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卷Ⅰ2013.6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脊.梁(jǐ)伫.立(chù)耳濡.目染(rú)B.哺.育(bǔ)解剖.(pāo)订.正(dìng)满载.而归(zài)C.笨拙.(zhuō)联袂.(mèi)比较.(jiào)高屋建瓴.(lǐng)D.雀跃.(yuè)淡薄.(bó)粗犷.(guǎng)谆.谆教诲(zhū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脉搏出类拔萃蒂造沧海桑田B.矫健人才倍出焦燥大庭广众C.靡烂废寝忘食亲睐按部就班D.寒暄不言而喻蓦然振聋发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央政府对建设港澳大桥一直持积极的态度,但是需要经过的论证。②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新水源,采取人为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方法抗旱。③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紧缩,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国内小企业陷入了的境地。A.慎重开辟进退维谷B.郑重开拓进退维谷C.郑重开辟左右逢源D.慎重开拓左右逢源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B.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⑤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A.⑤③②④①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②③①D.②⑤①③④6、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妹妹没有台词”。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5.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件”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7.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B.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其中《风筝》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C.《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片小说集《羊脂球》。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十年春,齐师伐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9、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B.以塞忠谏之路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均与“肉食者鄙”的“鄙”相照应。B.本文第二段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C.“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卷Ⅱ一(24分)11、翻译下来句子(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补写下来名句。(6分)(1)长大后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5)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13、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简析“昏鸦”一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答:(2)同样写秋景,结合画线诗句思考,本曲和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答:14、语文综合性活动。(6分)下面是两则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材料一】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事实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还并不富裕。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材料二】某中学“关于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统计图(1)【材料一】【材料二】(2)请你为学校食堂拟一则关于勤俭节约的宣传标语:二、(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一)怕碰了故乡那根琴弦彭国梁(1)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记忆的拉长,我是越来越不愿回归,回归到儿时的家乡。(2)儿时的家乡,我那穿开裆裤的地方。那口井还在,那井中有我儿时的倒影;还有那一方小小的有一块青石伸到中央的池塘。(3)儿时的家乡。那条伸向自留地的小路还在。自留地在对门的山脚下。那地里的茄子辣椒还经常在梦中生长。那又甜又脆的菜瓜,那长长的丝瓜……那自留地的旁边,也有一口小小的池塘。有一次,我在去自留地的路上,狠狠地摔了一跤,一粒石子趁我不留神,就钻到我膝盖的肉里面去了。至今,疤痕还在。每年的某一个日子,便隐隐作痛。仿佛是在提醒我,提醒我别忘了,别忘了儿时的家乡。