发上也存在劣势,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一)劣势分析1、知名度不高。尽管陇南具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宜人的气候环境,但与相距不远的同景观类型的四川黄龙和九寨沟景区,以及甘肃境内的麦积山,莫高窟等国家级旅游景点相比较,知名度相差甚远。2、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陇南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贫困面达23%。所属9个县中就有6个国列贫困县。经济的落后导致当地旅游发展资金匮乏,造成本应与旅游相配套的住宿、餐饮、休闲、医疗等硬件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严重阻碍了陇南市旅游业的发展。3、管理落后旅游软环境不佳。总体来看,陇南市在旅游业方面存在着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旅游接待档次不高和旅游服务质量的低下。总之,陇南市旅游软环境的缺陷是制约当地旅游开发的很大不利因素。4、交通不便。陇南市交通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铁路经过或停靠的站点少,市内公路级别低,油路所占比重仅有16%,无高速公路,无航空线。交通上的不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游客的进出。(二)机遇分析51、西部大开发。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整个西部服务业市场将会在国家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开放和繁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陇南市会逐步改善其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品位,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2、生态旅游的热潮。近年来,在传统旅游业依然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兴的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观光对象的生态旅游悄然时兴起来,旨在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使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的同时受到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最终使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观。显然,陇南市具备了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极好自然条件和巨大潜力。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城市化问题不断加剧的今天,人们都充满了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渴望。陇南市应当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加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向往陇南,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够看好陇南,有力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三)挑战分析1、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对发展旅游业的不断认识和深化,各省市,尤其是西部各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来发展。陇南目前自身各方面条件较弱,又面临着周边省份如四川,陕西等各旅游地以及省内天水麦积山,敦煌莫高窟等旅游景点的竞争和挑战。2、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6间的矛盾一直是自然保护区开发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一旦大规模开发旅游,游客大量涌入自然保护区,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因此,如何协调好陇南市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旅游开发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陇南市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双赢,应该是当地开发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三、文县旅游开发得失的基本评价文县在2002年底,响亮提出了“旅游富县”的战略,并围绕这一战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对文县天池开发权进行了转让,并对天池与G212线相连的县乡公路——赵天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和铺油硬化。二是在碧口地区实施退耕还茶,重点打造石龙沟和李子坝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观光景区,并连续三年在碧口举办“采茶节”,旨在提高文县对外知名度。三是积极挖掘、整理白马民俗,并组团赴外演出。白马藏族的传统面具舞蹈“池歌昼”已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特别是通过央视、旅游卫视、甘肃省电视台,对文县“采茶节”和“池歌昼”、“永济桥”、“阴平古道”等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报导,在一定程度上让外界对文县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但通过这么几年的努力,文县在旅游开发上虽然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旅游开发的步子仍然比较缓慢,文县旅游资源优势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文县与世界著名景区“九寨沟”隔山相望、一水相通,但两地旅游产业开发上却存在巨大的差距。文县旅游产业之所以难成气候,除了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等客观因素外,还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7一是定位不明确。与文县相毗邻的四川巴中市,在基本市情和自然条件上,与陇南相仿,之所以能够在旅游上有起色,关键在于他们明确提出了“在九寨看水,在巴中看山”的旅游开发思路,这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启迪。到文县看什么,应该是文县旅游开发的着力点。但我们没有这样明确的能够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打的响的牌子。例如九寨沟的牌子是“童话世界”。先说天池,全国有许多著名的天池,我们宣传天池,究竟宣传天池的什么?再说白马民俗,四川的南坪县比我们做的更好,在外界,一提到白马藏族,知道的人都会与南坪联系起来,而不是文县。第三,说李子坝、石龙沟的茶园。甘肃有茶吗,也许所有的人都会这么问?而且我们宣传茶文化,我们所谓的茶文化到底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呢?二是主观随意性强。像文县这样的国列贫困县,要发展旅游产业,既要靠市场化运作,更要靠政府主导。原因很简单,你这里的旅游资源,说起来很好,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全由市场去做,显然不现实。一个开发商来了,他不赚钱就不会去开发。一个旅游景点要搞好,得花多少钱。光一个天池,至少要一个亿,可建成了谁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在旅游开发中,改建公路、征地补偿、迁移人口等诸多工作,都要政府去做去花钱。可见政府主导还是非常必要的。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在政府仍然比较普遍,更多的政府领导更看重容易出政绩的短、频、快项目,更注重轰动效应,而不论是整个陇南,还是文县,旅游产业开发要真正
本文标题:陇南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