(4)那怎么能忘得了呢?还是在那条小路上。有一次,我被蛇咬了。我大声地哭。父亲听见了,便发疯似地跑,跑到了我的身旁。他跪了下来,抱住我的脚,然后用嘴猛吸,猛吸我那被蛇咬过的伤口。他要用口把我体内的蛇毒吸出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有多么的危险。那危险是要命的。可以吸,但先要在口中噙满酒。父亲并非不知道,但他怕耽误了时间,儿子便是他的命啊!现在想起来,我都怕,怕父亲就那么一下,就倒在我的身旁。还有对面的那座山,我曾在山上打柴,不小心惹恼了一窝黄蜂。黄蜂很不客气地在我的头上狠狠地咬。我无法忍受,抱着头,痛得从山上滚了下来。什么叫捅了马蜂窝?那经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5)家乡那老房子,现在变成了一丘田。田里长年累月地长着草。可我只要一闭上眼睛,那老屋便在我的眼前出现。我家的门前有一大一小一方一长两个粪氹,两个粪氹的中间是一条填满了沙子的路。路是通向井和池塘的,也是通往上屋下屋和对门山上的。我家那房子,只有一间睡房是方正的。堂屋只有一半。另一半是邻居章家的。我和章家一个同龄的孩子经常为了堂屋的分界线而吵架。我们用石子或镰刀在堂屋的正中划来划去。厨房是一头宽一头窄的。有一个火塘,我们叫炉子,在墙边。父亲就是在那火炉的旁边,无数无数的夜晚,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和我说着三国、水浒和西游;说着薛刚反唐、罗通扫北;说着岳飞,说着瓦岗寨的程咬金;说着甘罗十二为丞相、杨六郎斩子……我恨唐僧,因为他在孙悟空的头上戴了金箍。孙悟空是那么地可爱和义气,可唐僧还是那样不辨是非,滥用职权,直把孙悟空折磨得痛不欲生在地上打滚。我甚至因孙悟空而哭。每当这个时候,父亲便会放下烟袋,把我搂在怀里,安慰着我。母亲呢,母亲就在旁边笑,说我是宝崽。[来源:教改.先+锋&网JG#XF_W](6)近乡情更怯。我是怕,怕碰了故乡那根美好的琴弦,我怕那琴弦会忽然地弹出我难以承受的乡愁。我还怕,怕不小心,又被什么撞了我的膝盖,因我的膝盖上还有着那一触便隐隐作痛的内伤。(7)家乡,我那儿时的家乡。我真的不敢轻易地回归。但我又忍不住,忍不住经常地,经常偷偷地想……(201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15、通读课文,说说儿时的“我”在家乡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经历?(6分)16、结合课文,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4分)①那地里的茄子辣椒还经常在梦中生长。②怕碰了故乡那根美好的琴弦,我怕那琴弦会忽然地弹出我难以承受的乡愁。17、文章开头第3段写道:“儿时的家乡……那又甜又脆的菜瓜,那长长的丝瓜”,现在则是“田里长年累月地长着草”,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4分)18、作者明明思乡心切,可为何又说“我是越来越不愿回归,回归到儿时的家乡”、“我真的不敢轻易地回归”呢?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科学家警告人类或进入冰河时代(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年来,全球变暖是人为所致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但新的温度数据发布后,这一观点面对难以回避的挑战:在过去的15年,地球并没有变暖。(2)这些数据显示,人类可能正步入一个“小型冰河时代”。英国气象局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分析了3万多个测量站提供的温度资料,于上周公布了这个研究结果。数据证实,世界温度的上升趋势在1997年就停止了。(3)与此同时,权威气候科学家于1月28日对《星期日邮报》说,整个20世纪,太阳能量的输出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现在正步入最小值阶段,将严重威胁地球的正常温度,使夏天变冷,冬季更冷,还会缩短利于庄家生长的季节周期。(4)太阳能量的输出经历11年周期,太阳黑子数量达到最高点。人类正处在科学家所谓的峰值周期“24”,也就是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这也是上周太阳风暴造成北极光出现在比以前更远的南方位置的原因。但太阳黑字数不到20世纪峰值周期的一半。(5)美国宇航局和亚利桑那大学的专家分析了太阳表面以下12万英里的磁场的测量结果,最后发现,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高峰将于2022年出现,到时候太阳活动会变得很弱。(6)上周英国气象局公布的官方文件显示,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和接下来几十年出现的活动周期都会变弱,其几率高达92%,甚至比1790到1830年的“道尔顿极小期”还要弱。在这个以气象学家约翰-道尔顿命名的太阳活动周期,欧洲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下降了2摄氏度。(7)但新的太阳能量衰落期还可能使太阳活动类似于1645到1715年间的“蒙德极小期”。这个以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命名的太阳活动周期是“小冰河期”最古老的部分,那时泰晤士河出现冰冻,荷兰运河也全面结冰。(8)英国气象局在官方文件中称,就目前形势来看,这一结果微不足道,因为太阳对气候的影响远不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英国气象局专家彼得-斯托德表示:“2100年前,太阳能量的输出很可能持续减少。这会使全球温度下降0.08摄氏度。我们的研究表明,数百年来没有出现的太阳活动减弱的状况不足以取代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产生的主导影响。(9)一些太阳能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3408 .html